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生态环境教育进课堂丨饮水思源,回望一泓碧水十年北上之路
首页> 光明科普> 要闻 > 正文

生态环境教育进课堂丨饮水思源,回望一泓碧水十年北上之路

来源:光明网2024-12-12 10:52

  源远流长,泽被万物。水是自然之本,也是生命之源。万物依水而生、逐水而居,在水资源的润泽下繁衍生息。自古以来,人们便“缘水而居”,具有浓厚的亲水情结。而在我国,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当水资源无法满足北方城市用水需求之时,南水北调工程孕育而生。清澈的“南水”究竟如何实现一路北上?抵京后它又将经历哪些“挑战”?如此规模巨大的工程背后,又有谁在默默奉献?

生态环境教育进课堂丨饮水思源,回望一泓碧水十年北上之路

  2024年12月12日,正值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10周年之际,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宣传中心联合北京市水利工程管理中心组织开展生态环境教育进课堂活动,邀请北京市南水北调团城湖明渠纪念广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负责人孙然围绕南水北调工程进行授课,引导同学们为守护清澈水源,共护河湖生态环境贡献力量。同时,在线上同步播出视频课程内容,让大家共同聆听南水北调的磅礴故事。

生态环境教育进课堂丨饮水思源,回望一泓碧水十年北上之路

  南水北调之缘起

  众所周知,在我国水资源版图上,存在先天时空分布不均、地域差距较大等情况,主要表现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其中,北京市缺水形势更为严峻。近年来,我国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在2000立方米左右,而北京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在100立方米左右,远低于联合国设立的人均500立方米的严重缺水警戒线。

  为解决北方缺水的问题,南水北调工程启动,让至清尽美之水出高峡、纳百川、汇中原、行千里,润泽了北方大地。十年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向北京累计调水超100亿立方米,其中70亿立方米用于城市生活用水,直接受益人口超1600万人。对于首都人民而言,饮用或使用的每三杯水中,便有两杯是南水。同时,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后,北京市的地下水位也有所回升,并呈现逐步上升的态势。由此可见,南水的到来不仅为北方送来了珍贵的水资源,也为北京生态环境的改善作出了长足贡献。

生态环境教育进课堂丨饮水思源,回望一泓碧水十年北上之路

  △1980-2023年北京平原地区地下水埋深变化图

  “南水”如何实现“北调”?

  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距离最长、受益人口最多、受益范围最广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创下了数个“世界之最”,其难度也可见一斑。

  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过一系列勘测、规划和研究,在分析比较50多种规划方案的基础上,形成了南水北调工程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路,从而构成我国水资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总体格局。工程计划年均调水量448亿立方米,约占长江年径流总量的4.7%,相当于为北方再造了一条黄河。

生态环境教育进课堂丨饮水思源,回望一泓碧水十年北上之路

  △南水北调工程东、中、西三条线路示意图

  三条调水线路中,中线工程在解决城市供水、兼顾沿线农业用水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从长江支流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取水,沿京广铁路西侧一路北上,途经河南、河北、天津、北京,解决了沿线20多座大中型城市的缺水问题。

  令人感到惊喜的是,在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的助力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起点,即陶岔渠首的水位,比终点团城湖高出约100米,这一高差使得南水一路北上自流进京,极大降低了输水成本。

  南水在京之旅

  南水身为远道而来的“帮手”,在北京的城市用水供给与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提供了诸多助益。为更好地运用南水北调之水,将“南来之水”输送至千家万户,北京十分重视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的总体布局,珍而重之地应用宝贵的南水。目前,已沿北五环、东五环、南五环及西四环形成了一条长达107公里的地下输水环路,实现了外调水、地表水、地下水的“三水联调、闭合相通”。

生态环境教育进课堂丨饮水思源,回望一泓碧水十年北上之路

  △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布局示意图

  南水在京的顺利输送,也离不开北京段许多重点工程的支持。正是这些科技力量的加持,让南水的在京之旅更加丰富多彩。

  惠南庄泵站——小流量自流与大流量加压输水相结合

  南水抵京后,首先到达的便是惠南庄泵站,其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上唯一的一座大型加压泵站。可能有人会有疑问,中线工程既已实现自流,为何又要进行惠南庄泵站建设?事实上,这是因为此处地势较为平缓,而北京的蓄水量较大,因而惠南庄泵站采用了小流量自流与大流量加压输水相结合的方式,确保了所需水量的顺利输送。

 大宁调压池——PCCP管道工程助力

  随后,南水离开了惠南庄泵站,去往大宁调压池。这段路程的行进,离不开PCCP管道工程的助力。那么,PCCP又是什么呢?

