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一带一路”上的库布其
首页> 光明科普云> 环境时评 > 正文

“一带一路”上的库布其

来源:光明网2023-10-23 15:13

  土地荒漠化是全球共同面临的生态环境挑战,每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420多亿美元,“一带一路”沿线受影响最为严重,荒漠化防治是“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重要前提。在生态文明思想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中国治沙率先实现了联合国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荒漠化防治国际合作不断深入,内蒙古鄂尔多斯库布其治沙成为生态治理的国际典范。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论坛主席声明》支持在荒漠化和沙尘暴防治等领域加强合作,促进绿色发展,建设光伏产业对话交流机制和绿色低碳专家网络。

  贯彻落实科学推广库布其模式、积极参与全球荒漠化环境治理、办好库布其论坛、讲好防沙治沙中国故事等系列重要指示,库布其治沙模式和经验技术加快走向“一带一路”。

  科技引领 积极参与荒漠化防治国际合作

  “人类要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防沙治沙。”中国是最早签订《联合国荒漠化防治公约》的国家之一,坚持依靠科技创新破解荒漠化防治和绿色发展难题,推动防沙治沙与沙产业协同发展。近十年来,中国完成治沙面积2033万公顷,探索形成了库布其治沙模式等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荒漠化防治经验模式。

“一带一路”上的库布其

  科技创新是库布其治沙的利器。35年来,库布其治沙企业亿利资源集团创新研发了“乔灌草181”科学种植模式、治沙节水灌木种子技术、立体生态光伏治沙技术等系列关键核心技术,构建了沙光氢储化一体发展的沙戈荒绿色低碳产业链,在库布其和西部沙区、“一带一路”治理沙漠上万平方公里,带动10.2万沙区民众摆脱贫困,为农牧民子女捐建了现代化的学校。库布其沙漠亿利治理区被联合国确立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被中国政府评为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库布其治沙人获得了联合国全球治沙领导者奖、地球卫士终身成就奖,巴黎气候大会将库布其树立为治沙样本。

  土地荒漠化的危害不分国界,需要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分享相关的经验和技术,合力治理。联合国前副秘书长索尔海姆说:“库布其为生态恢复做出了贡献。中国以及‘一带一路’倡议要将该知识传播于世界,其他国家可以向中国学习,受到启发。”

  亿利库布其治沙技术先后参与支持了巴基斯坦的“绿色海啸”百亿棵树种植计划、乌兹别克斯坦的咸海治理。今年8月,作为中阿干旱、荒漠化和土地退化国际研究中心的首批落地项目,亿利资源集团与沙特荒漠化防治与植被发展中心、沙特国家农业发展公司的两个合作项目正式启动。项目主要内容包括引进推广亿利库布其节水灌木种子技术、“乔灌草181”种植模式以及亿利创新的立体光伏治沙技术体系,在沙特建设年产1亿株的沙旱生灌木智慧苗圃以及规模不低于100万千瓦的生态光伏治沙产业园,助力沙特百亿棵植树计划落地。

  搭建平台 连续举办九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

  在气候变化影响下,土地荒漠化边界的不确定性增加,需要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携手应对。支持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荒漠化防治,引领各国开展政策对话和信息共享,共同应对沙尘灾害天气。

  十多年来,科技部、国家林草局、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与联合国环境署、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连续举办了九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持续推动国内外荒漠化防治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工作的交流与合作,传播中国防沙治沙科技创新经验成果,推广库布其治沙模式。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和亿利公益基金会是论坛的承办方,论坛永久会址设在库布其沙漠七星湖。

  肯定库布其治沙是中国荒漠化防治的成功实践,为国际社会治理环境生态、落实联合国2030年议程提供了中国经验,库布其论坛对探讨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防沙治沙合作很有意义。

  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已发展成为各国交流防沙治沙经验的重要平台,是传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窗口,展示了防治荒漠化履约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先后有来自80多个国家的政要、学者、科学家、企业家及金融、公益环保知名人士出席论坛。论坛的国际影响力逐步提升,库布其沙漠绿色经济模式和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先后写进了联合国决议。

  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指出,“库布其沙漠论坛是分享科学技术政策、制度创新、地区与国际合作以及政府企业协作经验的一个宝贵契机,同时也是促进土地可持续管理与实现全民有尊严生活所需的一个认知过程。”

  讲好故事 库布其治沙代表多次走上联合国讲台

  讲好防沙治沙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有助于更好推动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作防沙治沙。在今年8月举行的第九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上,联合国副秘书长阿明娜发表致辞,称赞鄂尔多斯库布其“这片非凡的土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恢复成就,为全球坚定抗击土地退化、荒漠化和沙漠扩张的地区树立了鼓舞人心的榜样。”应阿明娜的邀请,亿利库布其治沙代表参加了78届联大可持续发展峰会活动并作重点发言,分享库布其沙漠治理经验成果。

