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民俗拾“遗” 科技织梦——岚县第十八届面塑文化艺术节开幕
首页> 光明科普云> 农业农村频道> 乡村振兴 > 正文

民俗拾“遗” 科技织梦——岚县第十八届面塑文化艺术节开幕

来源:光明网2024-03-29 15:21

  抬眼望去,手指上下飞舞,揉、捏、挑、拨、点……转眼间,一个个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面塑作品就呈现在了游客面前。骏马、鲤鱼、喜鹊、飞龙、猛虎,一切生灵都可以神奇地“艺术”再现。

  3月28日,央博民俗拾“遗”主题活动暨岚县第十八届面塑文化艺术节在岚县岚城镇城内村开幕。活动以“守正创新·数智赋能”为主题,开展了面塑精品展、北街供会、迎宾舞剧、红色话剧、裸眼3D视频《飞龙献瑞》、非遗大集、农特产品展、《岚县土豆宴》特色小吃等15项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相聚岚县,沉浸式感受原汁原味的民俗活动。

  岚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牛耘介绍,岚县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潜力,聚焦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面塑文化,将非遗传承与文化旅游紧密相连,成功激活了乡村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使面塑艺术从单一的文化符号转变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链条。

民俗拾“遗” 科技织梦——岚县第十八届面塑文化艺术节开幕

  四街联动,尽现岚县魅力

  在春风和煦的三月天里,岚城镇城内村的古老街区热闹非凡,北街作为此次活动的核心区域,精心策划并展示了一条活灵活现的“面塑龙舟”,上千件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面塑作品依照“十个岚县”的主题依次排列。

  其中,既有保留着原始风味的素色面制品,又有精雕细刻的精致工艺品,场面异常壮观。凤凰、龙、狮子、面人、面虫、面花、面塔……多种生动逼真的面塑,色彩艳丽,惟妙惟肖,使得参观者纷纷驻足欣赏,人群中不时传来夸赞声与相机咔嚓声。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形态各异的龙型面塑,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为今年的龙年春天平添了一份浓厚的喜庆与热闹气氛,引来无数游客流连忘返。

  更令人惊喜的是,本次文化节还诞生了一颗璀璨夺目的新星——慧莲IP形象,该形象源于当地流传已久的慧莲传说。慧莲身着典雅的国风服饰,头戴象征纯洁高雅的莲花发饰,贯穿于整个文化节的各个角落,不仅出现在各类宣传海报、展示区以及周边纪念品中,还通过先进的AR技术与广大游客实现深度互动。无论是与慧莲合影留念,还是参与到与慧莲相关的各种趣味活动中,游客们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与喜爱。

  据悉,岚城镇西靠狮子崖,东南地势平坦开阔,209国道顺城东由北向南穿城而过,总面积105平方公里,人口12178人。岚城城内村是岚县的旧县城所在地,自隋朝起历经唐、五代至明清各朝,均为州或县治所。明朝万历八年建造的防御砖城至今仍有遗迹留存,城中心曾矗立一座象征性的钟鼓楼,岚县民间对此有“岚城有个钟鼓楼,半截插进云里头”之说,足见昔日古城风貌之壮观。

  北街作为岚城历史脉络的重要载体,富含深厚民俗文化,尤以面塑供品祭祀活动最为突出。此外,这里亦见证了红色文化的烙印,抗战时期,贺龙师长指挥的一二〇师曾在岚城设立师部,1945年为战备需求,晋绥边区政府在此修建机场。

  当前,岚城在保持淳朴民风和优美环境的同时,积极推动面塑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早在2009年,岚县面塑被列入山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升级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时代的发展,岚县面塑在保持原有技艺的基础上,积极顺应潮流,传承谱系与制作技艺不断与时俱进。2020年,岚县建成了面塑一条街,通过面塑作坊与乡村扶贫产业相结合,形成了全国唯一一个集非遗传承示范、文化旅游体验、特色产业带动,集研发、推广、销售为一体的“非遗文化产业集群”,产值规模可达500万元,带动就业500人,带动文旅、服务、电商等相关产业增收5000万元。

  如今,岚县面塑文化艺术节也已成为集文化博览、民俗旅游、商贸物流和“互联网+”于一体的节庆盛会,成为岚县的特色文化名片。与北街交相辉映的是,东街以一系列多元化的文化活动点亮了本次艺术节的另一面旗帜。《古镇·慧莲》迎宾舞剧、红色经典话剧《军妈妈》以及大型裸眼3D视频《飞龙献瑞》等演出,共同构建了一台深入人心的精神文化大餐,极大地丰富了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唤起了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精神文化的深度热爱与追求。

民俗拾“遗” 科技织梦——岚县第十八届面塑文化艺术节开幕

  岚城镇南街与西街则分别上演了生活艺术与地道美食的生动画卷。南街如同非遗技艺的大观园,全国多地的非遗传承人在此集结,展出了一系列中国传统手工技艺,包括剪纸、绸画卷轴、锦鲤鱼灯、漆扇团扇丝、川剧面具、灯笼、吊幅等,现场互动频繁,吸引了大量游客参与其中。传承人们亲自示范,手把手传授技艺,游客们或是虚心求教,或是用心记录,尤其是孩子们被巧夺天工的手工艺深深吸引,聚精会神观看剪纸师傅瞬间塑造出的一个个生动传神的生肖动物形象,年轻游客则沉浸在一代代传续的故事与手艺背后的历史记忆中。

