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亚洲象北移纪实片《同象行》将在央视首映
首页> 科普频道> 科普头条 > 正文

亚洲象北移纪实片《同象行》将在央视首映

来源:光明网2021-08-12 14:04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8月12日是第10个世界大象日,

自2012年以来,每年此时,

人们都会想方设法地呼吁对大象的保护。

2021年初夏,

一场亚洲象的萌趣之旅引来了热火朝天的网络围观,

也让今年的大象日注定与众不同。

立秋刚过,8月8日晚8时8分,

一直悠然四顾的象群,终于决定选择吉时渡江返乡,

进入元江南岸地界,

到达了适宜的栖息地环境。

  这是一场妙趣横生的旅行。对北移的亚洲象群持续数月的观测与追踪,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紧张、好奇以及美好的时刻。

  整个夏天,大型“真象秀”霸屏,大家时而被大象家庭把象宝宝团团围在中间沉沉睡去的温馨画面暖得嘴角上扬,时而又被象宝宝之间互相纠缠打闹的情景萌到大呼AWSL,今天为大象开水龙头喝水之后还会关紧龙头的“环保行为”拍案叫绝,明天又为几头大象一起奋力救起掉落水沟的小象而感动唏嘘……一时间,萌点、笑点、泪点都被十几位陆地霸主承包了,直至成功破圈,上了热搜。

亚洲象北移纪实片《同象行》将在央视首映

天大地大,象 你们那么自由

  也许你会奇怪,一贯认真负责、秉持专业精神、想大家所想的CCTV-9,在这期间为什么没有加入给大家投放物料的队伍,那么现在答案可以揭晓了——我们当然是第一时间就投入了拍摄,早在6月初就派出两个摄制组奔赴云南,历时两个多月,制作了8集,每集5分钟的全景纪实短片《同象行》系列,将为大家带来一手、好看、全面、详细、多角度、有温度的亚洲象故事。

  象群动态、幕后花絮一次看够

  我们的第一个摄制组前往北移象群所在地,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跟踪象群轨迹,用纪录片的视角记录下我们眼中的网红旅行团,带回了最多最全的象群动态——可爱的、有趣的、聪明的、调皮的、沉稳的、千姿百态的大象小象,你想看到的关于象群的各种瞬间都在这里。

  同时,我们也关注为了保护这群大个子朋友一路有吃有喝、安全有保障的庞大的幕后工作人员团体。在我们的故事里,你会看到负责无人机监测的森林消防队伍和特警队伍,象群萌点百出的每日动态,就是他们每天24小时不眠不休的作品。不过他们要完成的更重要的任务是:确保安全——一方面替象群观察环境、提前找到有潜在危险的人工设施,另一方面,也让沿途的百姓随时知道象群的行进路线,以便及时避让——毕竟,看起来呆萌的大象其实也是很有脾气的野生动物。

  他们的工作并不像你想象得那么轻松,无人机会没电、会找不到信号、会遇到下雨不能起飞、会跟着跟着就把象群跟丢了,这些都是让人着急的危险时刻,他们该怎么办?《同象行》会一一告诉你。

  我们还会带你认识现场指挥部的专家和工作人员,你们看到的投食、路线引导、障碍设置等等关于象群的各种决策都来自指挥部。看了那么长时间的大象,你是否知道野生亚洲象在野外的奔跑速度有多快?如果你跟它狭路相逢,怎么判断它心情如何、会不会对你发起攻击?面对一头发怒的大象,你该如何逃跑才有希望?想知道答案,就要来看《同象行》啊!

  当象群来“敲门”,沿途村庄的百姓们,需要闭门不出,正常的生活也要按下暂停键。有时,大象打开了他们的院门,吃掉仓库的东西,有时,大象踩坏了他们精心耕种的大片农田,眼看颗粒无收,他们却大多把象群看作来串门的客人,“我好想看看大象啊!”。在我们看到视频里,这群特殊的亚洲象每次睡觉,都是整整齐齐、舒舒服服的躺在地上,其实,生活在野外的亚洲象,在一个初来乍到的地方,能够这么放松,一定是感受到了安全,感受到了人们的善意。

  “人象平安”,在这个夏天里,这四个字可以说字字千钧,每一个字后面,都浸透着很多很多人的汗水,和分毫不敢松懈的努力。

亚洲象北移纪实片《同象行》将在央视首映

象,你们那么开心 像,我们在一起

  了解象群家乡和更多亚洲象保护者

  我们的第二个摄制组来到了象群的故乡——500公里之外的西双版纳,可爱的亚洲象平时就生活在这里茂密的原始森林中。近30年,这里亚洲象的数量从不到一百头,发展到今天超过三百头,这是西双版纳的亚洲象保护者们数十年如一日努力的结果。

  在这里,我们要给你讲讲亚洲象的传奇故事,比如不离不弃的一家三口:尚在哺乳期的象宝宝喝水时不小心跌进深达5米的蓄水池里,眼看就要溺水,它的妈妈和姐姐奋不顾身地跟着跳了进去,努力把它托出水面,象宝宝暂时安全,但是它们却都没有能力爬出水池。持续不断的暴雨让水位不断上涨,妈妈和姐姐得不到食物补给也即将力竭……每一个故事都让人揪心,你一定想知道它们后来都怎么样了,那就让我们给你介绍亚洲象的两个硬核守护大神:西双版纳森林公安和森林消防。