“一带一路”上的库布其

  在中国治沙国际履约践诺成果的推动下,2012年以来库布其治沙代表不断走上联合国讲台。从巴西的“里约+20”会议、伊朗“国际防治沙尘暴大会”、肯尼亚联合国环境大会、印度《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四次缔约方大会到波兰气候大会,库布其治沙人从内蒙古鄂尔多斯出发,走向亚洲、欧洲、非洲和美洲,分享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的库布其治沙实践案例。

  在今年的沙特利雅得国际书展上,阿拉伯文版《库布其模式解析》举行了首发式。阿联酋出版商协会主席阿卜杜拉·卡阿比在表示:“《库布其模式解析》阿文版的出版为海湾阿拉伯国家土地利用和环境治理提供很好的方案,让我们从中国的宝贵经验中受益,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中受益。”

  走出去,还要请进来。在外交部、中国记协的推动下,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的媒体代表多次深入亿利库布其治沙一线采访调研,向全球传播中国库布其治沙经验成果,讲述了可信、可爱的中国治沙人故事。

  着眼未来 推动全球青少年关注沙漠治理

  荒漠化防治是关系人类永续发展的伟大事业,青少年是防沙治沙的希望和后备力量。库布其沙漠亿利治理区开放合作平台,与联合国组织共同举办夏令营,与中国福利会多次举办青少年活动发出倡议,与国内外院校和研究机构开展技术培训合作。

  亿利库布其沙漠技术研究院多年来持续开展技术培训和青少年劳动实践教育,累计培训和交流中国西部沙区和中东、非洲等“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治沙人才1万人/次,组织近5万名青少年参加库布其生态文明实践教育活动。在第九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上,中福会少年儿童代表发布了“全球绿色低碳发展青少年宣言”,来自海内外的140名青少年学生代表发起了“科技治沙,未来有我”青少年行动倡议宣言。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执行秘书易卜拉欣·蒂奥表示,无论对于土地的修复还是对人类发展来说,库布其的经验都有借鉴意义,“库布其独特的治沙之路受到各国的广泛关注,在土地修复与改善农牧民生活方面提供了重要经验。世界上还有许多的人在饱经土地荒漠化之苦,一部分人希望通过这样的机会获得中国现有的先进技术,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进行土地修复。世界正对库布其的道路与未来拭目以待。”(傅恒)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国庆中秋假期国内出游8.88亿人次

  • 节后生产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5年来,坚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
2025-10-10 10:16
在人工智能(AI)与神经科学的强强联合下,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与艾伦研究所团队联合开发出一种名为CellTransformer的AI模型,助力绘制出目前最精细的小鼠脑图,共包含1300个脑区及亚区。
2025-10-10 10:13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结合模拟计算与机器学习,研制出一种新型3D打印铝合金,不仅耐高温,强度更是传统铸造铝合金的5倍,且比未经机器学习辅助设计的合金强度高出50%。
2025-10-10 10:10
连日来,北方气温骤降,不少秋冬季独有的养生方式和健康说法随之而来,有些操作或说法听起来科学健康,但权威专家表示,如果开展不当反而会带来健康风险。
2025-10-10 10:07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8日印发通知,对有效应对部分地区连阴雨天气影响、进一步做好秋粮产后服务和收购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2025-10-10 09:55
甲烷的“寿命”与浓度变化的规律性,指向一个结论:火星上必然存在持续产甲烷的源头,且其“产量”会随季节变化。蛇纹石化反应虽能解释甲烷的持续存在,却无法说明其浓度的季节性动态变化,难以单独作为火星甲烷的主要来源。
2025-10-09 10:18
国庆假期,中国科技馆推出“双节共欢聚,科技乐翻天”系列主题科普活动、华夏科技学堂国庆特别活动、特效影院VR大空间沉浸体验、人工智能互动应用,与新开放的海洋展厅一起,为观众打造一场科普盛宴。
2025-10-09 10:17
对采集的891份浮选样品进行分析与鉴定,共获得约3.2万粒炭化植物遗存,发现的农作物种类有粟、黍、水稻、大豆与小豆。研究团队对东亚地区140余处考古遗址出土的小豆遗存进行比较,发现黄河流域、日本与韩国的小豆在不同阶段表现出差异明显的演化轨迹。
2025-10-09 10:16
”  一次和邻村牧民闲聊时,王海强得知有人靠卖草捆赚钱,心思顿时活络起来。据统计,今年科右前旗像王海强、宝音这样以卖草为主的牧民有150余户,草产品销售总额预计突破2000万元。
2025-10-09 10:15
10月8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公布现场,屏幕显示奖项得主头像和姓名。据诺奖官网介绍,北川进1951年出生于日本,为日本京都大学教授;理查德·罗布森1937年出生于英国,为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奥马尔·M·亚吉1965年出生于约旦,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2025-10-09 10:11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