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胸怀“国之大者” 守护江河安澜
首页> 科普频道> 应急频道> 要闻 > 正文

胸怀“国之大者” 守护江河安澜

来源:人民网2022-01-28 09:3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2021年,成功抵御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大湖12次编号洪水、571条河流超过警戒水位以上洪水;启动11次水旱灾害防御应急响应,发布洪水预报44.2万站次、水情预警1653次;派出水利专家5.1万人次,19.79万人次奔赴防汛前线协助处置工程险情,指导防汛抗洪工作;拦蓄洪水1390亿立方米,减淹城镇1494个次,减淹耕地面积2534万亩,避免人员转移1525万人……

  一组组数据,一场场胜仗背后,是广大水利人牢记“国之大者”,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形成的抗御严重洪涝灾害的强大合力。

  近日,水利部授予99个单位全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先进集体和200名个人全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你可能不曾听过他们的名字,或许也不曾见过他们的模样。然而,江河安澜、岁月静好的背后,是他们日夜守护的忙碌身影。

  无惧风雨 当好耳目尖兵

  山里泉水文站位于河南省济源市克井镇河滩村,是沁河上的一座省界断面水文站。

  2021年7月11日,一场流量高达3800立方米每秒的洪水冲毁了该站通向外界的唯一道路。站房一楼被水淹没,设施设备受损严重,急需增援。

  水文是防汛抗洪的“耳目”“尖兵”,一旦水文数据丢失,水旱灾害防御就缺少了重要的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危急时刻,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河南水文水资源局五龙口水文站站长宝拥军主动请缨,和同事一道紧急驰援山里泉站。他们越过湍急的河流,翻过陡滑的山坡,克服种种困难抵达山里泉水文站。

  在缺水断电、通讯时常中断的条件下,宝拥军和同事坚守岗位,坚持测报,每天完成测验后,跑上山顶找信号,及时向上级报出了一份份珍贵的雨水情信息,为山西晋城、河南济源的防汛决策和下游河口村水库的运行管理提供及时可靠的数据支撑。

  越是艰险越向前的,不只是宝拥军。2021年汛期,太湖流域连续遭遇暴雨、台风,太湖水位不断上涨,防汛防台风形势严峻,包括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水文局情报预报科科长刘敏在内的太湖水文人始终战斗在防汛最前沿。

  2021年7月27日21时,太浦河沿线吴江平望镇水位居高不下,若继续上涨可能要撤离群众,事关重大,刘敏带领同事立即开展预报分析;23时,太湖水位已破3.80米,刘敏将情况上报后,发布洪水蓝色预警和太湖发生2021年1号洪水的重要汛情信息。28日凌晨2时,刚想松一口气,来自地方水文部门的电话突然响起,刘敏又开始研判最新水雨情……

  这只是刘敏和同事们迎战台风“烟花”时的一个日常片段。正是她们的一次次的精准预报预测,为打赢太湖流域水旱灾害防御硬仗筑起了另一道“堤坝”。

  精细调度 决胜毫厘之间

  2021年汛期,黄河中下游发生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秋汛,强降雨多轮次叠加,干支流汛情交织。特别是9月下旬至10月上旬,9天内出现3次编号洪水。水利部及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下足“绣花”功夫,“一个流量、一立方米库容、一厘米水位”地精准调度小浪底等水库,保障下游防洪安全。由于洪水峰高量大,小浪底水库水位一度涨至273.5米,创历史最高运用水位。

  库区水位连续创水库投运以来新高,如何既确保下游防洪安全,又保障枢纽安全稳定运行?这道棘手的难题,摆在了水利部小浪底水利枢纽管理中心水量调度处处长李鹏的面前。

  黄河防汛,重于泰山。“精细化”成为小浪底人破解难题的方法。李鹏带领同事严格落实水库精准调度要求,他们下足“绣花”功夫,开创性对调度指令实施零延迟、零误差的“双零”目标管理,以低于1%的误差精度执行上级水量调度指令,有效保证了调度指令执行的精确性、时效性,做到了高精度的实时调度。

  和小浪底水库一样,2021年汛期,丹江口水库也面临多目标任务调度需求:防御汉江秋汛洪水,保障下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确保防洪安全前提下,汛后实现170米满蓄目标;在持续高水位运行情况下,确保工程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标,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旱灾害防御局调度处联合调度以丹江口水库为核心的汉江流域控制性水库群拦洪削峰错峰,累计拦洪总量145亿立方米,有效降低汉江中下游干流洪峰水位1.5米至3.5米,避免了丹江口以下河段超保证水位和杜家台蓄滞洪区分洪运用。

  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同时,为有效利用汛末洪水资源,调度处调度三峡水库连续12年完成175米蓄水任务;调度丹江口水库2021年10月10日蓄至170米,这是自2013年水库大坝工程加高完成以来,丹江口水库第一次蓄至正常蓄水位,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完成2021-2022年度调水任务提供充分的水量保障。

  向水而行 守护一方平安

  2021年汛期,海河流域发生罕见的夏秋连汛,年降雨量711.2毫米,较多年同期偏多近4成,最大单站累计降雨量达2352.5毫米。滦河、漳卫河先后发生3次编号洪水,全流域累计15条河流发生超过警戒水位以上洪水,卫河、共渠等5条河流发生超过保证水位洪水。

  汛情就是命令。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水旱灾害防御部门党员干部闻“汛”而动,向险而行。他们坚决执行水利部决策部署,扎实做好汛前各项部署,筑牢防汛基础,汛期坚持流域“一盘棋”思想,加强统一调度,协调指导各地科学调度骨干水库,有效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截至2021年汛末,海河流域269座(次)大中型水库拦蓄洪水约84.55亿立方米,避免人员转移207.5万人,充分发挥防洪工程体系整体效益。

