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让孩子在户外运动中安全地放松身心
首页> 科普频道> 科普头条 > 正文

让孩子在户外运动中安全地放松身心

来源:光明日报2021-08-24 10:1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吉林省吉林市越野滑雪青少年兴趣班的孩子们在户外进行越野滑雪滑轮项目训练。新华社发

  七月底,骄阳似火,但在腾格里沙漠的沙丘上徒步,陈竹“一点没觉得多热”,“比城里的桑拿天好多了”。和陈竹一起的是她9岁的女儿,50公里沙漠徒步,俩人“轻松走完”。

  陈竹说,这得益于“从小就经常带女儿出去爬山和徒步、跑短距离越野跑和马拉松之类的”,所以对女儿来说,50公里沙漠徒步不算太难。

  徒步、攀岩、登山、冲浪、滑翔……多样的户外运动,正受到越来越多青睐,更逐渐进入青少年的生活。假期里,户外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陈竹在沙漠徒步时,在营地附近碰到城里的小学生被老师带着,当天走完30公里。

  近日,国务院发布的《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提出要“通过普及推广冰雪、山地、航空、水上、马拉松、自行车、汽车摩托车等户外运动项目,建设完善相关设施,拓展体育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

  户外运动成为新潮流的同时,备受关注的是随之相伴的安全问题。就户外运动如何加强风险防范,如何加强户外运动的安全教育,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和户外运动爱好者。

  1、在户外运动中释放身心

  “首先,要保证不出安全事故,保障身体安全;其次,不能让孩子累得超过体能极限,心灵上受到巨大挫折,以后再也不玩了,所以心理上的安全也要保障。”

  乔染最近正在尝试着让孩子接触一些户外运动,希望可以帮助小孩子“打开视野、磨炼意志”。回忆起带孩子去腾格里沙漠徒步的那两天,她感叹:“艰苦是艰苦,但收获颇多,尤其对娇生惯养的小朋友是很好的锻炼。”

  “参与户外运动,最重要就是感受自然,天天在城市里和去大自然里完全不一样。不管是什么运动,身处舒服的自然环境,看着满眼的绿色,有山有水,心情就舒畅了。做完运动,出出汗,身心都得到释放。”北京体育大学户外运动教研室主任、北京市青少年营地教育协会秘书长布和认为户外运动益处颇多。

  在学校里从事户外教育的同时,布和也是一个户外运动爱好者。他介绍,各个大学的学生社团每周都有户外活动,假期里有科考、登山等大型的活动。布和也让孩子从小接触户外运动,从两岁多到现在小学二年级,滑雪、攀岩、徒步“都可以上”,再大一点,他希望孩子可以去参加户外夏令营等。

  资深户外运动爱好者郝云刚,1997年开始跟着中国登山队的元老级登山运动员学习攀岩,是中国首批登山协会认证的攀岩教练员,有超过10年的青少年户外教育经验。

  户外运动的传承性在每一个户外爱好者身上都有体现。郝云刚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带着他徒步、爬山,整个小学6年,孩子接受了非常专业的攀岩训练,拿了全国冠军。郝云刚笑称自己为“户外二代”的家长。

  而从自己的从业经历来看,郝云刚发现,现在一线城市的家长,对青少年参加户外运动的认知与接受度都在不断提高,参加户外运动的青少年也越来越多。尽管有不少是被家长带着来参加的,但“很多孩子有运动天赋”,并且“慢慢喜欢上户外运动的孩子也不少”。

  郝云刚认为,带领青少年参加户外运动,第一位就是保证安全。“首先,要保证不出安全事故,保障身体安全;其次,不能让孩子累得超过体能极限,心灵上受到巨大挫折,以后再也不玩了,所以心理上的安全也要保障。”

  2、重视户外运动风险管理

  “成人对环境风险、对体能有清晰的认知,但小孩子的互动、淘气会增加户外运动中的风险。比如夏天帆船运动,除了做好运动中的安全管理外,在营地的其他时间里,走路会不会摔跤,睡觉会不会从床上掉下来,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去考虑的。”

  2005年的“五一”假期,布和第一次在库布齐沙漠探路,遭遇了缺水、中暑,“很危险,当时不熟悉,经验也不足,把问题看得简单了”。回来之后,布和开始看各种资料、参加培训,学习相关知识,不断改进自己的保障措施,在参加户外运动的过程中积累经验。

  “近几年,户外运动发展得很快。但相关知识普及还做得不够。对公众来说,对一些常用术语认知不规范,比如山地越野和马拉松是不同的,不能混淆。”布和说,“我们在培养领队和学生的时候,风险管理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另外,像徒步如何背包、如何扎营、如何选址、如何做饭,以及攀岩涉及的装备使用技术等,这些硬技能必须掌握。”

  “另外一个重要的知识是野外医学。在野外遇到伤病不可能像在城市里头,打急救电话就有医院派急救车过来。在野外,即便急救车能来,花费时间也比较长。这时候,在没有专业医务人员的情况下,如何预判伤势是否严重,如何处理?如何运送人员,如何求救?最重要的是根据相关野外医学知识作出判断,简单处理之后等待救援,最后能及时送到医院。”布和说。

  “风起云涌,鱼龙混杂”,郝云刚见证了中国户外运动的发展,但他也发现,有一部分从业者的安全管理意识还是不足,应该加强社会监管。作为户外运动从业者,郝云刚认为要“规范自己的言行,给社会做出表率。自己发出来的运动视频,要专业、标准,不能让人挑毛病。”

  尤其是带青少年进行户外运动,需要投入更多精力,“成人对环境风险、对体能有清晰的认知,但小孩子的互动、淘气会增加户外运动中的风险。比如夏天帆船活动,除了做好运动中的安全管理外,在营地里的其他时间里,走路会不会摔跤,睡觉会不会从床上掉下来?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去考虑的。”郝云刚说。

