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昔日不毛地 如今米粮仓
首页> 光明科普云> 农业农村频道> 三农看点 > 正文

昔日不毛地 如今米粮仓

来源:人民日报2023-09-04 09:24

  9月初,位于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东部的8000多亩农田里,水稻即将进入拔节孕穗期。“长势很好!”这里的种植户告诉记者,在这片良田沃土上,种植一季水稻和一季小麦,平均亩产分别达1400斤和1100斤。

  细看就会发现这片农田的特殊之处:田块间隔50米就开有5米左右宽的大沟,不仅开得密,而且又宽又深——这里曾是寸草不生的盐碱地,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盐城最早开发的盐碱地。

  历史上,苏北沿海海岸线不断东迁,海水浸渍的盐淤泥发育成了滨海盐碱地。作为江苏的农业大市,盐城拥有1160万亩农田,其中近500万亩由盐碱地开发而来。

  多措并举,不断改良盐碱地

  滨海盐碱地受海水影响形成,盐分高、养分低、危害大。为了挖掘后备耕地资源,1952年,江苏在盐城设立新洋农业试验站。新洋农业试验站后隶属于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从盐城市亭湖区东部这片8000多亩的盐碱地起步,开始了盐碱地综合利用的探索之路。

  “滨海盐碱地发育在海水浸渍的盐淤泥上,积盐过程先于成土过程,盐源充足、排水不畅,导致地下水位浅、盐分补给快,极易返盐。”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葛汉勤介绍,早期改良遇到了许多困难。

  葛汉勤打了个比方,治理盐碱地,就像看病治疗一样,有三种常见方法:做手术、吃药、调理。

  田块之间的一条条大沟,便是“做手术”留下的痕迹。

  “盐碱地上,首要解决的是‘盐往哪里去’,挖沟排盐是第一步。”新洋农业试验站站长洪立洲告诉记者,当时水利工程尚未完善,开挖沟渠后用雨水来冲洗排盐,也叫“旱改”。

  为了在改良的同时增加经济效益,上世纪50年代开始,这块盐碱地第一次种上了耐盐的经济作物——棉花。棉花的根系可以涵养水分,叶片覆盖能减少蒸发返盐,棉花还能卖出好价钱,这里逐渐发展成商品棉种植基地。

  90年代,随着河道水系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日益完善,这片盐碱地引来了上游淡水。那时,棉花的收益较低,这里开始种植水稻,实施“水改”。“有了灌溉水,洗盐加速了。”洪立洲介绍,到2000年,这8000多亩盐碱地的平均盐度降到2‰以下,基本脱盐。

  除了“做手术”挖沟排盐,盐碱地还吃上了“良药”——化学改良剂。针对盐碱地碱度强、肥力差的“病根”,“药方”中增加了酸性调理剂、补充了氮肥。化学改良剂施到田里,当季见效:pH值从8.5降到8.0,为作物生长提供了条件。

  相比第一块盐碱地缓慢的“疗程”,盐城最新开发的一块盐碱地——位于东台市的江苏省沿海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条子泥10.12万亩生态种植示范基地,则通过“升级版”方案,实现了“隔年吨粮田”的成功改良。

  在这连片的农田里,只见茂盛的水稻,却看不到一排排大沟。怎样排盐呢?“我们做的是‘微创手术’——用暗管排盐。”江苏省沿海开发集团(东台)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尚辉介绍,管道埋在地下,不仅提高土地利用率,防止地下水抬升返盐,更重要的是通过集水管和排水渠将尾水排入生态缓冲区消解,减少了面源污染。

  在“吃药治疗”上,这里也采取了创新疗法。尚辉介绍,一方面,化学改良剂照施,另一方面,在改良初期种植了一批“先锋植物”——碱蓬和田菁,它们一个降盐、一个肥田,都可以在中重度盐碱地上生存下来。更值得一提的是,田菁根瘤固氮培肥,根系分泌有机酸,很好地中和了土壤的碱性。

  这片盐碱地2018年开始大面积改良,2019年部分田块就实现了两季平均亩产超2000斤——这标志着盐城盐碱地改土技术进入新阶段。

  精挑细筛,选育耐盐碱植物

  改良后的土壤种什么?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颗适宜的好种子被筛选出来,从种在田头到结出果实,要“过五关斩六将”。

  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南洋试验场的20亩土地上盖了3个大棚,每个棚的地块里栽种着大豆、苜蓿、黑麦草等植物。仔细观察,植物生长情况有所不同:有的“格子”里,作物长势喜人,油亮亮的;有的“格子”里,作物虽然长起来了,但叶子枯黄;还有的“格子”里一片荒芜。

