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自动驾驶再“翻车” 踯躅难行待曙光
首页> 科普频道> 科普头条 > 正文

自动驾驶再“翻车” 踯躅难行待曙光

来源:《中国科学报》2021-08-26 09:21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记者 郑金武

  近日,蔚来ES8汽车在启用自动驾驶功能(NOP领航状态)后,于高速公路上发生交通事故的新闻,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自动驾驶是否安全再一次成为舆论的焦点。尽管不少人对自动驾驶抱有殷切希望,汽车企业也不断对其进行正面宣传,但自动驾驶引发的事故却再次敲响警钟,提醒人们“自动驾驶技术尚未完全成熟”。

  快速奔跑的自动驾驶技术

  知乎上的自动驾驶科普博主洪泽鑫,是一家汽车企业的员工。他曾为了测试特斯拉汽车的自动驾驶性能,驾驶特斯拉某型号汽车与同事于夜晚11点在北京五环路上跑了一圈。

  在开启自动驾驶后,洪泽鑫共9次发觉危险,人为接管汽车。其中3次是检测到旁边有停驶车辆,5次是因为车道线模糊,自动驾驶辨识不清;另一次是旁边的车道线消失,汽车自动猛打方向盘,差点撞上了路牙。

  随后,洪泽鑫对这辆汽车进行了拆解,并得出结论,目前自动驾驶汽车应该处于L2级水平,司机在选择完全依赖自动驾驶系统时,需要慎之又慎。

  那么问题来了,何为L2级?

  2014年,国际自动机工程师学会(SAE)制定了首套自动驾驶分级标准,将自动驾驶分为6个等级,即L0至L5级。数值越高,代表自动驾驶的成熟度越高。

  其中,L0级为无自动化;L1级为驾驶支援;L2级为部分自动化;L3级为有条件自动化;L4级为高度自动化;L5级为完全自动化。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智能网联首席专家潘定海向《中国科学报》介绍,L0至L2是初级自动驾驶阶段,L3至L5是高级自动驾驶阶段。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告诉《中国科学报》,处于L2级的自动驾驶汽车,可为人提供“驾驶辅助”的功能。

  “提供驾驶辅助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汽车具备一些自动驾驶功能,如AC自适应巡航功能,车主的脚可离开油门,汽车可自动开行并跟随前车行驶。此外还有前碰撞报警、自动紧急制动等功能。”张翔表示,这些功能仅能起到辅助驾驶的作用,司机依然是掌控汽车的主体。

  在此次蔚来事件中,司机启用自动驾驶功能NOP领航状态。在张翔看来,NOP已经是L3级自动驾驶的范畴了。“启用L3级功能时,车主只需输入起点与终点,在相对封闭的道路如高速公路或城市高架上,汽车将全权掌控驾驶过程。”

  事实上,自动驾驶研发人员早已经不满足辅助自动驾驶,渴望L5级别早日到来。例如,全球公认的L4级别自动驾驶技术的领导者、美国谷歌公司旗下的Waymo公司,已推出全无人自动驾驶汽车,并在美国凤凰城以及亚利桑那州等地测试行驶。

  尽管看起来L5级别已经“唾手可得”,但不断出现的意外还是给自动驾驶泼了冷水。Waymo就曾表示,自动驾驶99%的技术问题已经解决,但即便有1%的技术瓶颈,也不能宣称是完全的L4级水平。

  自动驾驶技术“卡”住了?

  近年来,Waymo在推广自动驾驶汽车时也变得谨慎。但一些车企更希望汽车在自动驾驶等科技方面的优势,能够提升车辆的销售业绩。以自动驾驶为噱头的宣传背后,汽车功能是否名副其实?

  事发后,蔚来方面曾表示,目前版本下的蔚来NOP领航状态尚无法识别塑料锥筒,以及停驻在前方的障碍物。事实上,包括特斯拉在内的很多车企的驾驶辅助系统都存在类似问题。正因如此,上述车企在用户手册中,都会将相关场景单独进行罗列。

  也就是说,即便为车辆安装上雷达、摄像头等感知系统,车辆依然存在感知盲区。潘定海表示,目前自动驾驶技术整体受制于汽车的感知能力,感知技术是核心中的核心,也是发展瓶颈。

  今年3月,Wevolver公司发布《2020 自动驾驶技术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从感知、规划、执行三个层面分析了自动驾驶汽车技术的最新进展,涉及传感器、数据处理、机器学习、传感器融合等多个领域,并提到了目前存在的挑战。

  《报告》指出,目前自动驾驶的一项挑战在于技术系统的复杂性。工程师需要为系统设计正确的电子体系结构,以便进行传感器融合,将决策同步分发到按指令行事的子系统,这极大增加了体系结构的复杂性,而大量数据的处理也对中央单元如芯片、算法策略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算法策略建立在大量路测以及场景实验基础上,自动驾驶系统库里场景越多,机器算法的决策就会越准确。但当系统遇到边界情况,预训练的库里没有相对应的场景,算法就可能陷入“手足无措”的境地。在现实中,大多数车企的试验车辆测试里程在千万公里级别,将所有场景都录入自动驾驶系统几乎不可能。

