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日,记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获悉,该所的蜂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创新团队,联合国内外多家知名科研机构,对我国特有的无刺蜂蜂蜜进行了深入研究。此项研究系统阐明了我国无刺蜂蜂蜜的理化特性,并发现了甘露醇这一关键鉴别标志物,为全球无刺蜂蜂蜜的质量控制与市场标准化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食品化学(Food Chemistry)》和《食品成分与分析杂志(Journal of Food Composition and Analysis)》。
无刺蜂是蜜蜂科(Apidae)麦蜂族(Meliponini)下一类具有重要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授粉昆虫,体型微小,且无螫针,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重要的传粉昆虫,目前全球报道发现的无刺蜂蜂种已超过600种,我国无刺蜂主要分布于云南、海南、西藏和台湾等地区,俗称“蚊子蜂”“蚂蚁蜂”“酸蜂”等。
“相较于普通蜜蜂属蜂蜜(如意蜂蜂蜜、中蜂蜜等),无刺蜂因其蜂群规模较小,蜂蜜群产量较低,每群年产量仅约350克至2千克,市场价格相对昂贵。中国对无刺蜂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仍缺乏无刺蜂蜂蜜相关理化指标的系统评价,也极大地限制了我国无刺蜂蜂蜜相关产品标准化进程。”论文通讯作者、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研究员王凯说。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无刺蜂产业健康发展,保障消费者权益,团队成员自2019年起,从我国无刺蜂主要分布省份(云南、海南和西藏等地)收集了89份我国无刺蜂蜂蜜样本,采集样品涵盖了目前我国所有人工饲养的五个主要无刺蜂蜂种,并对这些样本水分、灰分、酸度等主要理化指标进行了全面分析检测。
研究过程中,团队首次在无刺蜂蜂蜜中有一种独特的化学成分——甘露醇,这种天然六元糖醇在常见蜜蜂属蜂蜜中极为罕见,却在国内外104个无刺蜂蜂蜜样本中稳定存在,因而该物质也有望成为实现无刺蜂蜂蜜真伪鉴别的“金标准”。
这一研究不仅为我国无刺蜂蜂蜜的质量控制和市场标准化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消费者选购这种珍贵蜂蜜时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保障。“甘露醇有望作为无刺蜂蜂蜜的‘身份证’,将帮助消费者轻松识别真伪,享受真正的高品质无刺蜂蜂蜜。”王凯说。(宋雅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