  水声轰鸣、急湍甚箭,深秋十月的黄河很不平静。长时间、高水位、大流量洪水,严重威胁着黄河下游河段防洪安全。对此,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河南河务局防汛办公室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促请河南省防指下发《关于加强黄河秋汛巡查防守工作的紧急通知》,对巡查责任、巡查方案、巡查力量、巡查设备提出严格要求。沿黄各县乡逐堤逐坝落实巡查责任人,共组织14318人开展24小时不间断巡查,持续坚守近30天,并增派人员对重点工程重要部位实行定点蹲查,做到了险情早预判早发现早处置,实现了“人员不伤亡、滩区不漫滩、工程不跑坝”的防御目标。

  2021年,全国各级水利部门和广大水利工作者积极投身水旱灾害防御斗争,顽强拼搏、众志成城,取得了水旱灾害防御的全面胜利。他们在平凡而伟大的工作岗位上的忠于职守、无私奉献、勇于担当,守护着江河安澜和人民幸福。(余璐 唐婷)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方向晨:做服务“国之大者”的工程师

  • 中国救援队伍完成缅甸地震救援任务抵京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一根细细的纱线,一头连着福建首个规模超万亿元的纺织鞋服产业;另一头牵动5位院士的心,带动多项高性能纺织面料技术取得突破,为国内一家锦纶龙头企业及上下游企业新增产值逾10亿元……
2025-04-10 10:13
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在赋能千行百业、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利用AI进行违法犯罪、AI数据权属争议等新问题也随之出现。透过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司法案例,看司法机关如何通过积极稳妥审理相关案件,运用法治方式厘清法律边界、做好规制监管、强化司法指引,护航人工智能向上向善。
2025-04-10 10:11
医生身处临床服务、保障人民健康第一线,能切实了解病患需要、诊疗现状、技术进展,也是最容易做创新、出成果的。
2025-04-10 10:07
近日,该所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首次实现对流动水体中高风险抗生素、农药残留等新发污染物的实时、在线、动态监测。
2025-04-10 03:55
免疫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部分。其中,小胶质细胞在中枢神经发育、免疫监视及退行性病变等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但自1919年被发现以来,小胶质细胞一直被认为仅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部。
2025-04-10 03:55
业内有这么一句话:“世界棉花看中国,中国棉花看新疆。 之所以发生如此巨变,离不开一批批农业技术人员的辛勤努力,其中有个闪亮的名字,人们不会忘记——“中国长绒棉之父”陈顺理。
2025-04-09 09:54
在现代化工中,90%以上的生产过程需要催化剂的参与。 团队研制了世界首套双光束原位透射红外光谱,在催化反应中发现了新机制。
2025-04-09 09:54
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席鹏教授团队联合河北大学高保祥教授课题组,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近红外荧光探针HBimmCue,实现了对线粒体内膜环境的高分辨率、高亮度动态观测。
2025-04-09 09:53
千松坝林场位于河北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成立20多年来,林场建设者们通过推广林草间作、林牧结合等多种模式,完成造林工程逾百万亩。2013年开始,千松坝林场在大滩镇小北沟村荒山上植树造林,生态环境的改善,带动了旅游、餐饮、民宿等发展。
2025-04-09 09:53
润滑材料在飞机的诸多部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如发动机、起落架、舱门、尾翼,以及液压系统等部位都离不开高性能润滑材料的支持。为我国一款重要飞行器研制高性能润滑剂是乔旦接到的第一个重要任务,而她也因此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2025-04-09 09:50
啃下硬骨头的不是蛮力,而是创新力,思维创新、技术创新是突破极限的关键驱动力 如今,在无垠大海,在广袤荒漠,能源装备今非昔比,能源技术突飞猛进,把能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我们这一代人责无旁贷,更有底气。
2025-04-09 09:47
打开手机刷短视频、通勤路上听播客、睡觉前追微短剧……网络视听已如空气一般,渗透进人们生活的每一刻。加强对低俗、恶俗、违法内容的监管,严厉打击版权侵权行为,为创作者提供更加安全的创作环境。
2025-04-09 09:46
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需要发挥农业科技创新的关键支撑作用。推动跨学科、跨地区、产学研协同攻关,凝聚农业科技创新合力,关键在于加快建立协同化农业科技创新组织机制。
2025-04-09 09:44
清明时节,浙江杭州、福建武夷山等地的春茶采摘进入旺季。 在不断拓展下沉寄递服务网络的同时,快递企业还持续提升科技发展水平,加大对无人机、无人车等智能装备的应用,助力全社会物流成本的有效降低。
2025-04-08 10:03
俗话说:“绿肥种三年,瘦田变肥田。近日,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西南丘陵山区农机与电动装备创新团队成功研发出高效机器采收装备,解决了这一难题。
2025-04-08 10:03
当前意识研究主要聚焦于在大脑皮层中寻找意识体验的神经相关物,但对脑深部皮层下结构的研究较少(如丘脑)。
2025-04-08 10:01
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规划遵循世界农业强国建设规律,立足我国国情农情,对农业农村发展谋篇布局。
2025-04-08 09:57
活动中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为14.3/10万,婴儿死亡率下降至4.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至5.6‰。
2025-04-08 09:54
在养老服务领域,智能机器人能帮助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目前,一些企业研发的机器人不仅能够帮助老人取快递,还能把老人抱到轮椅上、搀扶老人走路等等,可大大减轻照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2025-04-07 10:03
长江作为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河流,孕育着超过4300种水生生物,形成了独特且复杂的生态系统。长江生态系统在国土空间生态格局中具有无可替代的战略价值。
2025-04-07 09:5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