  3、做好最充分的行前准备

  “不管什么运动肯定有危险。越是危险,越要把专业的防护做充足,而不是害怕参与。”

  尤浩去年暑假带着两个10岁的孩子去沙漠徒步,找了熟悉本地的领队,租了一辆越野车装行李、补给和药物,“轻装上阵,全程走完52公里”。尽管只在出发前“查了查网上的徒步攻略”,但尤浩对那次徒步很满意。

  “对于大众来说,偶尔带孩子出去玩一玩,可以讲一些基本的短期的野外医学的课程。掌握基本原理和概念,作为常识补充。比如异物堵塞喉咙的情况,怎么样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法等,这些技巧在日常生活中也是有帮助的。”

  布和认为,大众需要正确认识户外运动,不要把它太“神化”,一说到户外运动就理解为极限运动,特别危险。按照全世界户外运动的发展情况来看,它的器材和技术已经非常专业和标准,这些都能保证安全。

  郝云刚建议,青少年如果要参加户外运动一定要找专业机构,并且保证带队教练要配足。比如帆船、皮划艇、攀岩等,教练比例是1:5;对技术要求不那么高的活动,教练比例是1:6或1:8。只要活动成行,哪怕再少的孩子,也要配备“备份教练”。“还需要准备有外部力量的协助,比如云南丽江虎跳峡徒步,都是山地峡谷,半天之内车无法赶到,有些狭窄的山路甚至无法通车。我们每次去那里,都会按照1:8的比例雇骆驼,驼行李和补给,也在出现受伤情况时,用作临时的交通工具保障。”

  “如果有可能的话,还建议家长多陪孩子共同参与。无论是从户外教育还是亲子教育的角度,家长的参与能增加对机构的判断,也能积累户外运动的经验。”郝云刚说。

  “不管什么运动肯定有危险。越是危险,越要把专业的防护做充足,而不是害怕参与。对家长来说,不能盲目跟风,看别人攀岩了,自己买点装备就上。实际上,户外运动入门是有要求的。大家觉得周末带孩子爬个山很简单,背个小包拿两瓶水就行。本来预计天黑前能下山,但需要赶夜路、没有光源怎么办?没带多余的食品怎么办?天气突然变化怎么办?”布和说。

  布和提醒家长,一定要具备一些专业知识和能力。出发前做好充分准备,带上应急的物品、备份的食物衣物和急救小工具,这些看似很烦琐,但真的遇到问题时,能有应对措施。要以应对这个季节这条线路上最恶劣的情况会发生的危险情况来准备,做最坏的打算。杨飒

[ 责编:张梦凡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浙江杭州:电报业务即将退市 通信爱好者排队发报

  • 雄商高铁河北段架梁施工全部完成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雨水浸入土壤,导致土壤中的氧气骤减,蚯蚓爬出地面吸取新鲜空气;大雨过后枯枝落叶、微生物等有机物增加,也为蚯蚓提供了更多觅食机会  这几天,南方多地降雨。蚯蚓因无专门的呼吸器官,其呼吸依赖皮肤与土壤孔隙中的氧气进行交换,雨水浸入土壤后往往会占据大部分孔隙,导致土壤缝隙里的氧气骤减。
2025-04-28 10:08
2011年初,团队成员、硕士研究生周何乐子参与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项目研发。周何乐子和年轻的团队成员没有因此退缩,历经5年攻关,最终攻克了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的一系列关键智能技术。
2025-04-28 10:02
早上7点,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黄松准时踏进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目前,黄汝怡在上海海洋大学攻读蛇类学博士学位,“现在连她导师的办公室都成了她的‘养殖场’”。
2025-04-28 10:01
4月的鼎湖山,清晨还带着寒意,黄忠良已经走进了林子。1956年6月30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身)在广东肇庆建立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中国首个自然保护区,也是唯一隶属中国科学院的保护区。
2025-04-28 10:01
160年前,欧洲生物学家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研究豌豆的花色、果荚颜色等七大性状的遗传变异,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2025-04-28 09:30
新质生产力推动县域经济绿色发展体现在环境保护上,体现在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上。
2025-04-28 09:27
体重管理已成为当下我国公共卫生的重要议题。为此,各地应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鼓励医院开展体重管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动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形成。
2025-04-28 09:26
4月25日,中国科协印发《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组织推选2025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启动全国性学术团体推选院士候选人工作。
2025-04-27 09:36
4月23日,在上海张江,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将中法天文卫星正式交付给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投入使用。
2025-04-27 09:35
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二十号,55年间,中国航天书写了从地球走向浩瀚宇宙的壮丽诗篇。
2025-04-27 09:30
六合区是南京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2025-04-27 09:16
工厂化育秧选良种、精培育,提高秧苗成活率,减少农药使用,正成为越来越多农户的“心头好”。
2025-04-27 09:13
“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嫦娥七号还将搭载来自埃及、巴林、泰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载荷飞往月球。”郭嘉昆介绍。
2025-04-25 16:45
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
2025-04-25 10:16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2025-04-25 10:15
水利部近日印发《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启动实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
2025-04-25 10:11
这些看不见的技术迭代,正为中国探索更遥远的宇宙空间铺就更坚实的“天梯”。
2025-04-25 10:09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2025-04-25 10:08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直冲云霄,熊熊尾焰映照着千年胡杨,也照亮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崭新篇章。
2025-04-25 10:07
从老人登山有了“赛博外挂”,到“养老机器人”成为热词,今年以来,机器人相关话题持续升温。
2025-04-24 09: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