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教你面对 过咸食物的7个补救招数
首页> 科普频道> 科普头条 > 正文

教你面对 过咸食物的7个补救招数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1-01-08 09:5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眼看年底到了,大吃大喝的机会越来越多,很多朋友都会感觉在外就餐之后,很容易渴,口干舌燥,甚至咽喉不适。

  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蛋白质过多,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菜里的钠太多。钠离子会强烈地攫取黏膜表面和身体里的水分,让人感觉到渴。人人都知道,钠盐吃得过多不利于健康,不仅升高血压,增加胃癌风险,还有很多其他坏处,比如提高炎症反应,加重皮肤黏膜炎症;比如促进尿钙排出,增加骨质疏松风险,同时还可能增加肾结石风险。

  以上麻烦,您一个都不想要吧。可是,很多人感觉如果食物太清淡,饮食乐趣就不足。菜里的钠,一方面来自于盐、酱油、酱、豆豉、蚝油、酱汁等咸味调味品;另一方面,也来自于增鲜产品,如鸡精、鸡粉、味精、蘑菇精、高汤块等。同时,用来处理肉类的纯碱,用来做面点的小苏打等,也都是钠的来源。

  毕竟很多人不能天天在家做饭做菜,而不得不在外就餐;即便在家吃饭,也有可能把饭菜做得太咸。其实,还有几个咸食物环境中的求生大法。

  方法1:聪明点菜法

  如果能由自己点菜的话,可以尽量点一些盐少的菜肴,每餐中咸味重的菜肴不超过一款。买各种加工熟食的时候,注意看一下钠含量,选同类产品中钠含量较低的品种。

  必须特别小心的是,有些菜肴天生就是高盐的,盐少了味道就不对了。

  比如甜咸口的菜,因为加入了较多的糖,减轻了高盐带来的齁咸口感,让人感觉到醇厚美味,特别下饭。如京酱肉丝、红烧肉、鱼头泡饼、照烧鸡排、广式香肠等都是这一类的菜肴。

  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吃辛辣食物带来的刺激能增加人们对盐的感知。所以,只要辣味菜肴不油腻、不过咸,可以点一些,在减盐的同时获得味觉娱乐。

  遗憾的是,目前餐馆菜肴往往又辣又咸又油腻,所以也要高度警惕,最多只能点一款。

  方法2:咸食减量法

  咸味太重的食物不是不能吃,而是要控量。所以,如果实在喜欢咸味较重的菜肴,就少吃几口,别过量就好。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为了享用咸味的菜肴,主食和汤羹就要选择少盐无盐品种了。否则,从油酥饼、炒饭、小吃、汤羹里就吃进去两克盐,再吃咸味菜肴,盐的摄入量必然会大大超标。所以,如果把咸味的汤换成白水、清茶、大麦茶之类,主食只吃米饭,吃菜的时候就能自由一点。

  方法3:浓淡搭配法

  用很咸的食物搭配非常淡的食物,让膳食整体的盐不超标。比如用少盐的大拌菜来配合浓味的红烧鱼/肉,又比如用完全没有盐的生菜叶子来包裹咸味的烤肉。

  有时候,甚至可以自己带一些洗干净的生蔬菜到餐厅/食堂,比如生黄瓜、生番茄、生菜叶片等,少买点食堂的菜,用原味的蔬菜配着过咸的菜肴吃。这样,就等于把菜中盐的浓度减了一半。

  方法4:削减调料法

  有些餐馆可以自取调料,比如很多火锅店。千万不要觉得调料不要钱,小料品种多,就任性一大碗一大碗地吃调料,结果吃进去大量油和盐。既然由自己控制,多放点葱花蒜蓉香菜末就很够味了,也可以放点干辣椒增味,但各种咸味的酱料就要少放点了。

  吃生鱼片之类日式料理时,可以少蘸点酱油。在吃麻辣烫、凉面、沙拉之类食物的时候,可以向服务员要求少放点调料或酱料。吃方便面的时候,可以只加一半料包,或三分之一料包,这样就能大幅度减盐。

  方法5:及时捞出法

  在很多情况下,菜肴本身并不那么咸,但料汁真的很咸。所以,如果及时把其中的菜捞出来,不让它们在咸味的汁中长时间浸泡,外面的盐就不会渗入太多。

  比如白灼青菜、凉拌蔬菜、口水鸡、蒜泥酱肉,把其中一部分及时捞到自己的盘子里,离开咸味调料汁,它们就能保持清淡。

  方法6:涮水去盐法

  如果菜肴里面的盐还没有渗透很深,用水涮一下就可以溶解出来。不妨要一碗或一杯热水/柠檬水/淡茶,把觉得咸的菜涮一下再吃。用热水涮效果尤其好,不仅能涮掉一部分盐,还能把表面的油也涮掉一部分。虽然可能有人投来异样的眼光,只要你不在乎,继续我行我素,其实谁也不会干涉你的口味自由。

