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LoTSS巡天:低频天空的高清图像
首页> 科普频道> 天文前沿 > 正文

LoTSS巡天:低频天空的高清图像

来源:光明网2019-11-01 09:56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在言必称多波段天文学的今天,不同覆盖频率的巡天项目早已将天空扫描了无数遍。无论是可见光下的群星璀璨、星系遍布,高能天空中的黑洞喘息、粒子奔涌,抑或红外辐射所穿透的尘埃翻涌,还是射电波段的氢云弥漫,都揭示了宇宙迥异而又彼此关联的不同面目。

LoTSS巡天:低频天空的高清图像

  不同频段的天空图像(图片提供:GSFC/NASA)

  不过波长达到米级的低频射电波一直以来都是高精度大型巡天的盲区。其实个中原因非常简单,这一频段天生就存在多且复杂的干扰多信号(如各式电视、广播电台、气象卫星以及对讲机都在这一频段工作,而大气电离层的湍动也会引入可观的不确定性),传统形式的天线长波分辨率也很是逊色(哪怕使用FAST这样巨大的望远镜进行观测,所能达到的分辨率也只有零点几度,甚至比满月的视直径都要宽),因此要想得到具有科学意义的米波观测结果,谈何容易。

  好在荷兰射电天文学研究所(ASTRON)新近公布第一批数据的低频2米波巡天(LoTSS)正在填补这一空白。这项由低频阵LOFAR进行中的计划旨在测绘120-168 MHz频段上的整个北天,这次发表的结果只是个开端而已,其只涵盖了大约15平方度的天区,涉及的数据体量只及最终产品的50分之一。就算如此,这里也蕴涵了超过32个射电源的信息,很多对于研究者来说也是全新的。

LoTSS巡天:低频天空的高清图像

  LoTSS巡天第一期结果的30分之一天区覆盖,其中可见大量点源,另外还有不少表现出了延展结构的射电星系。图中的满月只用于大小比较,不带有任何位置信息。(图片提供:Judith Croston and the LOFAR surveys team;满月影像提供:Gregory H. Revera/Wikimedia Commons)

  LOFAR能够开展如此壮举的要诀在于大大提升系统分辨率的干涉仪技术与带来波束指向灵活性的相控阵设计。LOFAR阵列由遍布荷兰本土以及欧洲各国的50个站点组成,每个站点都包括大量小型廉价固定式天线,可以被视作是一组相控阵;而各站点两两相关,一道构成了强大的干涉仪系统。采用相控阵干涉仪设计的好处不仅在于大大降低了建设成本,更带来了效率的提升——在记录数据时,LOFAR的天线毋须旋转,望远镜的波束指向是通过软件处理来进行合成的,由此让同一组设备同时瞄准不同的目标就成为了可能。

LoTSS巡天:低频天空的高清图像

  LOFAR使用的偶极子天线特写。(图片提供:ASTRON)

  当然,LOFAR所取得的成功是建立在计算机和软件技术快速发展的基础之上的——相对军用设备而言,射电天文学专用的相控阵天线对数据处理精度要求要高得多,因此波束合成工作需要启用海量的计算资源。LOFAR是最早运用此类设计的范例之一,未来这样的结构还将用于平方千米阵(SKA)的低频阵,后者可以让观测灵敏度在LOFAR的基础上再提升一个数量级。不过LOFAR跨越大半个欧洲的超长基线(最长可达1500千米)让它具备了哪怕SKA也难以比拟的分辨率优势——在LoTSS巡天所涵盖的波段上,LOFAR甚至能解析出不到0.5角秒宽的细节。

  现在LoTSS巡天已经观测了北天的1/4,不过这第一批公布的结果只占已观测的10分之一还不到。这些数据所对应的天区大致以北斗七星的勺柄为中心,总面积约合424平方度。光是这些内容就足以塞满1000万张DVD光盘了,今后全面的巡天能带来多少信息,足见一斑。