  地平线公司创始人余凯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就曾表示,随着汽车智能化演进,汽车终将成为四个轮子上的超级计算机,车载人工智能(AI)芯片是智能汽车的数字发动机。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特斯拉曾开发过多任务学习HydraNets神经网络架构与仿真场景技术等,希望用摄像头来模拟光线进入视网膜的过程,通过打造一个类似动物视觉皮层的神经网络连接,模拟大脑的信息输入和输出。

  在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科研人员也在开展基于车路协同(V2X)技术的智能感知融合平台、自动驾驶汽车行车安全仿真测试平台等方面的攻关。潘定海表示,自动驾驶的感知离不开与车路协同技术的融合,两者的组合才是实现智能感知技术的突破和飞跃,是智能驾驶最可行的系统解决方案和必然的技术路线与发展方向。

  自动驾驶依然有曙光

  不论是否存在过度宣传,国内众多互联网巨头和造车新势力始终铆足力量,在各自的方向和领域开展创新研发,共同描绘着我国自动驾驶产业的未来图景。

  2020年,地平线公司推出了智能物联网(AIoT)边缘AI芯片旭日3和新一代高效车载人工智能芯片征程3。余凯介绍,征程3具有低功耗、拓展性强、安全可靠等特点,可为机场运输、电商物流等相对封闭的场景,提供高级别辅助驾驶、智能座舱、自动泊车辅助、高级别自动驾驶等服务。

  而在8月18日举行的“百度世界大会2021”上,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发布了百度“汽车机器人”。百度声称,汽车机器人具备L5级自动驾驶能力,不仅无需人类驾驶,而且比人类驾驶更安全;其次具备语音、人脸识别等多模交互能力,可分析用户潜在需求,主动提供服务。

  时至今日,百度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在北京全面开放,市民可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海淀区、顺义区的数十个自动驾驶出租车站点,通过手机扫码预约下单,免费试乘自动驾驶出租车。北京也是继长沙、沧州后,第三座开放百度自动驾驶出租车常态化服务的城市。

  同时,在整车集成领域,蔚来、理想、小鹏、北汽等汽车,都已推出了附带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

  在张翔看来,目前的自动驾驶汽车相对来说还是安全的。曾有车企对自动驾驶进行过长距离测试,即通过自动驾驶,让汽车从广州开到北京,在近3000公里的高速路上,每百公里人工接管汽车0.48次。“这是一个相对理想的数据。”

  “事实上,燃油汽车的事故率比现在自动驾驶汽车的事故率要高得多。”张翔说,之所以人们对自动驾驶汽车事故关注度高,是因为燃油汽车经过百年发展和使用,已经普遍走进人们的生活,人们已经习以为常了;自动驾驶汽车作为新生事物,承载了人们的众多期许和期待,关注度要高得多。

[ 责编:武玥彤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全国南戏展演启动

  •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对服装面料而言,防水和透气本是矛盾体,但我们采用高分子膜贴合技术,做到了既防水又透气。包括上述小程序在内,柯桥织造印染产业大脑已集成190多个应用,入驻企业4000多家,注册工程师11万多人,接入生产核心设备3万多台套。
2025-04-30 09:00
轻舟,顾名思义,以个头小、重量轻为最大特点。轻舟货运飞船副总设计师吴会英告诉记者,轻舟重量约5吨,目前的上行运力为1.8吨以上,下行为2吨。装载容积约9立方米,货物舱的体积为27立方米,可搭载航天员生活物资、科学实验设备、科学载荷等。
2025-04-30 05:10
4月29日4时1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4-30 05:10
近日,我国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我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2025-04-30 05:10
搭载该模型的AI手机、智能屏幕、陪伴机器人“AI智伴小熊”等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生活体验。
2025-04-30 09:04
(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5-04-29 12:58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青春才会绽放绚丽光彩。
2025-04-29 09:28
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高级载体。
2025-04-29 09:14
基本建成国家语言文字大数据中心,初步建成国家关键语料库和国家战略语言资源信息库。
2025-04-29 09:13
“让学生在自然中领悟生命科学的魅力,在实践中锤炼强农兴农的本领。”
2025-04-28 16:42
雨水浸入土壤,导致土壤中的氧气骤减,蚯蚓爬出地面吸取新鲜空气;大雨过后枯枝落叶、微生物等有机物增加,也为蚯蚓提供了更多觅食机会  这几天,南方多地降雨。蚯蚓因无专门的呼吸器官,其呼吸依赖皮肤与土壤孔隙中的氧气进行交换,雨水浸入土壤后往往会占据大部分孔隙,导致土壤缝隙里的氧气骤减。
2025-04-28 10:08
2011年初,团队成员、硕士研究生周何乐子参与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项目研发。周何乐子和年轻的团队成员没有因此退缩,历经5年攻关,最终攻克了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的一系列关键智能技术。
2025-04-28 10:02
早上7点,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黄松准时踏进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目前,黄汝怡在上海海洋大学攻读蛇类学博士学位,“现在连她导师的办公室都成了她的‘养殖场’”。
2025-04-28 10:01
4月的鼎湖山,清晨还带着寒意,黄忠良已经走进了林子。1956年6月30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身)在广东肇庆建立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中国首个自然保护区,也是唯一隶属中国科学院的保护区。
2025-04-28 10:01
160年前,欧洲生物学家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研究豌豆的花色、果荚颜色等七大性状的遗传变异,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2025-04-28 09: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