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97.2%受访者认为现在青少年吃不健康食品现象普遍
首页> 科普频道> 食品·健康 > 正文

97.2%受访者认为现在青少年吃不健康食品现象普遍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1-07-29 14:01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青少年的食品营养和健康工作始终牵动人心。近日,教育部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印发《营养与健康学校建设指南》,指南明确,“不得在校内设置小卖部、超市等食品经营场所”。虽然指南不具有强制性,但依然引发了公众对于校园内食品健康和安全的关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wenjuan.com),于近日对1535名受访者进行的专项调查显示,97.2%的受访者感觉现在青少年吃不健康食品的现象普遍,83.5%的受访学生家长希望禁止各种不健康食品进校园。

  97.2%的受访者感觉现在青少年吃不健康食品的现象普遍

  李丹是湖北荆州一名小学生的母亲。她感觉,现在孩子不健康食品吃得都挺多的。“家长都宠孩子,孩子要什么吃的肯定都会买,而且孩子自己也有不少零花钱”。

  在北京从事销售工作的王华(化名),儿子正在上初一。王华家在一所中学附近。放学时间,她经常能看见这些初高中的孩子,三五成群,在学校不远处的小超市买了饮料之类,边喝边结伴回家。“我看他们手里拿的饮料,很少有矿泉水,大多是奶茶和碳酸饮料。这么大的孩子都有零花钱了,同学一起买,家长确实也没啥办法”。

  调查显示,97.2%的受访者感觉现在青少年吃不健康食品的现象普遍。

  吕道贤是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龙泉中心学校分管安全卫生工作的副校长。据她观察,学生吃不健康食品的现象很普遍。她所在的学校,小卖部只出售学习用品和矿泉水,不售卖不健康食品,但没办法完全禁止学生将不健康食品带进校园。“校园外小卖部出售的食品我们没办法管控,学生也很容易接触到”。

  调查中,85.7%的受访者觉得青少年吃的不健康食品主要来自青少年校外购买,39.5%的受访者认为主要来自青少年校内购买,29.5%的受访者认为主要来自家人购买。

  湖北十堰的刘仁学,目前外孙女正在读小学。他感觉,外孙女不健康食品吃得不算多。但他也坦言,有时候接孩子路过学校门口小卖部,孩子会主动要,自己心疼孩子,时不时会给她买一次。

  李丹认为,孩子自己肯定是没办法把控食品安全的,年纪小的孩子买零食就看个样子、香味。她会教女儿看生产日期等相关信息,尤其在小卖部小超市买零食,更要多注意一下。

  83.5%的受访学生家长希望禁止各种不健康食品进校园

  尽管只有39.5%的受访者感觉青少年吃的不健康食品主要来自校内购买,但受访者依然认为,保障青少年的食品营养和健康,校园是重要的一环。调查中,74.9%的受访者希望禁止各种不健康食品进校园,在身份为学生家长的受访者中,这一比例更高,为83.5%。

  卢晓涵是河北省廊坊九中的一名初二学生,她明确反对各种不健康食品进校园。“不健康食品对于我们这个年龄诱惑力还是蛮大的,还容易影响听课。”

  在海南省冲坡中学读初二的张晓蕾(化名),也不希望不健康食品进校园,因为确实存在很大的“健康隐患”。

  王华觉得,应该坚决杜绝不健康食品进入校园。虽然家里很注意,但如果孩子在校内吃了其他孩子带去的不健康食品,感觉有滋有味,之后肯定也会想吃。对这个年龄的孩子,同伴的影响要比家长大。

  吕道贤坚决赞成禁止各种不健康食品进校园。“我们学校给学生提供营养餐,学生中午不回家,有老师监管。为了防止食物中毒,难以追溯食物源头,我们是不允许不健康食品进校园的”。

  79.9%受访者建议提高食堂饭菜质量

  对于推动学生营养与健康工作,受访者有什么建议?调查显示,79.9%的受访者建议提高食堂饭菜质量,丰富品种,76.4%的受访者建议学校严格把关校内小卖部或超市售卖的食品。

  王华希望学校进一步改善食堂的伙食。她的儿子目前上初中,早饭和中饭都在学校吃,“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容易饿。如果食堂味道和营养都能兼顾,孩子愿意吃,吃得多吃得饱,自然就会少吃零食。但目前看,能做到这一点的学校食堂还不是那么多”。

