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苏州相城:改善水环境 彰显江南水乡新风貌
首页> 科普频道> 要闻 > 正文

苏州相城:改善水环境 彰显江南水乡新风貌

来源:光明网2021-11-23 17:51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优美的水环境是提升城市文明形象,提升群众生活品质的重要一环。苏州市相城区地处苏南河网地区,水系发达,有大小河流1000多条,并且濒临太湖、阳澄湖两大水源地,拥有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为了擦亮江南水乡这张重要“名片”,近年来,相城区强化治水管水,以断面达标为抓手,全面推进水环境的修复和改善。

  进入菊黄蟹肥时节,阳澄湖畔迎来了一批批前来品蟹的食客。“不止是为了吃蟹来的,这里风景也很好,感到很舒服。”来自上海的游客许先生表示,这些年感觉阳澄湖水越来越透亮,环境也越来越好,今年甚至还在湖面看到了不少候鸟。

  阳澄湖是苏州城区第二水源地,也被认为是相城区的“母亲湖”。相城拥有三分之二的阳澄湖水面,岸线占比近60%,出入湖河道共有109条。阳澄湖水质提升,是相城水环境治理的重要一环。近年来,相城区先后实施产业结构调整、饮用水安全、控源截污、生态修复等150多项重点治理项目,推动阳澄湖水环境持续改善。

  提升水质,从源头抓起。2017年以来,相城相继关停淘汰了化工、印染、电镀(线路板)、金属表面处理等重污染企业近200余家,淘汰整治“散乱污”企业(作坊)1.3万余家。全区减少工业废水排放约5万吨/日,和2016年相比减少近三分之二,极大降低了阳澄湖湖体污染负荷。

  为了提升治水成效,相城区加快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深化水产健康养殖。“针对每年7、9、11三月池塘清塘换水的高峰期,我们会对所有养殖池塘开展排水监测。”相城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监测中一旦发现超标立即予以叫停,确保尾水达标排放。

  与此同时,相城区持续强化蓝藻、水葫芦防控,科学打捞处置水生植物,并加快推进阳澄湖万亩水生植被修复试点项目,切实发挥好生态修复作用。

  一系列的“组合拳”,使阳澄湖水质有了较大改善。今年1-10月,“阳澄湖心”国考断面水质均值Ⅳ类,总磷浓度同比去年下降了6.25%。日前,阳澄湖心作为苏州大市水质最接近Ш类(湖库)标准的国考断面,被列入省污防攻坚办“保III增III”中“增III”的重点断面。

  阳澄湖水质的改善,折射出相城“治水”的责任与担当。一组数据直观反映相城水环境的治理成效:今年1-10月份,相城区8个国省考断面水质均值全部达到国家和省市对相城区考核目标,达标率为100%,优Ⅲ比例为87.5%,与去年同期相比提高12.5%。

  当前,相城被赋予更高的发展定位,同时也对生态环境提出更高要求。在打造苏州市域新中心过程中,相城正全力以赴,做好“治水”大文章,推动生态环境全面提升。(庞淑婕)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茶叙

  • 美英达成贸易协议 但细节尚待敲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某医院护士201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引起广泛关注——其中不仅惊现“男性患子宫肌瘤”,还煞有介事地介绍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
2025-05-09 13:05
虽然名字中有熊又有猫,但是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身体特征、食性等方面都与猫科动物相差甚远;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研究者认为大熊猫应属于熊科成员。
2025-05-09 09:48
糖在激活味蕾的同时,给公众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而糖究竟是如何“诱惑”人类味觉的一直是个谜。
2025-05-09 09:46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张立团队联合深圳大学副教授王奔、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徐天添等科研人员,成功研发全球首个磁控血液凝胶纤维机械人,有效实现颅内肿瘤精准治疗。
2025-05-09 09:45
近年来,《流浪地球》《独行月球》《问天》等国产影视作品受到观众喜爱,这正是航天科普与文艺跨界融合的结果。
2025-05-09 09:38
从进入隐生状态,到覆盖上冰膜,再到电子束攻击,其中的每个步骤,实验人员都需要保护好水熊虫。
2025-05-09 09:35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7日发表公报说,该院前院长、美国知名政治学者、“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6日去世,享年88岁。
2025-05-08 12:55
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是量子计算机的“神经中枢”,承担着量子芯片精密信号生成、采集与控制的核心职能。
2025-05-08 10:42
在火星地貌研究方面,地质地球所研究员秦小光和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建军组成了黄金搭档。这些系统性突破不仅刷新了人类对火星环境演化的认知,更在行星科学领域镌刻下鲜明的“中国印记”。
2025-05-08 10:40
记者7日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悉,来自该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可漂浮的二氧化钛材料。二氧化钛是一种常用的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在光照下能产生具有塑料分解能力的羟基自由基。
2025-05-08 10:37
从总体架构看,现代化生态环境智能治理体系可以概括为“一大脑、两支撑、多场景”的结构布局。
2025-05-08 10:31
这条特高压输送的电能超一半是风能、光伏、储能等纯绿色电能。
2025-05-08 14:01
最近,不少北京移动和联通用户发现手机上出现了5G-A信号。5G-A是什么?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又有什么用呢?
2025-05-08 09:34
历时6年采集沉积物样本,利用计算生物学研究技术,揭示真核生物祖先可能在海姆达尔纲古菌分化之前就已经形成。
2025-05-08 12:52
生命的力量,远比想象中更强大。
2025-05-08 10:5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5-08 10:28
光明智库以“当具身智能走出实验室——距离人手一台机器人,我们还有多远?”为主题举办新一期青年论坛
2025-05-08 12:01
助力拓宽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渠道,引导债券市场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2025-05-07 16:07
英国《新科学家》网站近期报道,正在或即将于月球上部署的大型科学实验装置与天文设备,的确有望解开诸多宇宙之谜。
2025-05-07 10:05
6日,记者从中国华能获悉,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9FA型燃机透平第一级动叶片首次实现“72+24”小时连续高负荷服役运行。
2025-05-07 10:0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