  西街堪称美食探寻者的圣地。在这里,“岚县土豆宴”也凭借其丰富的菜品与纯正的地方口味吸引了无数食客的目光。莜面栲栳、圪埚、甄糕、面皮等小吃摊位也在热火朝天地烹饪着,游客们在品味美食之余纷纷驻足选购当地新鲜农产品和特色加工商品,将这份源自岚县独特的风味带回家中,共享给亲友。

  东西南北四街的一幕幕场景,共同编织出一幅富有生活气息与地方特色的繁华图景,让游客真切感受到了岚县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此次艺术节的举办不仅提升了岚县的旅游吸引力和文化影响力,带动当地旅游业及相关服务业的繁荣发展;同时,通过展示和推广岚县丰富的民俗文化和特色产品,有力地促进了文化产业和消费市场的活跃,拉动了经济增长;更重要的是,艺术节为岚县搭建了一个优质的招商平台,吸引外来投资,为县域经济长远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从而实现从文化软实力向经济硬实力的有效转化。

  科技织梦,唤醒古韵新生

  近几年来,岚县依靠科技赋能,告别了昔日的农业粗放型发展模式,转向以科技创新为主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围绕着生态立县,产业富县、创新强县战略,打造生态农业经济循环示范区,构建生态农业循环体系,按下了乡村振兴的快进键。文化资源作为岚县的独特优势,被视为乡村振兴中不可或缺的精神源泉和内在动力,其中,岚县面塑作为一项极富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技艺,更是紧紧抓住科技创新的时代机遇,实现了由传统向现代的华丽转身,不仅传承了历史文化的精髓,更在新时代背景下获得了全新活力。

  在本次别开生面的面塑艺术节上,岚县深植创新理念,秉持着包容开放的科技精神,将传统与现代科技巧妙融合,AR技术赋予了岚县面塑全新的、生动活泼的表现形态。

  游客们纷纷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搭载的AR应用程序扫描特定的面塑作品,原本静止的平面面塑瞬间跃然眼前,转化为动态立体形象。新颖的互动方式极大地提升了游客参与度,增强游客与面塑艺术的情感连接,使游客不仅能近距离观赏精美的面塑工艺,更能亲手“触碰”历史,深入了解面塑文化的内涵与魅力。

  此次岚县携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博”数字文化艺术博物馆(央博数字平台),以数字化技术为媒,也赋予了岚县面塑崭新的传播方式,为当地的文化产业注入了强大动力,进一步加深了外界对岚县文化底蕴的认知,提升了地区文化品牌的影响力,也为面塑这一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找到了与时俱进的发展路径,使其在数字化时代的浪潮中得以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这场科技与非遗的浪漫邂逅,就像是一场古老面塑与现代科技之间的甜蜜约会,让沉睡千年的故事在指尖“舞动”,让智慧的光芒照亮了非遗传承之路。当岚县面塑遇见未来,一场属于全年龄段的趣味探索之旅就这样欢腾开启,这也让人们更加期待非遗文化与科技碰撞出更多的精彩火花。(农文)

[ 责编:战钊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倒计时1天!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分论坛即将举行

  • 青海发现秦代石刻 定名“尕日塘秦刻石”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从科技到教育,乃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推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以便乘势站在时代前列。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提出,人工智能和批判性思维结合形成DNA式的“双螺旋结构”,将有力推动创新。
2025-09-16 09:14
15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于2024年9月发布,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2025-09-16 09:13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14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举办了畜禽种业振兴成果展,26家单位现场推介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72家单位进行专场展示。
2025-09-16 09:13
数智技术以及数智互联技术将推进青年间社会化协同与知识共享,可精准连接青年学习者,并形成跨地域的学习社群与项目协作组。总而言之,数智技术能够为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能够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群体全面发展。
2025-09-16 09:12
作者:王 珩、程松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唯有坚守育人初心,在伦理框架内审慎推进技术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引擎,而非解构教育本质的飓风。
2025-09-16 09:11
在合成生物学和气候变化应对领域有巨大潜力。
2025-09-16 09:11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深夜,河南焦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总工程师闫春生还在带着团队忙碌。 2006年,多氟多打响了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新能源材料转型的战役,闫春生临危受命加入六氟磷酸锂研发团队。
2025-09-15 09:51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全球规模最大恐龙蛋化石群——湖北十堰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的埋藏时代,首次被科学家认定为距今约8600万年。专家考证,这是迄今全球分布最集中、规模最大、埋藏最好、原地出露最多、原址保存最好的恐龙蛋化石群。
2025-09-12 09:58
9月10日上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七十六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上,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我国申报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四川彭州湔江堰、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全部成功入选。
2025-09-11 10:18
“十四五”以来,我们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当好自然资源“大管家”和美丽中国“守护者”,全面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2025-09-11 09:57
未来,城市的画卷上,AI、物联网与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将继续深化推广,但唯有始终以人的尺度丈量技术,以人文的关怀驾驭创新,方能使城市永葆文气的深度、人气的热度与烟火气的温度,让每座城市都在科技的守护中,找到生生不息的发展动能。
2025-09-11 09:52
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与合作者联合开发出一种全新的“高维超分辨成像”技术,成功实现了对活细胞内15种细胞器的同时成像与精准识别,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2025-09-11 09:4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