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漫画科普】外星人降临月球?欧阳院士来解密!
首页> 科普频道> 天文前沿 > 正文

【漫画科普】外星人降临月球?欧阳院士来解密!

来源:光明网2018-05-26 16:36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上期我们聊到,月球始终只有一面对着我们,所以人们看不到月球背面,这也给人类提供了无穷的想象空间,各种月球背面外星人的故事层出不穷。夸张到什么程度不好说,举个例子吧,下面的书都是正式出版物,您看过几本?

【漫画科普】外星人降临月球?欧阳院士来解密!

     除了这些书籍,人们还开了更多有意思的脑洞,都言之凿凿,听起来有板有眼。接下来欧阳自远院士将带您从科学角度将这些传闻一一击破。

     外星人在月球内部安家啦?

    “月球是外星人制造的人工天体,月球中心是空的,是外星人的住所”。

    月球表面的各类岩石,经同位素年代学测定,月球在45亿年前形成后,由各种岩浆活动形成了各类岩石,它们的形成年龄在距今42亿年~30亿年之间,外星人应该在距今45亿年开始建造月球,一直延续45亿年至今。

   

【漫画科普】外星人降临月球?欧阳院士来解密!

【漫画科普】外星人降临月球?欧阳院士来解密!

    早在半个世纪前,阿波罗载人登月的航天员就在月球正面埋设了多台月震仪,通过检测月震和小天体撞击月球产生的弹性波,人们得出了“月球是实心的”结论。

    月球内部结构类似地球,可划分为月核、月幔和月壳。月核的半径约为700千米,月幔为1000千米,正面的月壳厚度约60千米,背面约100千米。月震的震源深度则大约在800~1200千米。

【漫画科普】外星人降临月球?欧阳院士来解密!

    外星人把轰炸机拐跑啦?

    1988年4月5日,著名的美国《世界新闻周刊》刊登了“在月球上找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在百慕大上空失踪的一架美国轰炸机”的报道。

    “外星人劫持二战美国轰炸机放在月球背面”的消息轰动世界。具体地点为代达罗斯撞击坑,位于月球背面的南纬5.9°,东经179.4°,直径93千米,深度3千米。

 

【漫画科普】外星人降临月球?欧阳院士来解密!

    虽说无图无真相,但是有图也不一定就是真相。代达罗斯撞击坑直径约93千米,按新闻报道图片中的比例,可以估算轰炸机的机身长度约50千米,两翼的宽度约50千米,人类不可能制造如此巨大的飞机!

    此外飞机是利用空气动力学的原理才能飞行,月球表面属于超高真空,飞机压根也飞不过去啊,显然这是伪造的照片和报道。看来无良媒体30年前就娴熟掌握了PS技巧。

【漫画科普】外星人降临月球?欧阳院士来解密!

【漫画科普】外星人降临月球?欧阳院士来解密!

    外星人的秘密武器制造厂?

    又一个“有图有真相”的传言说:“月球背面有外星人的秘密武器制造厂”。

【漫画科普】外星人降临月球?欧阳院士来解密!

    不难看出,所谓以假乱真的图片,实际上是由阿波罗16号宇航员杜克在月球正面采集标本的照片,和地球建筑的照片合成而来。

    现如今只要利用搜索引擎的图片识别查找功能,就能很快找到这些图片的原始出处。更何况,宇航员杜克从没去过月球背面呀。

【漫画科普】外星人降临月球?欧阳院士来解密!

    欧阳院士敲黑板啦

    综上种种,“诡异的月球背面”完全是肆意伪造的。截至目前,科学家们还没有在月球上找到任何外星人的踪迹。当我们再看到类似的报道时,也希望大家通过独立思考和查阅相关资料来正本清源,不要人云亦云。

    原文提供:欧阳自远

    文字改编:暗淡蓝点

    漫画绘制:侠女漂漂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军福建舰开展入列后首次海上实兵训练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