  吕道贤校长也认为,在校内,食堂在学生的餐饮方面可以替代小卖部,她所在学校的食堂,营养餐能够满足学生吃饱吃好吃健康。

  但接受采访的两名中学生则有不同的看法。

  卢晓涵认为,食堂主要还是供应饭菜,是主食。小卖部更多是售卖零食。两者不可替代。

  张晓蕾也感觉,食堂不能完全替代小卖部的功能,因为食堂的开放有时间限制,不是随时都能买到的。

  此外,48.0%的受访者建议给学生进行课间加餐,43.8%的受访者期待开设营养健康相关课程,36.7%的受访者认为要禁止学生自带零食进入校园。

  李丹建议,学校和家庭都要从小就教给孩子饮食均衡和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同时,如果学校允许,很多家长会愿意自己给孩子准备健康食品。

  对于搞好学生营养与健康工作,吕道贤认为,不单是吃的问题。她认为,在学生吃好吃饱的基础上,还要科学布置作业,保证学生的充足睡眠。开足开齐体育课,开展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在她看来,要真正做到促进学生营养与健康,必须多部门联动,加大校园周边环境整治,还给学生一片净土。

  参与调查的受访者中,77.9%是学生家长。李洁言

[ 责编:张梦凡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春到茶山采茶制茶忙

  • 云南石屏:“小豆腐”带动“大产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新修订的《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办法》。
2023-03-23 04:30
在基因塑造生命的过程中,有个隐秘而伟大的遗传“剪辑师”——次要剪接体。
2023-03-23 05:05
大力推动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积极扩大油气企业开发利用绿电规模。
2023-03-23 09:33
如今,数据已成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外的第五大生产要素,正在为生产生活插上“数字翅膀”。
2023-03-23 05:00
电解质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它是由食盐水经电解后产生的。
2023-03-23 09:36
天气、气候、水有何关系?人类今天为什么要关注天气气候水?中国气象局日前发布的《全球气候状况报告(2022)》和国家气候中心的专家给出了答案。
2023-03-22 07:55
3月初,在贵阳贵安新区网易贵安数据中心一期项目建设现场,各类工程机械忙碌不停,场平工程已全面开启。项目一期将于今年9月投入试运行,预计未来5年还将陆续启用5000个标准机架、4万台服务器。
2023-03-22 07:50
三峡集团昨天发布消息,国内首艘500千瓦氢燃料电池动力工作船“三峡氢舟1号”在广东中山下水。“三峡氢舟1号”采用氢燃料电池和锂电池动力系统,将用于三峡库区交通、巡查、应急等工作。
2023-03-22 09:35
至2月份,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3511万千瓦,比上年同期多投产1162万千瓦。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跨区送电完成11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8%;各省份送出电量合计26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4%。
2023-03-22 09:32
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23年4月7日发行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黄山普通纪念币、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普通纪念币各一枚。
2023-03-22 09:27
世界睡眠日的目标就是提高公众对睡眠健康的认知,促进对睡眠障碍的预防、治疗和管理。
2023-03-21 06:40
春节刚过,江西省第一季度新开工的1234个项目集中启动,总投资近2万亿元的工程随即公布。江西全面掀起开工热潮——省级层面今年重点推进投资亿元以上的大中型建设项目共达3558个,总投资4.57万亿元,同比增长20.5%。
2023-03-21 06:35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碳排放监测数据质量控制关键测量技术及标准研究”项目日前在京启动。
2023-03-21 09:48
近年来,天津港建成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和港口自动驾驶示范区,2022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100万标准箱。
2023-03-21 09:46
研究生教育是国家人才竞争和科技竞争的重要支柱,肩负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创新培养高层次研究型人才的重任。
2023-03-21 06:45
这是3月3日在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大花舟翅桐。谭运洪说,此次发现不仅为我国植物增添了新成员,也是以大花舟翅桐为代表的季雨林群落在我国被首次记录。下一步,保护区还将针对大花舟翅桐的种群分布、生境质量、保护现状等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
2023-03-20 09:32
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18日在京启动2023年世界气象日纪念活动,其间公布了“2022年度气象现代化建设重大进展”。
2023-03-20 07:25
当我们遇到挫折时,依然能克服困难继续努力。研究人员还在发生“偏离期待”的情况后,马上人工刺激通往伏隔核的多巴胺神经回路,结果成功驱使了大鼠去克服困难。
2023-03-20 09:35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日前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绘制出了果蝇幼虫脑部的完整连接组,即包含所有神经元及其连接状况的线路图。
2023-03-20 09:42
摆脱线材束缚,将手机与充电板轻轻贴合,即可随放随充——手机无线充电在生活中已随处可见。动态无线充电系统与静态系统相比,能量拾取端即车辆端的结构不变,能量发射端线圈则换成埋于地下的供电导轨。
2023-03-20 09:5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