  方法7:钾钠平衡法

  膳食中摄入足够的钾和抗氧化物质,不仅帮助钠的排出,还有利于降低由于高钠膳食带来的血压升高和炎症反应。所以在吃了高盐食物之后,更要注意摄入富含钾的无盐蔬菜水果。

  在吃浓味食物之后感觉口干舌燥之时,喝水有时候都不解渴,如果加点番茄、黄瓜、水果、清茶等,就会感觉到舒爽许多。这可能就是因为摄入了钾和抗氧化物质。

  以上七个招数,只要综合运用,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外食时高盐食物对我们的伤害。特别是已经有血压升高的人,有皮肤炎症的人,有咽喉口腔炎症的人,有胃病的人,有肾病的人,有各种感染性疾病的人,以及容易浮肿的人,需要控盐的孕妇,在外食时更需要使用这些方法来保护自己,不妨试一试!钠是人体必需元素,不是不能吃,而是不能过量。也就是说,关键不是什么食物绝对不能吃,而是如何把一日乃至一餐中摄入盐的总量控制好。

  文/范志红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中国科协聘科学传播首席专家、食品科学博士)

[ 责编:张梦凡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神舟二十二号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 2025考研季科技类专业科普行动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办法》明确,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以“合理布局、依法备案、资源共享、保障安全”为原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
2025-11-25 09:43
稳步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包括优化乡村规划布局、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公共服务普惠均等、探索创新乡村建设推进方式等。
2025-11-25 09:40
机器人完成一个后空翻动作,关节转动误差需控制在0.5度以内;医疗植入人体的陶瓷关节,表面粗糙度若超过0.1微米
2025-11-25 03:05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突破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高效供给”。
2025-11-25 03:05
11月24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召开空间科学先导专项最新亮点成果发布会,集中发布了空间科学卫星任务在宇宙暂现天体、宇宙线传播、太阳爆发等领域取得的系列重大科学突破。
2025-11-25 03:05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各个领域都在发生深刻变革,教育系统也刮起了AI风。
2025-11-25 03:05
燕矶长江大桥是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的重要配套工程,是鄂黄第二过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11-24 09:02
11月23日,由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在北京开幕。
2025-11-24 03:15
从国家管网集团西部管道有限责任公司获悉,截至11月21日,我国最长原油管道——西部原油管道实现安全平稳运行18年,累计输送原油超2亿吨。
2025-11-24 03:15
作为中国和南非两国合作推动科普教育的重要实践,中国科学技术馆与南非Sci-Bono科学中心合作建设的“倾听科学空间”21日正式向公众开放。逾百嘉宾和观众到场体验。
2025-11-24 03:15
为AI4S领域培养兼具理论素养与产业落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助力企业技术创新与行业生态构建。
2025-11-24 03:15
2025年度“十大”科普热词从科技、文化、社会等维度,综合勾勒出2025年我国科普事业发展、科技前沿动态、科学传播与社会文化融合的整体态势和核心方向。
2025-11-21 15:11
枫清科技与麒麟软件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围绕AI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动信创产业生态的完善与发展。
2025-11-21 13:13
走进国家重要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库辰山中心种子冷库,零下20摄氏度的寒气扑面而来,一排排整齐编号的收纳容器中,是进入“深度睡眠”状态的各类野生植物种子。
2025-11-21 09:53
小雪时节,容易发生感冒、皮肤干燥、关节疼痛及咳嗽等不适,大多因为寒燥外袭、津液失调。
2025-11-21 09:52
当前,关于精神疾病与心理治疗,公众还有哪些常见误解?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北京安定医院多位专家。
2025-11-21 09:49
2023年11月,“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正式发布,截至目前,访问量已突破3700万次,覆盖海内外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实验任务数超过270万个。
2025-11-21 09:47
20日,记者从南京大学获悉,该校沈树忠院士团队的侯金波博士等人记录了湖北省通山县一处距今约5.4亿年的埃迪卡拉纪化石宝库,并将其命名为“通山特异埋藏化石库”。
2025-11-21 09:38
完成第一阶段6G技术试验,形成超过300项关键技术储备,资本加速布局6G生态……尽管6G网络预计将在2030年开始部署,但我国6G产业布局正加速铺开,呈现政策护航、技术攻坚、资本活跃的特征。
2025-11-20 09:11
谷山梁3吉瓦/12.8吉瓦时储能电站项目建成后,每年预计可向电网输送36亿千瓦时的清洁能源电力。“独立新型储能电站放电时为发电企业,充电时视同电力用户,电网的峰谷电价价差形成利润空间,吸引企业投身于此。
2025-11-20 09:1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