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胡同里走出的城市生态守护者——专访《北京常见野鸟图鉴》主编李兆楠
首页> 光明科普> 应急频道> 要闻 > 正文

胡同里走出的城市生态守护者——专访《北京常见野鸟图鉴》主编李兆楠

来源:蝌蚪五线谱2025-04-23 12:45

  我希望让人们知道北京这座城市,它不只是一个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它不只有高楼林立的建筑,不只有这么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古迹,它其实还有500多种鸟、80多种鱼类、70多种兽类。还有如此之多的野生动物和我们共享这座城市,共享北京的天空。让人们知道那些野生动物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

  本期嘉宾:李兆楠

胡同里走出的城市生态守护者——专访《北京常见野鸟图鉴》主编李兆楠

  李兆楠,北京动物学会理事、自然之友野鸟会顾问、北京科学技术普及创作协会会员、北京市中小学观鸟赛负责人,任教于东城区青少年科技馆。  

胡同里走出的城市生态守护者——专访《北京常见野鸟图鉴》主编李兆楠

 嘉宾作品《北京常见野鸟图鉴》

  北京市科协“首都科普好书”推荐书目。书中图文并茂,以高浓度的信息量展现了北京地区常见的20目71科416种野生鸟类,是一本侧重野外观鸟识别的实用性口袋书。

  胡同里的观鸟启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到“遛鸟”,老北京人肯定不陌生。在北京的公园、胡同、马路,你总能看见遛鸟大爷的身影。笼子里的鸟儿叽叽喳喳,遛鸟的大爷悠然自得。在李兆楠的童年记忆里,鸟是个躲不开的话题 “我是在北京西城德胜门这边的胡同里长大的。”李兆楠回忆道:“从小在胡同里就见到很多人养鸟,那时候对鸟就非常感兴趣。高中的时候,生物老师在课堂上偶然提到了‘观鸟’,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观鸟’这个词,进而了解到了北京‘自然之友’这个组织。”

胡同里走出的城市生态守护者——专访《北京常见野鸟图鉴》主编李兆楠

  2009年高考结束后的那个夏天,李兆楠参加了自然之友组织的观鸟活动。“7月15日”这个日期深刻印在李兆楠的记忆里,因为这是他第一次参加天坛公园观鸟活动。

  虽然他是第一次参加正式的观鸟活动,但在此之前对鸟就有不少细致的观察,和野鸟会的老师们交流起来已然不是一个“观鸟小白”,因此老师们打趣他是“带艺”参加活动的。

  大学时期,李兆楠的观鸟热情有增无减。他习惯于去观察校园里的鸟,养成了浏览各类鸟类论坛识别版的习惯。这种持续的积累让李兆楠在鸟类知识方面不断增长,也为他后来参与《北京常见野鸟图鉴》的编写工作奠定了基础。

  目前,李兆楠在东城区青少年科技馆工作,同时作为北京市中小学生观鸟赛负责人,也会定期开展鸟类科普讲座和活动指导。李兆楠笑着说:“经常有朋友跟我说很羡慕我的工作,羡慕我可以把兴趣和工作结合起来。”

  三代图鉴的传承与创新:不变的是坚持和热爱

  2024年,由李兆楠等人主编的《北京常见野鸟图鉴》出版了。提到了这本书,李兆楠满是自豪,聊起来也是滔滔不绝。 “2001年由高武老先生主编的《北京野鸟图鉴》正式出版。

  2010年我19岁,那会儿我刚上大学,自然之友准备出第二代图鉴,我有幸参与其中。2014年我参与编写的《常见野鸟图鉴 北京地区》正式出版。”李兆楠口中这两本鸟类图鉴都有着丰富且实用的观鸟知识,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绿宝书”。

  “第三代‘绿宝书’既要传承高武老先生的学术经典,也要有所创新。以往书中很多好的东西我们留存,当然还要增加一些新的东西进去。”《北京常见野鸟图鉴》是第三代“绿宝书”,这本书不仅延续了前两代绿色封面的传统,更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了创新。李兆楠介绍道,这本书的编写过程充满挑战,三位作者中有一位常驻云南大理,他们通过线上会议坚持了两年多,几乎每晚都要讨论两个多小时。

