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FAST助力中国科学家“明察秋毫”
首页> 科普频道> 天文前沿 > 正文

FAST助力中国科学家“明察秋毫”

来源:光明网2020-11-10 15:03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在广袤的宇宙中,经常有一束电波袭来,却仅仅闪现几个毫秒。

  2007年,天文学家在分析澳大利亚64米射电望远镜2001年记录的信号时,发现了这样的毫秒电波。随后天文学家就一直企图寻求真相:谁发出了电波?如此快速闪现的电波包含了什么信息?中国天眼FAST最新的观测揭示了这种宇宙毫秒无线电爆发的新物理,连续两篇论文在Nature发表。

  过去十几年,天文学家一直收集着信息,他们要回答的首要问题是:这些毫秒电波是银河系内致密星体发出的?还是宇宙深处的剧烈爆发引起的?经过大约十年的探寻,天文学家收集了30多个爆发源,它们在天空几乎是随机分布的,因此可以断定这些毫秒闪现源中的绝大多数不是银河系内的天体发出的。

  2017年,天文学家终于捕获到一个毫秒无线电爆发,它竟然在几个小时内重复了几次。天文学家利用世界多台大射电望远镜联合探测,并利用记录到的几毫秒的信号进行快速定位,终于将一个重复爆发的无线电快速闪现源,定位到宇宙深处30亿光年之外的一个星系里。

  然而,因为过去中国没有大射电望远镜,中国的天文学家无法拿到第一手资料,所以在这个前沿领域的研究中,中国天文学家只能做理论研究。

  中国天眼FAST于2016年竣工,经过三年调试,现在已经对国内天文学家开放。FAST不仅因为聚光面积巨大而使其电波收集能力超强,成为世界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也因为精密控制的变形能力,FAST能够聚焦和稳定跟踪天体。

  在2019年尝试性的开放观测中,北京大学和国家天文台联合培养的博士生罗睿希望利用FAST观测一个2018年3月1日澳大利亚探测到的爆发源FRB 180301,看看这个源是否会重复爆发。幸运的是,2019年7月16日FAST的2小时观测如愿探测到了4次爆发。这个结果让人激动。

  然而,在随后9月11日的4小时观测中,竟然什么信号也没有探到!由北京大学李柯伽研究员、国家天文台韩金林研究员和美国内华达大学张冰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讨论后,发现早前澳大利亚报告的爆发源的位置不够精准,随后改变了观测策略,将望远镜对准的位置调正,并记录偏振信号。终于,在2019年10月6日和7日,FAST在6个小时内探测到11次爆发。与之前的观测时间总计而言,FAST在12个小时的观测时间里探测到15次闪现,每次电波闪现的强度曲线也各不相同。这个爆发源与那个30亿光年外的爆发源距离类似、无线电爆发率类似,但强度要暗弱很多。

  最奇妙的结果来自对11次爆发电波的高灵敏度偏振信号解析。FAST装配的接收机偏振测量能力非常好。相比之下,过去世界上的望远镜仅仅对30多个爆发源中的几个记录了偏振信号,能够详细研究的样本非常少。从之前的探测看到:重复爆发源要么表现出平平的偏振角,即电波的极化面不变;偏振角变化的现象仅在一次性爆发源中看到过两次。在11个爆发信号中,FAST能够对7个毫秒闪现的爆发很好地解析出其偏振信息。

  令人激动的是,7个偏振不仅仅是变化的,而且呈现出变化的多样性(图1)。如此变化的偏振在早先的重复暴中从来没有看到。FAST观测到的偏振变化多样性明确说明:宇宙中的爆发源可能来自致密星体磁层中的物理过程。这个观测结果为近几年致密星磁层起源和爆发物质激波撞击起源的两大门派理论争锋给出了直接裁定。

FAST助力中国科学家“明察秋毫”

图1. FAST观测首次发现了毫秒爆发源偏振角PA变化的多样性(图源:作者)

