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以基因技术作盾,为粮食安全保驾护航
首页> 光明科普云> 农业农村频道> 基因故事 > 正文

以基因技术作盾,为粮食安全保驾护航

来源:光明网2024-05-13 09:43

  日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发布2023年第732号公告,宣告51款中国自研的转基因粮食种子通过国审,其中转基因玉米种子共有37个品种,转基因大豆种子共有14个品种。这标志着通过审定的转基因玉米、大豆品种拥有了合法身份,正式迎来商业化。

  民以粮安。当前全世界人口激增,吃饱、吃好的饮食需求日益凸显,我们正在面临着粮食安全的新挑战。在农业生产中,草害、病虫害、土壤污染等对农作物生长造成了严重威胁,全球每年因此遭受损失数千亿美元。过去,人们依赖传统化学手段进行防治,大量使用除草剂、杀虫剂,不仅污染了土壤、空气和水资源,还有可能诱发一些害虫和杂草产生相应的生物抗性。

  而以转基因为代表的生物技术,能够用科技手段,从种子开始,让作物品质改良成为保卫粮食安全的铠甲。

  目前,科学家们已经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了与产量、抗病、抗虫、耐除草剂等多个性状相关的关键基因,培育出很多抗虫、耐除草剂的作物品种,填补了作物遗传育种资源的不足。基因的智慧带来了更快捷、准确的技术体系,加快了育种进程。

  与种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种业自主创新水平尚存一定差距,特别是核心技术创新不足,亟待加大育种核心技术创新。为此,我国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致力于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打好种业翻身仗,推动我国由种业大国向种业强国迈进。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种业振兴行动,并制定一系列种业发展支持政策,如修订实施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方案》,为种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早在2006年,国务院就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把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列为16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之一;2008年,国务院批准启动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2021年发布的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生物医药、生物育种、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等产业,并将生物育种列入八大前沿领域之一;2022年,《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农业植物品种命名规定》等4项修改后的规章制度正式实施,标志着中国生物育种产业化的大门已经正式开启;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全面实施生物育种重大项目,加快玉米大豆生物育种产业化步伐,我国生物育种产业化进入快车道。

  以转基因为代表的生物育种技术已成为增强种业核心竞争力、把握种业发展主动权的国家重大科技战略。

  正是因为政策支持和科研人员多年努力,我国才能取得一个又一个育种成果。

  粮安则民安,民安则国安。基因工程技术及其产业的飞速发展将会推动新一轮绿色革命,在解决耕地锐减、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保障全球粮食安全、环境安全、生态安全和能源安全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光明网基因科普团队出品)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明日召开!敬请关注2025年数字丝路发展论坛

  • 百年量子路:从理论诞生到改变未来的量子信息革命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8月1日—8月30日,为市民带来国防科普与沉浸式军事体验的盛宴。
2025-07-23 15:19
如果未来20年我们能造出通用量子计算机,它将提供一种革命性的计算能力。
2025-07-23 09:20
在广州,年过八旬的老太太小心地穿上助行外骨骼机器人,在设备辅助下轻松登上楼梯。曾经科幻电影中的场景,正发生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
2025-07-23 02:40
“智能电网可接纳高比例新能源”“地下空间深度开发与空中慢交通系统立体分流”“太空超大型设备实现在轨制造”“生态标签农产品比例提至40%以上”“脑机接口技术为脑功能损伤患者的康复带来福音”……
2025-07-23 02:40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刘世荣院士团队日前发布“气候智慧型适应性造林”新范式,构建起气候—树种—立地精准匹配体系
2025-07-23 02:40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大麦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团队在一种小麦野生近缘种——冰草中鉴定出一个可调控穗粒数的关键基因AcRR1
2025-07-23 02:40
22日17时37分,随着330千伏玛玉二线结束试运行,330千伏玉树第二回线路工程宣告正式投运。
2025-07-23 02:40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7月21日发布的第五十六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9.7%,越来越多群体共享数字发展成果。
2025-07-22 10:35
“对承担国家、北京市6G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企业,给予1:1配套、最高3000万元资金支持。”
2025-07-22 02:35
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悉,该校国家肉牛改良中心主任昝林森团队联合相关科技企业,成功研发“中国黄牛1号”50K育种芯片并正式对外发布。
2025-07-22 02:35
由中铁二院勘察设计的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三年多来,发送旅客超5000万人次,货运量突破6000万吨,客货运输实现量效双增。
2025-07-22 02:35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国重要战略举措,它主要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
2025-07-22 02:35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成矿预测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赵来时介绍,钕黄河矿是黄河矿的富钕端元矿物,隶属于稀土碳酸盐矿物家族,具有独特的钕元素富集特征。
2025-07-21 09:46
很多人第一次听到“超导”,可能会觉得陌生。简单说,超导就是某些材料在特定条件下电阻突然消失的现象。
2025-07-21 09:40
雨又下了一夜,太阳终于爬上了大娄山。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种粮大户王建全望着绿油油的稻田却犯了愁:“雨水多,禾苗长得快,可田里的稻飞虱太多了,恼火呦!”
2025-07-21 02:45
近期,由我国牵头制定的硅基负极材料国际标准《纳米制造—产品规格—第5—3部分:纳米储能—空白详细规范:锂离子电池纳米硅基负极材料》(IEC TS 62565-5-3:2025)正式发布。
2025-07-21 02:45
近日,由我国牵头制定的量子点光转换膜系列国际标准《纳米制造—可靠性评价—第4—1部分
2025-07-21 02:45
从意大利实验室到西北农学院,从抗战时期到和平年代,周尧用70年时光让中国昆虫学从5%的定名权走向自主。
2025-07-18 09:06
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今年6月,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到15.3件,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预期的12件目标。
2025-07-18 09:04
而在此次观测中,天文学家发现,在HOPS-315及其周围的原始星盘中,不仅存在固态的结晶矿物,还存在气态的一氧化硅。
2025-07-18 09:0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