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蔡琳 张佳兴)1月24日,生态环境部举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水生态环境司司长张波表示,“十四五”是我国水环境保护生态的关键时期,必须始终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不宜追求过高的优良水体比例。
张波表示,与国际治理相比,我国水环境理化指标方面的治理成效相当显著,已经接近或是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但仍存在一些明显短板。比如,一些地方生态用水的保障明显不足;河流、湖泊断流干涸的现象比较普遍;城乡面源污染在治理上存在瓶颈;重点湖泊蓝藻水华居高不下;水生态系统严重失衡的局面十分突出。
2021年,全国水质优良水体比例为84.9%,而生态环境部将“十四五”时期实现优良水体比例的目标定为85%,比“十三五”结束时(2020年)的83.4%上升了1.6个百分点。
“5年才上升1.6个百分点”,张波介绍,这实际上发出了一个清晰的信号,不鼓励各地追求过高的优良水体比例,而是希望把工作重心放在夯实工作基础,补齐工作短板,提高工作质效上。同时,也要充分考虑自然因素的影响,实事求是的开展水质评价、考核、排名,有效指导地方把重点放在“人努力”推进环境质量改善上,适时修订相关的考核评价标准。
“十四五”时期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该如何实现稳中求进?张波介绍,“十四五”将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着力推动水生态环境保护由污染治理为主向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协同治理、统筹推进转变。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先行先试,力争在城乡面源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修复等若干难点和关键环节实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