  PCCP的全称为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其由钢板、混凝土、高强钢丝、水泥、砂浆和防腐涂层等材料组合而成,是一个内径4米、单节管道长5米、重达78吨的“庞然大物”。难以想到,在五十多公里的路程中,有多达22000余截的PCCP管道,以双排的形式,为南水铺设了前行之路。在这些“庞然大物”的帮助之下,检修与输水无法同步进行的难题得到了良好解决,从而保障了南水的持续供应。

生态环境教育进课堂丨饮水思源,回望一泓碧水十年北上之路

  △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

  西四环暗涵工程——人力和小型机械相结合的浅埋暗挖施工法

  自大宁调压池开始,南水便兵分两路,一路向东,沿南干渠到达亦庄调节池,另一路沿西四环暗涵工程向北,穿越京广线(西长线铁路桥)、大台线铁路桥、五棵松地铁站等城市交通主干线。为满足本段的南水输送需求,国内首次挑战大管径浅埋暗挖有压输水隧洞穿越城市交通主干线,这也是北京段施工的最难点。从上空俯视,此处最上方为西四环主路五棵松桥,复兴路及长安街位于其下,再下方为大家熟悉的地铁1号线五棵松站,最下方则是中线工程的输水管线。管道距离地面20米,管顶距离地铁底板仅3.67米,且管道距离西四环主路桥墩仅有1.05米。因地下布满了市政、通讯等管线,无法采用大型机械施工,只能采用人力和小型机械相结合的浅埋暗挖施工法。短短200米的距离,便用了6个月的时间,最终在不断路、不影响交通、路面行人未察觉的情况下实现顺利贯通,并将地铁的沉降值控制在3毫米以内,可谓是创造出了一个奇迹。

生态环境教育进课堂丨饮水思源,回望一泓碧水十年北上之路

  △西四环暗涵工程下穿五棵松地铁站沙盘

  团城湖调节池——承上启下连接两大水源

  穿越情况复杂的五棵松地区后,南水便一路顺畅行进,最终到达了团城湖明渠与团城湖调节池。团城湖调节池作为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着南水与密云水库两大水源,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保障首都供水安全,充分利用“南来之水”的关键工程。

  立于明渠旁,不仅能看到15天前从丹江口水库出发,历经长途跋涉而来的清澈南水,还常能欣赏到各种鸟儿游弋,它们时而追逐嬉戏、交颈低语,时而低空盘旋、展翅翱翔……优良的水质和美好的生态环境让这里深受鸟儿们的喜爱。如今,已吸引了天鹅、秋沙鸭、苍鹭等20余种鸟类到此栖息。

  “兵分四路”的南水

  接下来,池中的南水兵分四路,一路向昆玉河补水,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一路向第九水厂供水,满足居民的用水需求;还有一路向密、怀、顺地下水源地补水,涵养地下水资源;最后一路沿密云水库调蓄工程反向爬高100多米,抵达怀柔水库和密云水库,增加水资源的战略储备。

  通水十年来,“南来之水”为北京市的水生态和水环境提供了诸多助益。截至2024年9月,北京市地下水位累积回升13.7米,储量增加70亿立方米。同时,在南水的帮助下,北京市统筹实施再生水、外调水、地表水等多水源跨流域生态补水,使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泃河、拒马河等五大河流时隔26年全部重现“流动的河”,并连续4年贯通入海。贯通后,全线水质实现了显著提升,水生物种类也日趋丰富,助力北京市生态环境的逐步改善。

  饮水思源,感恩“南来之水”背后的奉献者

  饮水思源,心怀感恩。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不仅离不开科技的突破与助力,更凝结着几十万库区群众无私奉献的精神。由于丹江口水库大坝的加高,淹没区将会涉及河南、湖北两省的34.5万人,原定4年的搬迁计划,仅用两年便全部完成,平均每天搬迁约500人,最多一年动迁19万人。

  作为目前世界水利史上搬迁强度最大的一次移民活动,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强度之高、任务之重世所罕见,这是集众人之力共同完成的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广大人民群众守望相助、舍小家顾大家,在移民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不伤不漏、不亡一人的移民目标。这种为家国牺牲奉献的精神是南水北调东中线移民的家国情怀,也是人们干事创业的无限精神动力。

生态环境教育进课堂丨饮水思源,回望一泓碧水十年北上之路

  △南水北调移民纪念展板

  我们饮用或使用的每三杯水中,便有两杯是南水。身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受益者,我们应铭记库区人民的无私奉献和建设者们的辛勤付出。近年来,北京市围绕南水北调也开展了一系列的节水护水的宣传教育活动。我们要认识到千里调水来之不易,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节水、爱水、护水,用好每一滴南水,才能守护好这份来之不易的清澈水源,为营造美好生态环境添砖加瓦。

