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盘锦地处辽宁省西南部、辽河三角洲中心地带,是东亚到澳大利西亚水禽迁徙重要给养地,被称为“一座轻轻放在湿地上的城市”。近年来,盘锦市通过实施退养还湿与蓝色海湾整治行动,交出了一份守护候鸟与人类共同家园的绿色答卷。
曾经,围海养殖蚕食自然脉络;如今,“退养还湿”重塑生态奇迹。让我们走近丹顶鹤、黑嘴鸥的栖息之地,感受辽河三角洲湿地的生态变迁。
刘野盘锦市林业和湿地保护管理局副局长:鸟,是湿地的精灵。它是反映环境好不好的指示物种。单从丹顶鹤来看,我们2010年监测到在盘锦越冬的丹顶鹤只有5只。但到2024年,我们监测到有187只丹顶鹤留在盘锦越冬,已经不走了。
2016年的时候我们繁育技术取得了突破,现在成功繁育了丹顶鹤442只。今年,又新增了89只丹顶鹤宝宝。我们通过人工繁育、野化训练放归野外,提高丹顶鹤的野外种群数量。
20世纪80年代开始,围海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短期的经济效益,但使辽河口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湿地天然植被大面积损毁。为保护这片人与动物共同的家园,盘锦市全面启动“退养还湿”工程,将滨海湿地所有养殖设施全部拆除。
孙磊盘锦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盘锦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退养还湿工程。从2015年开始实施退养还湿工程,当年就退出2.3万亩。2018年,又开始实施蓝色海湾整治行动,修复滨海湿地5.37万亩,修复自然岸线15.77公里。造就了全国最大的退养还湿单体工程。
政府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提出开放养殖政策,就是将养殖户的围海养殖置换成开放式养殖。如果养殖户不想经营,也可以通过一个国有企业盘锦市农业发展集团,对养殖户的开放式养殖权进行回收。这样就解决了老百姓的后顾之忧。
此外,盘锦市还实施渤海攻坚战大凌河生态修复项目。主要围绕黑嘴鸥的繁殖地,对底栖生物进行增殖放流,促进沙蚕等黑嘴鸥食源的种群增长。再造了一个生物家园,整个生物多样性有了明显的增加。黑嘴鸥从当年最早的一千只左右,现在总计达到一万只以上了。我们现在已经达到河清岸美河滩绿的一个表现。
如今,滨海湿地宛如一块巨大的“蓝色海绵”,滋养着丹顶鹤、黑嘴鸥、斑海豹等497种野生动物繁衍生息。盘锦已成为展示东北沿海生态魅力的重要窗口。(记者 张佳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