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和谐共生|“两山”理念扎根马鞍山林场
首页> 光明科普> 生态环保> 要闻 > 正文

和谐共生|“两山”理念扎根马鞍山林场

来源:光明网2025-09-30 09:12

  光明网讯 金秋时节,北疆大地层林尽染。9月28日,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网信办主办、光明网承办、赤峰市委网信办协办的“和谐共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网上主题宣传走进内蒙古调研分享活动来到喀喇沁旗马鞍山林场。

  2019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马鞍山林场考察时强调,“守好这方碧绿、这片蔚蓝、这份纯净,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记者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在绿水青山间感受“两山”理念生动实践。

和谐共生|“两山”理念扎根马鞍山林场

秋日航拍下的马鞍山 摄影/王元杰

  三代人接力,荒山披上“绿衣裳”

  “以前上山,脚下是沙石路,眼前是光秃秃的山梁,一到雨季,山洪能把街里的土路淹成‘小河’。”回忆起二十年前的景象,马鞍山林场红色接待站站长王一凡满是感慨。1962年马鞍山林场建场时,仅有4.2万亩天然次生林,经过三代林业人“人背肩扛运苗木、山顶山腰挖树坑”的不懈奋斗,林场有林面积已达11万亩,森林覆盖率从2019年的95.2%提升至95.7%,全旗森林覆盖率更是达到57.8%,位居赤峰市第一。

  这份“绿色答卷”的背后,是喀喇沁旗对生态保护的执着坚守。在马鞍山林场,曾经“靠人巡逻、靠喊预警”的单一防火模式,如今已升级为“人防+物防+技防+群防”的立体化防控体系——无人机全天候巡查、远程监控实时预警、30人的半专业扑火队伍随时待命,一草一木均纳入网格化管理。“以前防火期是9月到次年6月,现在全年都是防火期,林子是我们的命根子,容不得半点马虎。”王一凡说,去年一次火情,无人机发现后,扑火队伍15分钟就赶到现场,把火患消灭在了萌芽状态。

  生态向好的连锁反应悄然显现。如今在喀喇沁旗的山林里,山兔、山鸡、狍子成了巡护路上的“常客”,野猪、狐狸甚至珍稀猛兽也相继现身。“现在我们能骄傲地说,林子密了,动物也安家了!”

  靠林子能赚钱,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和谐共生|“两山”理念扎根马鞍山林场

  林间整齐排列的木耳菌棒 摄影/光明网记者张梦凡

  “以前守着林子只能护林,现在不仅能护林,还能靠林子赚钱!” 在马鞍山林场的100亩林下经济示范基地里,职工刘永志告诉记者,今年的木耳、圆蘑、灰蘑长势喜人,“每亩木耳利润能超5000元,比单纯护林收入翻了好几番!”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喀喇沁旗的林下经济,早已不是“小打小闹”。依托274万亩森林资源,当地构建起“原生态采集、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果业、林产品加工、森林康养”六大产业集群,形成“西部林菌、东部林药、南部林果、北部林禽”的特色格局。在美林镇,农户采蘑菇、摘榛子,一个勤劳家庭靠林下采集年增收可达三四万元;在牛家营子镇,7万亩苍术、赤芍等中药材郁郁葱葱,亩收入超5000元;全旗12.5万亩经济林里,苹果、苹果梨挂满枝头,每到丰收季,游客自驾40分钟就能从市区赶来采摘。

  “去年全旗林业经济产值达22.8亿元,今年我们要冲刺25亿元!”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林草局副局长李明介绍,当地连续四年出台奖补政策,2025年林下食用菌种植补贴最高达每亩3500元,退耕还林地种药材每亩补贴500元,真金白银激发群众参与热情。目前全旗已有18家林业经济企业、合作社,辐射带动2万余人增收,户均年增收超1万元。

  林地“绿色药圃”,中药材扎下“致富根”

和谐共生|“两山”理念扎根马鞍山林场

林间中药材赤芍标识牌 摄影/李鹏

  在马鞍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林海间,林下中药材种植正成为当地林业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依托得天独厚的山地生态环境与气候条件,当地以赤芍、苍术为核心品种,探索林下仿野生种植模式,让昔日单纯的生态林地,逐渐转变为兼具生态保护与经济价值的“绿色药圃”。

  “选赤芍和苍术,一是看市场,二是看水土。”李明介绍,前两年赤芍、苍术的市场价格稳定向好,更重要的是这两种药材与马鞍山的生长环境高度适配——马鞍山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且气候温润,恰好满足赤芍喜阳光、耐温润的生长特性,而苍术则凭借较强的适应力,能在林下土壤中良好扎根。如今,不仅木栈道两侧的林地间能看到赤芍的身影,周边连片林下区域也已形成规模化种植格局,放眼全旗,林下中药材种植总面积已达七万多亩,涵盖多种适配本地山地条件的药材品种。

  不过,中药材种植是一场“长线投资”。李明坦言,药材需经多年生长才能积累足够药性,“最少得三年,部分品种甚至要五年,目前我们种得早的地块才到第三年,还没进入收获期,暂时没产生实质性经济收益”。即便短期效益未显,林药种植的生态价值已率先凸显:为保障药材生长,林地需持续管护,不仅减少了林下可燃物堆积,有效降低森林火情风险,更避免了林地破坏,对维护区域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秩序起到重要作用。

  从前期小面积试验种植验证可行性,到如今逐步扩大规模,马鞍山的林药产业正稳步推进。未来,当地还将结合林业经济整体规划,进一步优化品种选择与种植技术,让中药材在守护林海生态的同时,为群众开辟一条长效增收的绿色路径。

  当地群众的生活也随着生态变好而“节节高”。“以前住土房,现在住上八九十平的楼房;以前社保自己愁,现在‘五险二金’全保障。”王一凡细数着这些年的变化。他说“现在我们不仅要守护好绿水青山,还要让它成为子孙后代的‘绿色银行’”。

  如今,这片林海还在不断延伸,经济发展的“含绿量”与生态环境的“含金量”彼此成就、相得益彰。当地林业人说:“我们要一代接着一代干,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让北疆的生态画卷越画越美!”(记者 张梦凡 张佳兴)

[ 责编:田新宇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欧青年对话会2025”在京举行

  • 山东东营:河海交汇的湿地之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