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嘉兴南湖:“千万工程”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首页> 光明科普> 农业农村频道> 乡村振兴 > 正文

嘉兴南湖:“千万工程”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来源:人民网2024-12-31 11:08

  近日,走进嘉兴市南湖区联丰村,只见村口咖啡馆前,村民们三三两两地围坐在一起聊天,另一边,游客们正兴致勃勃地拿起相机捕捉乡村美景,处处一派和美景象。

嘉兴南湖:“千万工程”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联丰村村口咖啡馆前,游客正在品咖啡。徐奕唯摄

  近年来,嘉兴市南湖区持续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村庄人居环境持续提升,乡村旅游、数字农业等业态蓬勃发展,绘就了乡村全面振兴新画卷。

  播撒“田园乐趣”,激活乡村文旅

  走进南湖区凤桥镇永红村,只见整洁平坦的小路蜿蜒穿过村庄,沟渠清澈见底,家家户户的庭院被精心打理,花草点缀其间,宛如一幅静谧又生动的乡村画卷。

  然而二十多年前的凤桥镇,完全是另外一番光景。那时,这里不仅环境脏乱,基础设施也较为欠缺,村民进城极为不便。2003年,伴随着浙江“千万工程”的实施,凤桥镇也迎来了全新机遇。优化村庄环境、建设“四好农村路”、打造文化礼堂……随着一个个项目扎实推进,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如今,凤桥镇先后荣获“全国文明镇”“国家生态镇”“中国最美村镇”等荣誉。

嘉兴南湖:“千万工程”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永红村风光。凤桥镇供图

  在永红村一处占地30亩的共富农场里,种植着各类蔬菜和水果。这片田地成了城市孩子们的乐园,他们化身“农场主”,播种、施肥、收获,感受乡村生活的乐趣。

  近年来,永红村依托美丽乡村精品线,围绕“研学+乡村旅游”,形成了田间自然学校、精品民宿、亲子乐园等“村游”业态,吸引游客超过30万人次,其中研学6万余次,成为全省首批休闲旅游示范村,“梦里水乡”乡村旅游目的地之一。这片希望的田野,已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为村民铺就了一条致富之路。

  架起“空中医路”,赋能基层医疗

  10月29日上午,凤桥镇中心卫生院内,护士李琴学熟练地将药品装入无人机的货舱,启动无人机。几分钟后,无人机将这些急需药品送到了三星村卫生服务站。

  这条“医疗物资低空运输通道”自今年7月开始试运行,平均每周有2—3趟航程,运输时间仅需五分钟。无人机可承载最多7公斤的医疗物资,确保村民的需求得到及时响应。

嘉兴南湖:“千万工程”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李琴学将急需药品装入无人机货舱。徐奕唯摄

  “借助无人机,村里的急需药品能及时送达,村民们的血液样本也能快速送回镇上化验,为大家看病带来了极大的便捷。”李琴学说。

  数字化、智能化的医疗服务,不仅让三星村的村民受益,也为乡村开辟了一条崭新的“空中医路”。

  发展乡村艺术,助力文化繁荣

  10月29日下午1点,在联丰村青年艺术空间里,嘉兴市文化特派员金文凯正带领五位村民敲击非洲鼓。伴随着鼓点,他们在草坪上载歌载舞,欢乐的气氛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拍照。

  村民郑钰表示,她已经在这里学习非洲鼓一个月了。“像我这样从零开始学习乐器的村民有很多。这里学习很方便,有时候我还带着孩子一起来体验音乐。”郑钰表示,“这个文化空间真是为我们打开了艺术的大门。”

嘉兴南湖:“千万工程”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金文凯带领村民敲击非洲鼓。徐奕唯摄

  据了解,联丰村计划将闲置民房改造成青年艺术空间,这一设想与金文凯的理念不谋而合,双方因此合作启动了音乐艺术村落项目。2022年,金文凯来到联丰村开设了音乐茶吧、王祥里音乐厅,每日固定开展吉他、架子鼓等课程。以“音乐疗愈”为主题的乡村品牌,不仅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也为乡村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南湖区还将继续以“千万工程”为引领,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让广大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徐奕唯)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当日,一场以“精致与浪漫”为名的巴洛克室内乐经典音乐会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演。音乐会由管风琴、羽管键琴演奏家、教育家沈凡秀及中央音乐学院师生组成的清馨巴洛克乐团演奏,带来包含亨德尔、维瓦尔第、巴赫等大师作品。这场音乐会是国家大剧院2025五月音乐节的演出之一。5月1日至25日,以“乐彩纷呈”为主题的国家大剧院2025五月音乐节呈现27场中外音乐史上的室内乐经典作品演出,展现室内乐的传承与创新。

  • “五一”假日期间,位于新疆鄯善县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吐峪沟村吸引不少游人观光旅游。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美好生活”5月1日开幕,12043家企业参展。
2025-05-01 17:55
BEST装置,紧凑型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2025-05-01 17:52
杨永修有多个头衔,“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五一前夕,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25-05-01 17:41
“当患者因我们的药多了一份生活的希望,那所有辛苦的日夜就有了意义。”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质量工程师高娅琴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2025-05-01 17:40
21世纪初始,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建筑高度被一再打破。如何在保证超高建筑结构安全的同时提高建造效率,成为业界亟待破解的难题。
2025-05-01 17:32
美国的政策变化不仅影响本国科研,也导致许多国际科研项目中断或面临中断风险,对全球科研合作造成重大伤害。
2025-05-01 17:28
“对服装面料而言,防水和透气本是矛盾体,但我们采用高分子膜贴合技术,做到了既防水又透气。包括上述小程序在内,柯桥织造印染产业大脑已集成190多个应用,入驻企业4000多家,注册工程师11万多人,接入生产核心设备3万多台套。
2025-04-30 09:00
轻舟,顾名思义,以个头小、重量轻为最大特点。轻舟货运飞船副总设计师吴会英告诉记者,轻舟重量约5吨,目前的上行运力为1.8吨以上,下行为2吨。装载容积约9立方米,货物舱的体积为27立方米,可搭载航天员生活物资、科学实验设备、科学载荷等。
2025-04-30 05:10
4月29日4时1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4-30 05:10
近日,我国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我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2025-04-30 05:10
搭载该模型的AI手机、智能屏幕、陪伴机器人“AI智伴小熊”等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生活体验。
2025-04-30 09:04
(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5-04-29 12:58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青春才会绽放绚丽光彩。
2025-04-29 09:2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