生态环境教育进课堂丨饮水思源,回望一泓碧水十年北上之路

  △北京、十堰两地青少年同上一堂生态环保课

生态环境教育进课堂丨饮水思源,回望一泓碧水十年北上之路

  △北京学生发出节水护水爱水倡议

生态环境教育进课堂丨饮水思源,回望一泓碧水十年北上之路

  △北京学生编排南水北调故事话剧

生态环境教育进课堂丨饮水思源,回望一泓碧水十年北上之路

  △水利专家进校园讲授南水北调

生态环境教育进课堂丨饮水思源,回望一泓碧水十年北上之路

  △“最美守井人”环保志愿者传播爱水护水理念

生态环境教育进课堂丨饮水思源,回望一泓碧水十年北上之路

  △北京学生绘制南水北调手抄报

生态环境教育进课堂丨饮水思源,回望一泓碧水十年北上之路

  北京青少年及公众发出节水倡议,绘制美好心愿

[ 责编:张佳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雅万高铁全线站点投入运营

  • 中企承建孟加拉国铁路项目全线通车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12月25日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扩充至8章60条,聚焦科普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完善体制机制,主要包括明确科普的总体要求和目标方向、强化科普社会责任、促进科普活动、加强科普队伍建设、强化保障措施等内容。
2024-12-25 09:23
在中山站区的西南高地上,远远地能看到冰面上有一个绿色的半球形建筑。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中山站越冬队队员张方根:前面这里有一个淡水湖,相当于是雪水融化的,形成了一个淡水湖,常年都有。
2024-12-25 09:23
目前还没有预防诺如病毒感染的疫苗,搞好个人卫生、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是预防的关键。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管理处研究员常昭瑞:“如果家中有急性胃肠炎病例出现的时候,定时地要对家庭中接触频繁的部位,比如说门把手卫生间等进行定时的消毒。
2024-12-25 09:23
由中国科协推荐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永官以高票当选会员事务副主席,任期为2025-2028年。
2024-12-25 09:13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两弹一星”精神这十六个字,正映射着朱光亚的一生。
2024-12-25 09:11
据《自然》报道,经过数月攀爬,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毅力”号火星车终于到达了一个火星陨石坑的边缘。
2024-12-24 09:59
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马欢团队围绕大脑生物能量神经可塑性调控与认知衰老开展了研究,发现在学习记忆或者人工诱导的神经活动下,神经元突触附近的线粒体基因转录显著增加,促进大脑能量供给。
2024-12-24 09:58
2024年,中国科技界捷报频传,大国重器亮点纷呈,科技成果竞相涌现。一项项科技成果,不仅标注着科技发展的中国高度,也为全球科技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2024-12-24 09:57
凤凰山脚下,由十多栋楼房组成的深圳先进电子材料国际创新研究院安静整洁,完全看不出这里曾是繁忙的工业厂房。隔着厚厚的玻璃,张国平告诉记者:“那台不锈钢反应釜正在进行临时键合材料工程化放大试验。
2024-12-24 09:48
放眼全国,各地积极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推动力、支撑力。
2024-12-24 09:46
“这些可降解植入的‘骨头’,都是微细粉末颗粒通过3D打印制造出来的。”熊仕显介绍,该研究院拥有澳大利亚两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余艾冰,中国科学院院士郭烈锦,以及帅词俊、赵宝军、陈斌等国家级人才。
2024-12-23 10:22
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以下简称“草案二审稿”)12月21日上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二审稿规定,“科学技术人员和教师应当发挥自身优势和专长,积极参与和支持科普活动”。
2024-12-23 10:22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研究员黄万波日前介绍,经过1985年至2024年的五轮系统发掘,研究人员已从巫山龙骨坡遗址采集到118种哺乳动物化石和超过2000件石制品。最近的古地磁测年结果表明,这些化石和石制品形成时间为距今200万至250万年,其中超过一半的哺乳动物化石为上新世至早更新世的属种。
2024-12-23 03:55
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2024-12-23 03:55
还没到腊月,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吴家店镇包畈村村民陈亚舫已开始忙着订年猪。
2024-12-23 03:55
生命起源及早期演化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一大未解之谜。
2024-12-23 03:55
两根“玻璃针”机器手,快速翻转细胞,准确无误地找到细胞切入点,精准提取细胞核后,再注入体细胞核……前后不过86秒,一个完整的细胞胚胎就已“孕育”完成,随后开启“克隆之旅”。
2024-12-20 09:51
当你看到一列高速行驶的列车,最重要的事就是确保自己要登上这趟列车。
2024-12-20 16:14
12月18日上午,清华大学新闻学院与人工智能学院双聘教授沈阳带领师生团队倾力打造的“人机共生:未来艺术的共创”画展在清华大学蒙民伟人文楼开幕。
2024-12-20 15:00
我国科学家获取人类首份月球背面古磁场信息,填补月球磁场中晚期演化的数据空白。
2024-12-20 12:5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