  在2024年的第三代图鉴中,他和团队新增了101种鸟类记录。这是因为随着城市绿化改善和环境保护的加强,鸟类在北京的分布情况也发生了改变。除了书中鸟种数量的增加,李兆楠在交流时也提出了第三代图鉴的四个创新点。

  第一,归纳了鸟类分类新进展,体现新的科研成果,有利于读者及时掌握鸟类学的前沿新知;文末撰写《北京鸟类研究简史》一文,详细梳理了老一辈学者在北京的鸟类发现和研究过程,弘扬科学家精神。

  第二,系统培养科学观鸟思维:以图示的形式表现鸟种地理和时间分布、生态环境和所属的生态类群。为使读者一目了然,还选取了100多种本地常见或鸣声辨识度较高的鸟类鸣声,可供读者扫码获取。

  第三,功能性美学设计:采取“口袋书”的开本尺寸,便于户外随身携带;折叠书封展开为一张精美的“北京观鸟地图”,将北京的观鸟点和代表物种尽数呈现;封底勒口处设计为刻度尺,可供使用者在户外拍摄参照之用。

  第四,深度考证民间生态智慧:整理、考证了北京地区每种鸟的俗名、别名,建立科学命名与地域文化记忆的对话桥梁。既能便于从业人员走访调查使用,又增加了地域文化属性和趣味性;

  “这本书的定位是一本口袋书,就是它可以随时放在兜里,去野外的时候带在身上。”李兆楠解释道:“虽然它尺寸很小,但信息量非常大,是非常实用的一本野外手册。” 李兆楠告诉记者,书中很多有趣的鸟类俗名等称谓,都是他和团队成员在走访考察过程中得来的。“有些鸟叫‘驴粪球’,听起来非常讨喜,非常有趣,但其实都有它的道理,民间的这些称谓一方面增加了趣味性,一方面还包含科研实用性。”

  在现代化的北京:人和鸟共享同一片天

  “北京这样一座国际化的大都市,一个常住人口超过2000万的城市,一个高楼林立的城市,人们往往会觉得这样一个城市跟野生动物或者跟鸟类不挨边,觉得野生动物往往是人迹罕至的山区、旷野可能才会有。

  但是其实就在北京这1.6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超过500种野生鸟类。全国才有多少种鸟类?1500种!”李兆楠强调“这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和反差”。他希望《北京常见野鸟图鉴》的存在可以回答人们:“北京都有哪些鸟?”“这些鸟我们怎样才能见到它们?”

  在AI识别软件盛行的今天,李兆楠依然坚持纸质书的独特价值。“在现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大家可能急于得知一个东西,这反而忽略了它背后的这个逻辑链条。

  它识别的这个依据是什么?电子工具可能迅速给出答案,但往往隐藏了鉴定过程。”他不认为电子工具和纸质书籍是“零和博弈”,二是可以互为补充。书中更多的细节可以帮助人们去检验电子工具结果的准确性,更加深入地学习。

  谈到希望读者从书里收获什么,李兆楠说:“我希望让人们知道北京这座城市,它不只是一个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它不只有高楼林立的建筑,不只有这么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古迹,它其实还有500多种鸟、80多种鱼类、70多种兽类。还有如此之多的野生动物和我们共享这座城市,共享北京的天空。让人们知道那些野生动物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 (记者 谷沛遥

