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日,记者从中国农科院获悉,该院饲料研究所水产微生物与饲料创新团队构建了首个草鱼肠道微生物基因目录,并解析了草鱼肠道微生物组的主要互作模式和功能特征,为鱼类肠道菌群调控提供了理论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微生物组(Microbiome)》上。
共生微生物与养殖鱼类的生长和健康性状息息相关,然而我们对鱼类肠道微生物基因组的了解仍然较少。为了揭开草鱼肠道微生物的奥秘,科研团队利用宏基因组学技术,对草鱼肠道微生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研究团队成功构建了草鱼肠道微生物的非冗余基因目录,包含了57.6万个基因。这些基因在草鱼肠道微生物组中发挥着各种功能,为草鱼的生长和健康提供了重要支持。
通过对基因目录进行系统的分类和功能注释,研究发现草鱼肠道微生物存在两个功能群。这两个功能群在生态学上表现为互斥模式,意味着它们在草鱼肠道中占据不同的生态位,并在与宿主互作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科研人员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两个功能群在碳水化合物利用、毒力因子和抗生素耐药性基因方面均表现出显著的遗传能力差异。这表明它们在能量代谢、致病性以及适应环境变化等方面具有独特的机制。这一发现对于深入理解鱼类肠道微生物的生态学和生物学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团队发现功能群2与功能群1的比值能够有效反映不同饮食下草鱼的肠道微生物群结构及功能特征。这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监测这个比值来评估鱼类肠道菌群的稳态,进而调节和控制其生长和健康状况。这一发现为鱼类养殖业提供了一种新的工具,有助于提高养殖效率和鱼类的健康水平。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的资助。(宋雅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