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天凉时节迎“好柿”:了解能吃又能“穿”的柿子
首页> 光明科普云> 农业农村频道> 三农看点 > 正文

天凉时节迎“好柿”:了解能吃又能“穿”的柿子

来源:光明网2024-02-21 15:55

  柿树是中国北方三大木本粮食之一,原产于中国长江流域。明清时期,北方山区自然灾害频发,粮食十分匮乏。在这样的特殊时期,柿树发挥了重要作用,救济了无数百姓。

  柿树简要特征

  柿树是柿科柿属乔木植物。树皮呈深灰色,沟纹较密,裂成长方块状;树皮方块状裂的乔木不多见,这也是柿树区别于其他树种的主要识别特征之一。它的叶片较大,纸质,椭圆形或近圆形,边缘没有锯齿;新叶疏生柔毛,而深绿色的老叶光滑油亮。

  柿树的花雌雄异株,雌花花萼绿色有光泽,受粉结实后依然宿存不落并增大增厚,因此购买柿子时常看见果柄顶端(果实基部)有厚革质的方形或圆形物,呈浅四裂,即宿存的花萼。其果实为浆果,秋季成熟后变为橙红色或大红色。

天凉时节迎“好柿”:了解能吃又能“穿”的柿子

柿树裂成长方块状的干皮

天凉时节迎“好柿”:了解能吃又能“穿”的柿子

柿子的宿存花萼

  柿子是古代的重要油漆原料

  柿子是美味的木本粮食,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柿果的发酵汁液还能作为原料制成漆。用柿子漆涂抹在木质或竹质器皿上,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漆器制作工艺,因其呈现独特的质地和光泽,常被誉为珍贵的艺术品。

  柿子漆来自天然,相对于化工油漆中含有甲醛及其他许多对人体有害的成分而言,柿子漆除了本身无害之外,还能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据检测,柿子漆能吸收空气中70%~75%的甲醛,是名副其实的环保漆。

天凉时节迎“好柿”:了解能吃又能“穿”的柿子

柿漆

  柿子漆除了可做家具器物的涂料,也可做衣服、纸张等的染料,称为“柿染”。很多人在吃柿子的时候会发现,如果不慎把汁液沾在衣服上,就很难洗干净了。这是因为柿汁尤其是青柿汁中含有丰富的天然单宁酸与胶质,色素与胶质逐渐固化成高分子聚合物,可使纤维产生极优异的色牢度,耐洗耐晒。从土黄、黄褐、深褐到焦褐、灰黑,这些颜色都是柿染的色域。经过柿染的面料,笔挺且防腐,出汗后也不会有异味,特别适用于工作服。在韩国济州,从事农业或渔业的人们就非常喜欢穿这种“柿染服”。

  “柿染”虽是草木染的一种,但多数草木染是在染色的时候就把颜色附着在织物上;而“柿染”则会在织物或纸张接受阳光曝晒之时,逐渐让颜色呈现出来,时间越久,显色越深,也越好看,后期还可带出皮革般的质感。刷在原木上的柿漆也是太阳晒得越久,颜色越深。所以柿漆或柿染又有“太阳之染”的美誉。

  柿子漆除了美观、染色效果好之外,还具有防潮、防腐、防霉、防虫蛀的有点。使用柿漆或柿染工艺的物件,都经久耐用,有的甚至可存留几百年。

  中国与日本民间都曾经将柿漆涂于船及家具的表面来代替生漆,古代柿子漆也常被广泛用于涂鱼网、雨具,填补船缝和作建筑材料的防腐剂。元代鲁明善的《农桑衣食撮要》有关于柿漆制作与使用的记录:“每柿子一升,捣碎,用水半升,酿四五时,榨取漆令干,漆水取亦得,可以供做伞者用度。”

  柿树的栽培和应用

  柿树是阳性树种,喜温暖气候和阳光充足的环境。由于中国北方日照充足,雨量适中,柿果品质一般优于南方;但长城以北寒冷地区不适宜种植柿树,因此常有“柿树不出关”的谚语。

  柿树对土壤要求不严,抗旱性强,较能耐瘠薄,但不耐盐碱土,病虫害较少。柿树的繁殖主要用嫁接法,大多用君迁子、野柿和华东油柿3种为砧木,三种砧木嫁接得到的树苗各有优缺点。

  因古代柿子涩味较重,并不好吃,中国人最开始栽培柿树多作为观赏树木,栽植于宫殿、寺院的庭园之内。

  汉武帝时司马相如所著《上林赋》中就有“枇杷橪柿,楟奈厚朴”之句,可见其树形优美,叶大荫浓,且红叶如醉,不下丹枫,汉初就已用于皇家庭园。唐代诗云“柿叶翻红霜景秋”,描写的就是柿树秋末冬初霜叶尽染,红艳闪亮的景致。

  现代园林中常将柿树与常绿树杂植,萧萧秋日里丹翠交映,甚为醒目;又见冬月落叶后,柿果殷红不落,一树满挂累累丹实,为寡淡的冬日平添火热的美景,所以它是叶果兼顾观赏的优良风景树。