[ 责编:王若昕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主持中俄蒙元首第七次会晤

  • 习近平会见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点击羽绒服胸前的按钮,2秒即可速热,实现四档温度调节……1日,在哈尔滨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现场,一款造型时尚的智能温控羽绒服吸引不少观展者驻足围观。
2025-09-02 10:23
当地时间9月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的全球创新指数(GII)集群研究将风险资本交易活动作为一项新指标。全球创新指数集群排行榜于2017年创设,通过三项核心指标,识别世界级创新活动在当地的集中程度。
2025-09-02 10:21
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昨起实施。为保障新国标在本市顺利推行,近日,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在京销售电动自行车生产经营企业约谈指导会。为保障新国标平稳落地实施,本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强化监督抽检,保障本市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安全。
2025-09-02 10:18
会空翻、格斗,能叠衣、调饮,善聊天、“思考”……前不久举行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各类机器人本领“进化”、各显神通,展现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如今,从旅游出行的智能助手,到工厂培训的“最强大脑”,再到装备升级的有力支撑,人工智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25-09-02 10:15
零碳园区的建设,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节能降碳,光靠“外套保温”不够,在园区地上、地下,还有“血液循环”系统来“保持恒温”。
2025-09-02 10:15
在这条新的赛道上,中国青年正在奋力奔跑。
2025-09-02 09:59
记者近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围绕《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相关部门将制定出台一系列配套文件。具体来看,一方面将围绕《意见》提出的6大行动若干重点行业领域,分别制定“人工智能+”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各行业目标任务、重点方向和工作举措。
2025-09-01 09:56
8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大力发展智能农机、农业无人机、农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提高农业生产和加工工具的智能感知、决策、控制、作业等能力,强化农机农具平台化、智能化管理。
2025-09-01 09:55
生产车间里,抽气泵凹槽上蒸汽弥漫,极细的金属导体经过氯化液处理,三次涂漆后,再附上绝缘漆膜,最终制成直径仅0.012毫米的成品电磁线。 银西产业园甘肃康视达隐形眼镜有限公司的厂房内,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转,无人搬运车有序穿梭,整个流程高度自动化。
2025-09-01 09:53
江南大学是一所以轻工特色见长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发酵工程学科凭借深厚的学科积淀和前瞻性布局,成功跻身国家“A+”学科行列。学校与发酵行业龙头企业共建16个联合研究中心,聘请16名教授级高工和国家级科创人才担任工程技术导师,推动研究生深入产业一线。
2025-09-01 09:52
在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山东赛区比赛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参赛队共荣获10项金奖、1项银奖。 山东省特种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是山东省焊接领域唯一的重点实验室,突出在特种环境、特种材料以及特种结构方面的焊接技术及装备制造研究。
2025-09-01 09:51
当前,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AI)正从“辅助工具”跃升为驱动社会变革的核心引擎。
2025-08-29 09:40
中国科幻完成了从文学、影视到互动娱乐的全产业链突破,步入业态融合与创新驱动的关键阶段。科幻阅读作为科幻产业链上游的基础产业,需率先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5-08-29 09:38
作为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拥有生命的天体,地球宜居性的形成与演化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核心议题。
2025-08-29 09:35
国家气候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华北雨季已持续55天,较常年雨季长度(30天)明显偏长。截至8月25日,华北雨季监测区累计雨量较雨季常年值偏多131%。
2025-08-29 09:18
8月29日是七夕节,在古代神话中,牛郎和织女因为被天上的银河隔开,只有在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才能通过鹊桥相会。那么,银河到底有多宽?
2025-08-29 09:17
浙江大学物理学院王浩华团队、杭州国际科创中心郭秋江超导量子计算团队联合清华大学邓东灵团队,在百比特超导量子芯片上观测到,“预热化”机制能有效抵御热激发扰动,使有限温度下的拓扑边缘态展现出了足够的稳定性,为保护脆弱的量子信息提供了新可能。
2025-08-28 09:47
6G时代,无论在城市楼群还是偏远山区,都需要数据的高速传输和快速接入,但基于纯电子技术的传统无线设备带宽受限、频段单一,难以动态调度频谱资源。
2025-08-28 09:47
8月26日,《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发布。为何要出台这份文件?这份文件重点说了些什么?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参与文件起草的专家。
2025-08-28 09:45
从“人工智能+”发展进展来看,朱克力认为,在政策层面,形成了举国体制,算力基础设施、数据供给、人才体系等基础支撑全面强化。
2025-08-28 09: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