  我们当然也会带大家去探访大名鼎鼎的亚洲象种源繁育及救助中心。成立十余年来,这里的工作人员成功救助了二十多头严重伤病的野生亚洲象,中心里的工作人员,每天像照顾孩子一样精心的照顾着这些大象,被称为“象爸爸”。在网上人气超高的小象“羊妞”是象爸爸们的“团宠”,象爸爸会告诉你“羊妞”的身世、告诉你他们工作中发生的趣事,还有很多你不知道的大象秘密:大象走路为什么没有声音?怎么才能骗生病的大象来吃药?怎么安抚受伤的小象?

  这里资历最深的“象爸爸”,也是最重要的大象医生,同时还是一位身怀绝技的麻醉师。7月7日,北移象群中的离群独象,就是被我们的这位主人公在现场用一根PVC长管把大象“吹”麻醉的。护象路上,他还马不停蹄地救回了一头不到两个月大、被象群遗弃的受伤小象,恰好,幸运的我们就在现场,想知道后来怎样,一定要来看看节目。

亚洲象北移纪实片《同象行》将在央视首映

拍摄现场照片

  走进保护区的原始森林,近距离观察亚洲象的家,专家会告诉你,亚洲象爱吃哪些植物?在雨林里怎样观察象的痕迹?亚洲象的足迹和粪便隐藏着多少秘密?这些为了亚洲象而默默付出的保护区工作人员,日复一日重复着琐碎又不可或缺的工作,监测象群、投放食物、保护整个雨林和包括亚洲象在内的野生动物不受侵扰,“保护亚洲象”这五个字,最重的任务就在他们肩上,枯燥的日常工作、随时直面野生动物的危险,都不曾改变他们的初衷,很多人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他们热爱自然,熟悉森林的气息,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保护好亚洲象和它们的邻居,如果没有他们,也许就没有了中国亚洲象最后的栖息地。

  说了这么多,要记住——

一部好看有料、独一无二的纪实短片

《同象行》系列

将于近期在CCTV-9首映推出,

这是送给2021年亚洲象的一份礼物,

更是送给那些动物守护者的一份礼物。

[ 责编:武玥彤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

  • 习近平会见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解密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过程。
2025-07-16 10:44
不只是产量最大,“深海一号”大气田还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7-16 10:42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该标准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的基础。
2025-07-16 10:39
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的最重要阶段,应急管理部指导各地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建设,开展广泛培训,目前总人数已达115万人。
2025-07-16 10:25
为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2025-07-16 10:23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2025-07-15 04:10
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人工智能关键硬件与开源软件储备不足、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率偏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2025-07-15 04:10
2025年可谓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各类“应用场”。
2025-07-15 02:55
科考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摆,寻找渺小的目标如同大海捞针。回收沉睡海底半年的海底地震仪,是这次出海科研任务中最艰难的一环。“快看!在那儿!”随着一声疾呼划破沉寂,
2025-07-15 02:55
老北京人都知道,居家过日子,买剪刀要买王麻子的,吃腐乳要吃王致和的,穿布鞋要买内联升的…… 这是为啥?因为人家的这些物件,得劲儿呗!为啥得劲儿?匠心所致也!
2025-07-15 02:55
从27岁到60岁,33载深蓝搏击,马远良实现了中国航空声呐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并跑乃至局部领先的壮举。
2025-07-14 08:49
何熙昱锦也表示,脑机接口技术涉及芯片、传感器、算法、应用等多个环节,需要上下游企业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2025-07-14 08:45
在论坛签约仪式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家共签署12个数字经济合作项目,涉及跨境电商、智慧城市等领域。
2025-07-14 08:45
天然铀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铀资源勘查采冶位于核燃料循环体系的前端,是核工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2025-07-14 08:42
这条从技术突破、场景深耕到生态协同的融合路径,正强劲驱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迈向高质量跃升。
2025-07-14 08:41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2025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到14973.8万吨,单位面积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总体实现了夏粮生产的平稳运行。这一成绩的取得,
2025-07-14 04:15
从蓝莓大棚里的生长曲线,到肉牛项圈里的健康密码,广西的特色农业正被人工智能重新定义。
2025-07-14 04:25
7月13日,随着和田—民丰—且末—若羌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最后一相导线跨越和若铁路、国道315,稳稳抵达188号铁塔,历经15年建设的新疆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输变电工程(以下简称“环塔工程”)全线贯通,进入投运倒计时。
2025-07-14 04:25
防晒,究竟该如何掌握分寸,才能在抵御伤害与拥抱健康之间找到平衡点?
2025-07-11 09:58
生命只有一次,心脏健康不容忽视。唯有提高对心梗症状的警觉性,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才能为生命筑起一道坚实的“心”防线。
2025-07-11 09:5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