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一把枝条的蝶变:金沙江畔芒果产业的新生之路
首页> 光明科普> 农业农村频道> 乡村振兴 > 正文

一把枝条的蝶变:金沙江畔芒果产业的新生之路

来源:光明网2025-08-07 17:16

  八月的金沙江干热河谷,骄阳似火。在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芒果品种选育基地,满山的芒果树郁郁葱葱,沉甸甸的果实挂满枝头。这片丰收景象下,一场关于产业发展模式的深刻变革正在悄然进行。

一把枝条的蝶变:金沙江畔芒果产业的新生之路

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芒果品种选育基地(黄炳钰/摄)

  果业困局:内卷困境下的“甜蜜枷锁”

  “卷,中国果业太内卷了。”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四川攀枝花基地管理处处长姚全胜拿起一个刚摘下的芒果,表皮泛着青黄,“这样的果子,五成熟就被摘下来卖,农民嫌施农家肥麻烦,最后口感寡淡,价格上不去。”

  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这样的“怪圈”普遍存在。数据显示,中国水果种植面积达1.95亿亩,而实际市场需求约为1.5亿亩——4000多万亩的过剩产能让果农陷入“价格战”的恶性竞争。

  “你卖三块,我就卖两块,甚至一块五保本就走。”姚全胜说,“结果就是农民赚不到钱,不愿投入;消费者想吃好水果,却只能盯着进口货——智利的车厘子、东南亚的榴莲、新西兰的猕猴桃,高端市场几乎被进口垄断。”

  攀枝花市仁和区大龙潭乡新街村凹子组的果农肖朝兵对此深有体会。“十多年前,‘热农1号’刚推出来时,收购价能到五块多,现在一块五都要抢着卖。”他指着果树,“大家看到这品种赚钱就跟风种,不管技术、不顾品质,好品种也被做烂了。”

  “果业的致命短板是一窝蜂,一个品种火了,立马遍地都是,价格暴跌就少投入‘望天收’,甚至干脆砍树。”姚全胜点出问题核心,“这是恶性循环,不仅资源浪费,更把产业的路走窄了。”

  破题之思:从“育品种”到“建规则”

  在攀枝花市锐华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育种基地,展示着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与该公司合作选育的18个保护权品种。“光培育好品种还不够,得改规则。”姚全胜的目标不止于此——要为芒果产业打造一套“不内卷”的生存法则。

  深耕芒果育种20多年,姚全胜曾困于一个难题,“果树类是芽条嫁接的无性繁殖,你家有、隔壁家立马也会有,半夜剪根芽条就能繁殖了,知识产权难以保护。”

一把枝条的蝶变:金沙江畔芒果产业的新生之路

展销中的芒果(黄炳钰/摄)

  反复摸索后,他终于找到突破口,“控制渠道比控制芽条管用。”他的新方案很直接,“我们计划推出一个专利品种的专卖制度,通过全国网络实现渠道管控。”

  更长远的构想,是构建一套基于二维码技术的质量管控体系。“将来要学平台模式,一户一码。果农采收后当场装箱贴码,让消费者来评价——哪个果农的果子更好吃,好吃的才能卖出好价格。”

  这套体系的目标是实现“良币驱逐劣币”,通过市场利益机制倒逼农民生产高品质产品,实现优质优价,困局才能得到破解。“让产业链上的每个人都赚到钱。”姚全胜算起细账,“每斤提五分钱给村集体,他们就会帮着管品质;公司有利润,才会投钱建地头简易分选设备;平台赚到钱,才会帮我们推广品种,全链条合作,才能互利共赢。”

  科技接力:“致富火种”与“二传手”

  在金沙江干热河谷,“科技接力棒”已传递了28年。

  1997年,中国热科院专家第一次踏上混撒拉村时,这里还是“种玉米都缺水”的穷山村。专家认为,攀枝花得天独厚的光热资源和南亚热带干热河谷气候特征,以及丰富的待开发土地资源,具有发展大规模优质芒果生产基地的条件。

  “老支书敢为人先,试种专家们带来的凯特芒果。”混撒拉村成为合作的第一个示范点。如今,村里的农民楼盖得气派,成为科技改变农村面貌的生动写照。

  在新街村凹子组,另一种“接力”景象正在上演。果农汪友荣和肖朝兵不仅掌握了先进的栽培技术,还成为技术输出的“二传手”。如今,他们除了打理自家果园,还以10万元年薪受雇于云南玉溪的芒果基地,将攀枝花的先进技术传播到更广阔的区域。“过去他们亩产2000斤,现在能到4000斤,收购价还高两毛。”汪友荣说。

一把枝条的蝶变:金沙江畔芒果产业的新生之路

中国热科院历年来开展的“田间课堂”

  这种“技术输出”的现象在当地并不少见。中国热科院的“田间课堂”,是接力棒传递的关键。28年来,共计开展了约5万人次的科技培训工作。近15年来,仅姚全胜一人就累计讲了200多场课,覆盖1万多人次。

  品种力量:一把枝条撑起亿元增产值

  在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荣将镇龙头村果子山,记者见证了另一个奇迹。这里的主角是“热农1号”,而故事的开始只是一把枝条。

  2006年,中国热科院将“热农1号”引入华坪县进行推广。如今,该品种在这里的种植面积已达14万亩。“‘热农1号’比其他品种平均每亩高2000到3000元收益,几万亩下来,基本就是上亿的增加值。”姚全胜计算道。

  “热农1号”的特点很突出,外观亮丽,色泽艳丽,抗病性好。“这个品种让整个华坪县受益。”龙头村果农李德春指着仓库里准备发往俄罗斯的芒果自豪地说,“现在大量市场全部都是这个品种,已经出口到俄罗斯、马来西亚、越南等国。”