  在频率如此低的天空中,LOFAR看到的都是些什么东西?相对来说还算幸运的是,研究者找到了这32万余个低频源中差不多70%的光学对应天体,它们大抵是河外星系。由于LoTSS的观测频段属于射电连续谱的范畴,巡天所见的星系低频射电辐射多半来自星系中央黑洞的活动,其中还揭示出了大量蜿蜒绵长的喷流结构——而环绕着贯穿黑洞喷流的磁力线作螺旋运动的带电粒子就可以发出这样的辐射。

LoTSS巡天:低频天空的高清图像

  射电星系3C31的低频射电(红色)与可见光(蓝白色)合成图。(图片提供:Volker Heesen and the LOFAR surveys team)

  LoTSS巡天初期结果中尤其吸引人的是,该项目在几乎所有扫描过的较大质量星系中都看到了黑洞喷流的踪影,说明它们中间的黑洞都处在吞噬周边物质的活跃期,这为星系演化与特大质量黑洞的起源带来了重要线索。

  除此之外,星系以及星系团之间的相互作用也能产生弥漫的低频射电波。这是由于在相互作用期间,星系际介质中的带电粒子会被激波或湍流所加速,这些粒子也能够通过非热辐射的方式昭告自身。由此,我们可以窥探某些在光学波段并不明显的星系/星系团并合过程。颇让人感到意外的是,由于LoTSS的灵敏度,它这次还发现了大量孤立星系团的低频射电辐射,虽然这样的辐射水平相较并合中的星系团低了很多,但也绝不为零。这说明粒子加速的过程也可能存在于更大的尺度上,毋须并合过程即可发生。

LoTSS巡天:低频天空的高清图像

  旋涡星系M51及其伴星系的低频射电(红、黄色)与可见光(灰度)合成图,可见两个星系的相互作用在星系之间并无可见光的区域留下了射电辐射的痕迹。(图片提供:Sean Mooney/LOFAR Surveys Team/Digitized Sky Survey)

  LoTSS其实并非LOFAR的第一个大规模巡天项目。2015年公布第一批数据的多频率快照巡天(MSSS)是该阵列进行的最早尝试。不过如其名所示,MSSS的要点在于以较快速度扫描北天,灵敏度要比LoTSS低上百倍,其分辨率也因为并未充分利用LOFAR的海外站点而远逊于后者,只有2角分上下。而在LoTSS的基础上,研究者还在针对牧夫座、洛克曼空穴以及Elais-N1等重点天区进行更深入的观测,以图让灵敏度更上层楼,从而了解高红移宇宙的整体环境以及恒星形成、星系核活动史的演化。

  最终当LoTSS完成后,整个数据集将以空前的分辨率和SKA全面落成前最高的灵敏度,提供数以千万计的低频射电源信息。而现在,低频宇宙的模样才刚刚开始展现。

  作者简介

  张博,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学系,获博士学位,现在国家天文台FAST科学部从事射电数据处理相关工作。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昆明:东风坝开合浮桥正式对市民开放

  • 美国联邦政府再“停摆”的首日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我们要做轻量化,就是要做轻量化生态,要建设轻量化生态系统。”在2025(第十八届)汽车轻量化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上,北汽福田欧曼事业部研发中心底盘系统高级主任工程师兼公司轻量化负责人李军代表公司获得“汽车轻量化创新成果大赛卓越成果奖”,展现了中国商用车轻量化技术的最新突破。
2025-09-29 07:19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2025-09-28 09:45
9月27日20时4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9:39
今天,横跨贵州省贞丰县与关岭县的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大桥通车后,原来需要绕行2小时的花江峡谷两岸贞丰县至关岭县,如今仅需2分钟即可直达,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2025-09-28 09:39
近日,2025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青岛国际邀请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在各类比赛中,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吸引了最多观众“观战”。
2025-09-28 04: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