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尹新秋
两年前,就从朋友那里听说《播火录》,并知道这本书连获第10届吴大猷科普著作奖银签奖和第15届文津图书奖。拜读的欲望不断累积叠加,今天终于从网上买到一本。开卷后果然不忍释卷,一口气读完。那是一种从未有过的体验。
几乎每翻一页,都能翻出敬意和新意。你可能不熟悉那些名字,但你一定会被他们的精神所感动;你可能很熟悉那些名字,但不一定听过那些故事。我们对科学家历来不缺敬意,孩提时谈理想,首先就是向科学家致敬。科学家也从来不缺故事。市面上,《科学家的故事》,就有各种各样的版本。但越是崇仰的对象,越容易成为没有血肉的“偶像”。围绕科学家的故事,可能有不同的记载,很可能“添枝加叶”,甚至谬种流传,而确定的一点是很难写出新意。《播火录》作者说到创作过程,说他绝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不是用来写文章,是在读书。是在海量书籍中爬梳,考寻,取舍。各章呈现的人物故事都是几经优选的经典。因为有科学精神和史学方法的支撑,就不只是好看好玩的趣事逸闻。故事新鲜,可信,人物也有了正常的体温。譬如,牛顿把锥子插进眼眶探寻色彩的本源;巴斯德把手枪放在狂犬疫苗实验室,以备终止生命来防止病毒传播;爱因斯坦在离婚协议上写明将来得了诺贝尔奖,奖金归前妻所有;印度科学家拉曼觉得自己该得诺贝尔奖,再等不得,第三年同妻子跑到斯德哥尔摩坐等,居然逮个正着……科学巨匠们一些“生猛”的行为和孩子气的做法,让我们看到了这个高智力群体可歌可敬之外的另一面,人物一下就变得可亲可近了。
《播火录》打破科学史著既有的书写样式,不按学科、时代和国家来划分选题,而是按不同的故事分门别类,在多学科之间纵横走笔。形式上的另一个特点,是插图远远超过了一般插图的比例。几乎每页都有图片,有时甚至占了一整页。各国档案深处发掘来的1400 张图片,做了多侧面的“情景再现”。是文字资料的注释或佐证,更以静观的姿态,与文字相映生辉。
和一般科普著作不同,《播火录》完全可以当文学作品来读。它冷静,客观,准确,同时兼重哲学思考和价值判断。它的副标题,就是《科学发现的人文启示》。立意,选材,处处体现着鉴往知今的人文情怀,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作者说过,卷帙浩繁的中国史,很少有近代科学的篇章。虽然科学活动今天已经成为我们主流的大规模的社会实践,但还是迫切需要近代科学史上的“他山之石”。
《播火录》是一首科学家的赞歌,又用两章的篇幅写了企业家花钱的智慧。诺贝尔、索尔维、卡文迪许、哈佛、斯坦福等富豪们,捐资集资办大学,办研究院,以自己的财富推动科学发展的进程。人死了,但他们的钱还活着。因为科学不朽,他们的财富融入科学事业,也将千古流芳。每读及此,我的心情就久久不能平静。我想,赵致真先生作为电视科普栏目《科技之光》的创始人,经历了建立平台、借用平台的筚路蓝缕,看它在经济效益的考量下受到冷落,对那些得到资助的科学家们一定是倍加羡慕。意在言外,自有褒贬。我们能从这种“春秋笔法”中得到一些启示吗?
读《播火录》,是一种享受。它的语言很美。警拔,新颖,清丽,还有那种富于画面感的诗意。专业作家的背景,使他的电视生涯,蓬勃着笔耕的兴致和乐趣。常常还在策划电视选题,就同时在搭建书的框架,电视片和著作双管齐下。优美的文字,是照进电视一道耀眼的光,我感觉文字又受了电视艺术的影响。读着读着就读出了“画面”。如写罗斯发现北磁极:“冰海雪原里,细丝线悬吊的磁针终于以89度59分的倾斜角垂直指向地心。这里……正是科学家追寻多年的地磁北极!全球磁力线的箭镞四面八方从天而降,都在这里汇合聚焦并'钻进'地下的'靶心'”。空间进入了理想的“景框”,虚景赋予了形象,字里行间,好像都有镜头的光影。
读一本好书,我们常常会爱不释手。读《播火录》却可以释手。每章有三个二维码。《播火录》的系列电视片,图片,文档及参考资料,存在云中,扫之即来。这不是他的第一本融媒体图书。还有人抱怨网络冲击了电视的时候,他却把电视片“印”到了书上,早早感知了融媒体技术的“春江水暖”。原来,很多东西都可以在科学的旗帜下讲和。我是第一次这样同时捧起书本和“电视”,很难描述那种新鲜的感觉和兴奋:一卷在手,视通万里,“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整个欣赏过程,都沐浴了科技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