一把枝条的蝶变:金沙江畔芒果产业的新生之路

“热农1号”正在装箱打包(黄炳钰/摄)

  现在的龙头村,不仅自己富了,还带动了周边的发展。“需要工人时,周边的农民都过来打工,一天能够挣200到300元。”李德春家每年要付出15-20万的人工费用,“这对当地就近务工、乡村振兴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产业新生:从规模扩张到优质优价的转型跨越

  28年来,中国热科院与攀枝花的合作从未中断。数据显示,1997年攀枝花芒果种植面积不到1万亩,产量不足1000吨。到2024年底,攀枝花芒果种植面积达103万亩,产量60万吨,产值超过35亿元。

  通过专利品种保护、种植面积和渠道管控、质量溯源等创新模式,芒果产业正在探索一条新的发展路径。这条路径不再是简单的规模扩张,而是以品质提升、品牌建设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

  “破解果业内卷,靠的不是跟风种植,而是好品种、硬技术、新机制。只要守住诚信,尊重规律,晚熟芒果一定能走得更远。”姚全胜说。

一把枝条的蝶变:金沙江畔芒果产业的新生之路

成片的芒果种植林(黄炳钰/摄)

  一把枝条的蝶变故事还在继续。金沙江畔,姚全胜望着两岸的芒果林,远处的山坡上,新品种的新苗正在生根。正如他所说,“在新的发展模式下,知识产权得到保护,品质得到提升,农民得到实惠,消费者得到好产品,这或许就是现代农业应该有的样子。”(记者 武玥彤)

[ 责编:谢芸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直击成都世运会开幕式现场

  • 抗战中流砥柱 复兴坚强核心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实验室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摇篮,但里边有不少危险而又昂贵的设备,可能对科研工作者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如何织密安全防护网?
2025-08-08 10:2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可闭环生物回收的纤维素基介电薄膜,能够提高电子器件的循环利用率,从而减少电子废弃物。
2025-08-08 10:16
日前,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团队与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团队合作,在可见光集成光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研制出一套新型可见光矢量光谱分析仪。
2025-08-08 10:12
中国林科院林业所林木细胞遗传研究组近日提出了研究裸子植物生长停滞可塑性的独特模型。这一成果填补了人们对裸子植物发育可塑性认识的空白。
2025-08-08 10:11
8月6日,揽月月面着陆器着陆起飞综合验证试验在位于河北省怀来县的地外天体着陆试验场圆满完成,此次试验是我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器地外天体着陆起飞试验。
2025-08-08 10:09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凯丰团队采用胶体量子点溶液作为增益介质,通过法布里-珀罗谐振腔耦合及双脉冲泵浦设计,开发出连续稳定工作10天以上、能量转化效率大于17%的量子点液体激光器。
2025-08-07 10:18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的研究团队深入解析了中亚野猪种群在跨越欧亚大陆百万年的迁徙历程中适应环境的独特遗传密码,为理解大型哺乳动物如何应对环境变化提供了全新视角。
2025-08-07 10:18
无论是钢琴家指尖流淌出的动人旋律,还是外科医生在显微镜下的精准操作,甚至是母亲为孩子系鞋带时的温柔细致……
2025-08-07 03:40
月球,地球最亲密的邻居,它的“婴儿期”是什么样的?为破解这个谜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学研究院王水炯教授团队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秋立研究员团队合作
2025-08-07 03:40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2025-08-07 03:40
长期以来,石油衍生塑料的污染问题,特别是微塑料对食物和水源的有害影响,一直困扰着人类。研究人员设计了利用恶臭假单胞菌等菌株,将二氧化碳、木质素和食物垃圾等废物转化为生物塑料的方法。
2025-08-06 09:38
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副教授林玉峰与合作者揭示了地球磁场发电机对地核流体黏度的不变性,并发现早期地球模型可产生与现今观测高度相似的地磁场结构和强度。
2025-08-06 09:35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万建民表示,纹枯病是威胁全球水稻生产的重大病害,年均造成产量损失10%至30%。
2025-08-06 09:33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灾害性天气的突发性、极端性、不确定性愈加明显,特别是进入汛期,突破历史纪录和传统认知的灾害频繁发生。
2025-08-06 09:25
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日前联合发布《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24)》,公布2024年中国渔业水域水质、沉积物、浮游生物等18项指标的生态环境监测情况。
2025-08-06 09:22
林炳亮:基孔肯雅病毒不会通过日常接触引发人际传播,也不会通过咳嗽、打喷嚏等传播。林炳亮: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的传播途径一样,都是由伊蚊传播,因此防控措施也一样。基孔肯雅热的治疗尚无特效药物,以对症治疗为主,并做好防蚊隔离。
2025-08-05 10:16
黄皮、龙宫果、嘉宝果、蛇皮果……不少爱吃水果的消费者发现,无论是在线下超市里,还是在线上购物软件里,市面上出售的新奇小众水果越来越多了。泰国的榴莲、山竹都是很热门的水果,我们在泰国采购过程中发现,当地的榴莲果园里会混种一些龙宫果的树木。
2025-08-05 10:15
》显示,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恢复态势总体向好,完整性指数持续提升。
2025-08-05 10:14
近30年来,程芳琴带领团队聚焦煤、电、冶等产业中产生的工业固废处理处置问题,致力于工业固废的低碳化、高值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通过“预处理活化—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的技术链条,让工业固废逐步从环境负担转化为可利用资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2025-08-05 10:13
物理学家利用一种仅几千克重的装置从核反应堆中捕获了中微子,这种装置的重量比标准的中微子探测器小几个数量级。Scholberg的COHERENT探测器首次利用了一种名为相干散射的现象,即中微子与整个原子核发生“散射”,而不是与构成原子的粒子发生散射。
2025-08-05 10:1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