  该论文因如此重要意义于北京时间2020年10月29日发表于《自然》(Nature)。

  另外值得指出的是,FAST已经做了大量天体目标的观测,在短短两年里就发现了240个脉冲星。

  作者简介:韩金林,国家天文台致密天体和弥漫介质团组首席科学家,研究员。北京市青少年科技俱乐部资深导师。

[ 责编:赵宇豪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成都世园会场馆巡礼

  • 戈壁大漠 驼羔盛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从1999年起,有着“神箭”称号的长二F火箭全程参与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每一步。它用100%的成功率,为航天员搭建出一条安全“天梯”。
2024-04-26 09:33
近期,人工智能(AI)+机器人赛道广受关注。尤翔宇表示,梳理人形机器人产业技术发展脉络,主要有底层硬件、运动控制和具身智能3条路线。优必选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公司将聚焦人形机器人的三大应用场景,包括工业制造、商用服务和家庭陪伴。
2024-04-26 09:41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在4月24日举行的2024年中国航天大会主论坛上透露,我国计划于2030年前后发射天问三号探测器,实施火星采样返回任务。
2024-04-26 09:40
春日里,云南双江县各大茶山的春茶迎来开采季。北回归线横穿而过的双江,拥有适宜茶树生长发育的自然条件,现有以“冰岛茶”为代表的百年以上栽培型古茶树3.69万亩。
2024-04-26 09:35
每年,都有这样一群“空中旅客”,南北来回奔波。迁徙之路漫长曲折,一路充满生死考验,它们却高声歌唱,不知疲倦地追逐着自己的目标。
2024-04-26 09:34
力争在生命科学等领域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在颠覆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打造高水平人才集聚地,人才梯队体系较为完备,成为全球向往的创业乐土。
2024-04-26 09:26
4月25日20时59分,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2024-04-26 09:24
朱松纯表示,“通通”在日常学习与训练中,使用的A100芯片不超过10块,这意味着“通通”不依赖庞大的算力和海量数据就能学习成长。“通通”也可以与具身智能机器人相结合,为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医疗健康等领域带来革命性变化。
2024-04-26 09:38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撤销公告,撤销向日葵、黄瓜、甜瓜、油菜等问题品种312个,切实推进登记品种从严规范管理,持续营造激励创新、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2024-04-25 10:36
英国牛津大学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领导的一项新研究恢复了37亿年前的地球磁场记录,发现它与今天地球周围的磁场非常相似。
2024-04-25 10:34
“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经中央政府批准启动实施,总体目标是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登陆月球,目前各系统正按计划开展研制建设。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在与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完成在轨轮换后,计划于4月30日返回东风着陆场。
2024-04-25 10:32
国家卫健委2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9.7%,比2022年提高1.92个百分点,继续呈现稳步提升态势。 据了解,本次监测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36个县(区)1008个乡镇(街道),对象为15岁至69岁的常住人口,共得到有效调查问卷73340份。
2024-04-25 10:30
中央气象台预计,24日夜间至26日白天,江南、华南等地雨势将再度加强,其中广东中部和西北部、广西东北部等地有大暴雨,局地伴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2024-04-25 10:28
日前,中国纤维质量监测中心发布2023年度新疆棉花生产加工过程质量状况监测结果。
2024-04-24 10:33
1998年,聂海胜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先后执行过神舟六号、神舟十号、神舟十二号3次载人飞行任务。
2024-04-24 10:17
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站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
2024-04-24 10:16
1996年,我从技校毕业后,来到金川公司工作。当时总听师傅们讲,贵金属冶炼技术难以突破。提高我国铂族贵金属提炼的技术水平,对于守护国家安全极为必要。
2024-04-24 10:14
截至2023年底,我国大陆在运核电机组55台,总装机容量为57吉瓦,核准及在建核电机组36台,总装机容量为44吉瓦;全年核电发电量44万吉瓦时,占全国累计发电量近5%,相当于节约标煤1.3亿吨,减排二氧化碳3.5亿吨。
2024-04-24 10:05
截至2022年末,我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已达3.5亿辆。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生产电动自行车4228万辆。
2024-04-23 04:00
22日是第55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题为“全球战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当日发布的《废塑料化学循环综合性研究报告》显示,
2024-04-23 04:2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