天凉时节迎“好柿”:了解能吃又能“穿”的柿子

柿树的秋季红叶

  到了南北朝中后期,人们逐渐掌握了柿子的脱涩方法,柿子便由庭园栽培的观赏性植物转变为大面积生产性的果树。在北魏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中就记载了柿子的嫁接技术和加工方法,强调其果实经过适当处理,可贮存数月,亦可加工制成柿饼。将柿饼上的白霜扫下,还可作为白糖的代用品。

  此外,明代《本草纲目》有对其药性的记载:“柿味甘而气平,性涩而能收,故有健脾涩肠,治嗽止血之功。”因此,一直以来,柿子都是中国传统的药食兼用的药材,可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生津祛痰。

  柿子功用众多,再加上树种寿命长,可达300年以上,结果年限在100年以上,有“铁杆庄稼”的美誉。

  作者:王珏 北京林业大学副教授

  手绘插图:夏欣怡 北京科技大学附属中学学生

  策划:谢芸

 

[ 责编:武玥彤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科学报国正当时】走近深大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

  •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2月16日18时,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2024-12-17 05:25
自10月30日顺利进驻空间站组合体以来,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已在轨工作生活48天,先后完成了与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轮换、空间站平台维护照料、生活和健康保障、舱外航天服巡检测试、
2024-12-17 05:25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迭代,人类社会已进入大算力、大模型、大数据、大应用时代。针对AI在医疗领域应用的风险问题,需要从数据、安全和管理等角度进行应对。
2024-12-17 09:54
近年来,科学家试图通过抑制促纤维化因子的活性、促进胶原纤维的降解等方式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的心肌纤维化情况,但目前尚缺乏有效的临床干预方式。
2024-12-17 09:35
从渤海湾到山东半岛,从长三角到北部湾,我国海上风电可开发量巨大。国家气候中心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海上150米高度、离岸200公里以内且水深小于100米的风能技术可开发量约为27.8亿千瓦。
2024-12-17 09:33
12月12日,《科学》发布编辑团队评选的2024年度十大科学突破,包括长效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预防针剂等10项成果。
2024-12-16 10:1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沈延安课题组通过硫同位素分析,发现燃煤排放产生的颗粒物是华北雾霾的主要物源之一,同时还对欧洲文物、古建筑和雕像表层黑色硫酸盐壳的形成作出了新解释。
2024-12-16 09:54
11月15日晚11时13分,随着长征七号遥九运载火箭的顺利发射,我国首次将果蝇送上空间站,开展科学实验。
2024-12-16 09:52
2024年11月25日,农业农村部审议并原则通过的《关于支持东北地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若干措施》,为东北地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4-12-16 09:51
受动物大脑处理信息方式的启发,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团队基于尖峰神经网络开发出一种新型导航系统,有助构建出更智能的机器人。
2024-12-16 09:50
陕西首座抽水蓄能电站——国网新源陕西镇安抽水蓄能电站4号机组12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实现陕西电网大型调节电源的新突破。
2024-12-13 04:20
12月12日15时17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远征三号上面级,成功将高速激光钻石星座试验系统发射升空,5颗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4-12-13 04:20
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科技创新通过补齐技术短板、拉长优势长板、锻造未来新板,推动产业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2024-12-13 10:21
《自然-医学》12月12日发表年度预测文章,介绍了未来一年可能对医学产生影响的11项临床试验。
2024-12-13 10:16
如果把大脑比作一座繁华的都市,那么每个角落都有一群默默奉献的“人”,共同维持着这座都市的活力与秩序。后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深造期间,罗敏敏更是贯彻了跨学科的想法。
2024-12-13 10:15
中成药有着悠久的历史、广泛的应用,在疾病防治、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4-12-12 10:05
近年来,毫米波雷达技术被用于心脏活动监测,展现出非接触、便捷和高精度的优点,但面临“呼吸谱泄漏”这一重大挑战。基于这两个现象,研究团队将心跳特征提取频段从基频转移到高阶谐波频段,从而有效消除了呼吸谐波的干扰,显著提升了监测精度。
2024-12-12 09:46
“化石研究发现,华龙洞人是迄今东亚地区呈现出智人特征最多、年代最早的从古老型人类向智人过渡的古人类。随着更多身体部位的化石不断被发现,30万年前华龙洞“居民”的体貌特征逐渐清晰。
2024-12-12 09:45
加快提升机器人产业总体发展水平的同时,构建产业创新体系、加强产品应用推广等也成为多方发力布局重点。同日,豪森智能(688529)表示,目前已同步开始在人形机器人应用与装备领域进行技术储备,可提供人形机器人、AMR机器人应用集成解决方案,并同步布局人形机器人生产线、测试台。
2024-12-12 09:35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科学家携手,首次观察到一类特殊准粒子——半狄拉克费米子。2008年和2009年,来自法国南巴黎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等机构的科学家,首次从理论上预言了半狄拉克费米子的存在。
2024-12-12 09:3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