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走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之路
首页> 光明科普云> 要闻 > 正文

走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之路

来源:光明网2023-01-18 15:47

  作者:房金环 都宜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实现现代化,开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征程,必须认识和掌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蕴含的道理学理哲理,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正视和解决资源环境约束问题,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健全现代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着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绿色发展转型,奋力建设美丽中国。

  把握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科学方法。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高质量发展,要紧扣绿色是核心、关键是全面、要害是转型,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绿色转型。一是着力推进产业生态化、产业生态化。遵循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对标对表“双碳”目标,聚焦产业生态化,着力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的调整优化上下功夫,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同步加快生态产业化,积极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以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关键,运用新技术新业态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赋予传统产业链生机与活力,实现产业生态化,增加新的增长动能;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重点在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产业等领域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产业集群;夯实优势产业的国际领先地位,加快核心技术零部件与基础制造工艺、基础电子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和关键基础软件等产业基础再造,实施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提升高铁、电力装备、新能源、通讯设备等领域的全产业链优势;聚焦低碳绿色产业,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与低碳绿色产业深度融合,实现低碳技术的创新性重大突破。二是调整交通能源结构。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基础上,立足资源禀赋,先立后破,调整优化能源结构,着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加快发展有规模有效益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等,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加快油气勘探和产能提升,深度推进煤炭的清洁高效应用。调整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增加铁路运输和合理布局沿海港口铁路集疏港,着力推进大宗运输和长程运输的“公转铁”“公转水”,配套布局充电桩等新基建,高水平推动新能源汽车的生产与消费。强化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恪守耕地保护红线、聚焦水资源和能源、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管理,提升废弃物利用水平。三是聚力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秉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运用生态产品调查监测机制,摸清家底、明晰权属,夯实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基础,全面开展GEP定期核算;健全和创新生态产品经营开发机制,催生绿色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打造绿色发展新动能;尤其要学习运用新安江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成功经验,创新包括优质农产品、优质水资源、优良空气在内的生态产品保护补偿机制,让保护者充分受益、破坏者受到严厉惩罚,探索异地开发补偿模式,在生态产品供给地和受益地之间相互建立合作园区,进一步扩展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探索将横向补偿扩展到区域空气质量、危险固废处置等领域建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体系,建立生态产品目录清单,探索“生态+”生态价值实现模式,守护生态底色,强化发展绿色,真正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强化健全和创新环境治理体系的使命担当。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之路上,要牢记生态利民、生态惠民、生态为民这个基础出发点,维护好、实现好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环境需要。一是强化“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在党的领导下,统筹协调处理重大问题,指导、推动、督促各地区各部门具体落实,以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为统领,以强化政府主导作用为关键,以深化企业主体作用为根本,以更好动员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为支撑,健全和构建环境治理领导责任体系,形成生态环境保护大格局,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推出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压实保护责任,实行差别化准入政策,推动重大战略规划和重点任务的落地与落细;完善央地财政投入机制,严格财政支出责任;积极开展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先行先试;完善和用好例行督察、专项督察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压实地方和企业主体责任。二是健全和创新环境治理企业责任体系。强化许可核心制度,构建以排污许可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从法律层面明晰行政审批和证后监管的责任边界,完善批管衔接联动机制,推进排污许可与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环境执法相衔接的“三线一单”等制度分区,推动差异化管控。加大对优秀企业的激励力度,奖励和激励环保优秀者,加快工业领域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三是积极倡导环境治理的全民行动。推进全民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进学校、进家庭,加快衣食住行的绿色消费转变;弘扬勤俭节约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推动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向简约适度、低碳绿色、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广泛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创建活动,推广绿色出行,践行绿色生活、绿色消费,形成低碳节约、保护环境的社会风尚;发挥环保组织引导作用推进第三方生态环境评估制度。四是着力创新环境市场治理体系。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优化整合绿色金融标准支持金融机构加强生态环境和气候风险评估与管理,完善绿色金融环境绩效评估方法体系支持地方制定绿色金融奖补政策,引导金融资本投向绿色企业和绿色项目,创新绿色金融模式,探索“生态资产权益抵押+项目贷”模式,促进区域绿色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完善生活垃圾收费政策,依据生活垃圾分类实行分类计价、计量收费等差别化管理及其收费模式;建立绿色电价执行标准的动态调整机制,在国家层面采用绿色电价指导价方式基础上,考虑各省自身双控目标和减排任务,实行分省施策;完善环境污染治理市场政策,强化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市场管理。

  此外,还要积极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社会氛围。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话语传播阵地建设,利用新媒体平台及时传递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实践要闻和得力举措,推出专栏专题展示和呈现绿色转型的动人场景、重大进展和专精特新成就,形成全方位、立体式、沉浸式传播格局。依托转型典型实景实地举办绿色转型专题论坛,线下线上、实地和云端互动,提高绿色转型话语吸引力、影响力、感召力。倡导跨区域媒体联动合作,跨区域多点设立绿色转型跟踪点,绘制跨区域话语动态图谱,形成视频、文字、图解多元一体的话语传播景象。在人类文明新形态高度,讲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转型生动实践,向世界讲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彩中国故事。

  (作者均系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安徽省社科联研究基地研究员)

[ 责编:张佳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访问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

  • 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大会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5-04-29 12:58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青春才会绽放绚丽光彩。
2025-04-29 09:28
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高级载体。
2025-04-29 09:14
基本建成国家语言文字大数据中心,初步建成国家关键语料库和国家战略语言资源信息库。
2025-04-29 09:13
“让学生在自然中领悟生命科学的魅力,在实践中锤炼强农兴农的本领。”
2025-04-28 16:42
雨水浸入土壤,导致土壤中的氧气骤减,蚯蚓爬出地面吸取新鲜空气;大雨过后枯枝落叶、微生物等有机物增加,也为蚯蚓提供了更多觅食机会  这几天,南方多地降雨。蚯蚓因无专门的呼吸器官,其呼吸依赖皮肤与土壤孔隙中的氧气进行交换,雨水浸入土壤后往往会占据大部分孔隙,导致土壤缝隙里的氧气骤减。
2025-04-28 10:08
2011年初,团队成员、硕士研究生周何乐子参与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项目研发。周何乐子和年轻的团队成员没有因此退缩,历经5年攻关,最终攻克了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的一系列关键智能技术。
2025-04-28 10:02
早上7点,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黄松准时踏进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目前,黄汝怡在上海海洋大学攻读蛇类学博士学位,“现在连她导师的办公室都成了她的‘养殖场’”。
2025-04-28 10:01
4月的鼎湖山,清晨还带着寒意,黄忠良已经走进了林子。1956年6月30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身)在广东肇庆建立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中国首个自然保护区,也是唯一隶属中国科学院的保护区。
2025-04-28 10:01
160年前,欧洲生物学家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研究豌豆的花色、果荚颜色等七大性状的遗传变异,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2025-04-28 09:30
新质生产力推动县域经济绿色发展体现在环境保护上,体现在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上。
2025-04-28 09:27
体重管理已成为当下我国公共卫生的重要议题。为此,各地应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鼓励医院开展体重管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动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形成。
2025-04-28 09:26
4月25日,中国科协印发《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组织推选2025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启动全国性学术团体推选院士候选人工作。
2025-04-27 09:36
4月23日,在上海张江,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将中法天文卫星正式交付给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投入使用。
2025-04-27 09:35
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二十号,55年间,中国航天书写了从地球走向浩瀚宇宙的壮丽诗篇。
2025-04-27 09: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