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以“五域五治”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新路
首页> 光明科普云> 要闻 > 正文

以“五域五治”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新路

来源:光明网2022-12-18 13:34

  作者:文传浩

  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在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明显短板。进入新时代以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指引下,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这十年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认识最深、力度最大、举措最实、推进最快、成效最显著的十年。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中国特色做出全面阐释,理解和把握其中任何一个中国特色都离不开其他四个。比如,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要始终从“人口规模巨大”这个最大国情出发,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解决好资源环境方面的压力和约束,把“双碳”目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再如,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伴随着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不断扩大,倡导绿色消费正当其时,要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需要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不断提升百姓的生态文明素养,解决好百姓的急难愁盼,建设好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与此同时,伴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通过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仅用几十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积累了生态环境治理的宝贵经验。比如,以行政区域为单元,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等。在流域层面,注重上下游、干支流协同治理等。在山域层面,针对西北、华北北部、东北西部三大区域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严重状况,于1978年由国务院批准启动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等。

  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征程上,应总结好党领导生态环境治理、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以“五域五治”探索现代化新路子。

  一是政域合治,探索“三分靠建、七分靠治”的治理模式。郡县治,则天下安。以行政区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强调“建”“治”结合,要注重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基础上,直击“痛点”、消除“痒点”,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环境、良好生态方面的需要。一方面,要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

  二是流域同治,建立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的生态补偿机制。进入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基本上是以行政单元和流域单元为支点,形成互为犄角、互为依托的治理模式。流域同治,强调构建政府、企业、公众协同共治的全流域大治理体系,关键是要构建激励与约束、权利与义务双向对称的流域同治机制。

  三是山域共治。比如,在青藏高原这个全世界颇具代表性的山地生态系统,盐湖资源是青海的第一大资源,也是全国的战略性资源,如何处理好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是山域共治的关键,要努力做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让盐湖这一宝贵资源永续造福人民。对于青海来说,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如何探索好山域共治的经验和模式,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在这方面应该蹚出新路子。

  四是跨域联治,携手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跨国边境既有河流也有山地,如何进行跨域联治,我们已经进行了很好探索。例如,澜沧江与湄公河,一水二名。澜沧江,自中国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发源,流经西藏、云南两省区,出境后被称作湄公河,依次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从越南注入南海。2016年,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促成了澜湄合作机制,也催生了“六国依托水资源合作、共建次区域命运共同体”的“澜湄文化”。作为上游国家,中国始终以负责任的态度,做好河流的科学治理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未来,我们还应积极探索各种合作机制与形式,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五是全域整治。全域整治更加突出系统观念,既要坚持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全方位治理,更强调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的全要素治理;同时,站在人与地球和谐共生的角度,分享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智慧和经验,为人类美好未来做出中国贡献。

  (作者系云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云南大学教授)

[ 责编:张佳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山城重庆:山水之城 美丽之地

  • 山东:发展内河航运 畅通物流通道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撤销公告,撤销向日葵、黄瓜、甜瓜、油菜等问题品种312个,切实推进登记品种从严规范管理,持续营造激励创新、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2024-04-25 10:36
英国牛津大学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领导的一项新研究恢复了37亿年前的地球磁场记录,发现它与今天地球周围的磁场非常相似。
2024-04-25 10:34
“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经中央政府批准启动实施,总体目标是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登陆月球,目前各系统正按计划开展研制建设。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在与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完成在轨轮换后,计划于4月30日返回东风着陆场。
2024-04-25 10:32
国家卫健委2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9.7%,比2022年提高1.92个百分点,继续呈现稳步提升态势。 据了解,本次监测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36个县(区)1008个乡镇(街道),对象为15岁至69岁的常住人口,共得到有效调查问卷73340份。
2024-04-25 10:30
中央气象台预计,24日夜间至26日白天,江南、华南等地雨势将再度加强,其中广东中部和西北部、广西东北部等地有大暴雨,局地伴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2024-04-25 10:28
日前,中国纤维质量监测中心发布2023年度新疆棉花生产加工过程质量状况监测结果。
2024-04-24 10:33
1998年,聂海胜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先后执行过神舟六号、神舟十号、神舟十二号3次载人飞行任务。
2024-04-24 10:17
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站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
2024-04-24 10:16
1996年,我从技校毕业后,来到金川公司工作。当时总听师傅们讲,贵金属冶炼技术难以突破。提高我国铂族贵金属提炼的技术水平,对于守护国家安全极为必要。
2024-04-24 10:14
截至2023年底,我国大陆在运核电机组55台,总装机容量为57吉瓦,核准及在建核电机组36台,总装机容量为44吉瓦;全年核电发电量44万吉瓦时,占全国累计发电量近5%,相当于节约标煤1.3亿吨,减排二氧化碳3.5亿吨。
2024-04-24 10:05
截至2022年末,我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已达3.5亿辆。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生产电动自行车4228万辆。
2024-04-23 04:00
22日是第55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题为“全球战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当日发布的《废塑料化学循环综合性研究报告》显示,
2024-04-23 04:25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天文学家正在给黑洞做“计算机断层扫描”(CT)。超级计算机模拟显示,以吸积盘结构绕黑洞旋转的物质会在名为耀斑的高能事件中周期性喷发。
2024-04-23 10:03
4月25日至29日,以“创新: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为主题的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将在北京举办。
2024-04-23 10:02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石油剩余技术可采储量38.5亿吨,天然气剩余技术可采储量66834.7亿立方米。
2024-04-23 10:01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5周年之际,全体海军将士初心如磐,正以崭新姿态阔步向前、逐梦海天,努力把人民海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
2024-04-22 13:57
中央气象台预计,4月21日至22日,江南南部和东部、华南中东部和南部等地仍有强降水,局部地区有大暴雨并伴有雷暴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2024-04-22 10:03
苏州市吴江区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周春华介绍,在修缮古建筑时,文保团队也积极采用新技术。“通过保护促进利用,通过利用加强保护,让文物建筑活起来。
2024-04-22 10:02
21日,在2024年中国医学发展大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重要医学成就》,“创建蛋白质组学体系”“基于髓系白血病发病机制发现新的白血病生物分子标志和药物靶标”“揭示非经典细胞焦亡的分子机制及鉴定有关蛋白家族成员”等三项成就入选。
2024-04-22 09:59
近日生态环境部会同农业农村部制定并发布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 生态系统 第1部分:农田生态系统》。
2024-04-22 09:5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