  “这些4米长、3米宽、3米深的‘格子’,叫‘盐池’,是种子‘比试’的第一关。”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盐土农业研究室主任邢锦城告诉记者,比试分为两个项目:不同植物在同一盐度下的耐受程度,以及同一植物在不同盐度下的生长情况。

  盐度怎样控制?记者看到,每个池中还有一截管子伸出土壤,所有管子连通到大棚外的一个调控室,里面有4个水池。“用海盐与水配置出高、中、低不同盐度——里侧两个小水池盐度是30‰,外面两个分别是6‰和3‰。”邢锦城介绍,这些盐水不是直接浇到土壤表面,而是通过埋在“格子”底部的管道,从下往上渗透,更接近盐碱地的真实状况。

  为实现作物既耐盐、又高产、还好吃,选出的“耐盐冠军”还要与“高产冠军”“口味冠军”杂交,培育出“综合冠军”,再经过一代代繁育直到性状达到稳定。

  接着,经过繁育的“综合冠军”被带到位于大丰区与东台市交界处的金海农场。这里是真正的盐碱地,也是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的种植示范基地。靠近海边的400亩地上,梯次分布着盐分含量不同的土壤。

  “我们好中选优,筛选出耐盐又高产的大豆品种‘苏黄1号’。”农场管理人员刘冲介绍,农场还在持续比选优良品种。

  大豆的“擂台”旁,是碱蓬和田菁的“比武场”。“除了是改良土壤的先锋植物,碱蓬还是优质蔬菜和油料作物,田菁可用于制作饲料,也要既扛得住高盐,又品质稳定。”邢锦城介绍,目前盐城已选育出“盐稻12号”“盐油杂10号”“盐豆2105”“盐菁6号”“沿海碱蓬1号”等耐盐水稻、耐盐油菜、耐盐大豆、耐盐牧草、耐盐绿肥等植物新品系30余个,起到稳粮保供的作用。

  强产富民,拉长壮大产业链

  记者在条子泥生态种植示范基地遇到卢基华的时候,他正操作无人机给水稻追肥。“最近水稻在抽穗,正是一年中最关键的时期,补充养分很重要。”种植能手卢基华介绍起自己的经验:盐碱地上种庄稼,不仅要经常补水压盐,施肥也要“少吃多餐”。

  卢基华是东台本地人,今年58岁,过去承包村里的流转土地种水稻,2018年被公司“挖”来开发盐碱地。他被聘为田间管理负责人,带着36名农民种植1.2万亩农田,年人均收入10万多元。

  尚辉告诉记者,在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等科研单位的支持下,一方面,通过多措并举的“升级版”方法进行盐碱地治理改良,大大缩短了开发利用周期;另一方面,精选耐盐碱特色品种,“苏黄1号”“盐菁6号”等从金海农场脱颖而出的“擂台冠军”都在这里进行了规模化种植。

  最令尚辉骄傲的是,这两年,基地的水稻田里还种上了“南粳9108”——这是一种优质稻米,在第二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中获得金奖。“亩产稳定在750斤左右,很受市场欢迎。”卢基华告诉记者,这意味着盐碱地通过治理,也能大面积种植优质水稻了。

  江苏省沿海开发集团(东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四新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1.2万亩绿色有机农田每年收获水稻、大豆、玉米等粮食作物8300吨;2.6万亩“国家级健康养殖示范场”养殖梭子蟹、基围白虾等水产品年产2万吨;打造“条子泥”农产品品牌,包含二大类18个细分品种,年总产值6亿元。如果算上从上游饲料到下游加工,拉动整个产业链产值超百亿元。

  再算算社会账:除了吸引卢基华这样的职业农民30多人在家门口稳定就业,基地的种植板块每年忙季还面向周边招募季节工,每年用工超3000人次;水产板块则是对外发包,累计带动近1万名农民增收。

  在这片盐碱地的综合利用中,还有一笔生态账——

  海堤里侧的连片鱼塘旁,有一块720亩的开阔地。透过架在堤上的望远镜,可以看见数不清的鸟儿正在休憩,有细长脖子的白鹭、红色长腿的东方白鹳、朱红色羽毛的火烈鸟……这里就是国内第一块固定高潮位候鸟栖息地“条子泥720高地”。

  “这片盐碱地围垦时,我们预留出4万亩生态用地,并在2020年又让出720亩养殖区,改造地形、修复湿地。在滩涂上觅食的候鸟不用为躲避涨潮而四处找落脚点了。”林四新介绍,每到收获季,鱼塘、田里还会留点小鱼小虾或作物给鸟吃。滨海盐碱地的开发,很好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记者 姚雪青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年数字丝路发展论坛新闻发布会

  • 不再遗憾!因为“这条小鱼在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成本低、效率高、易加工等优势备受关注,可应用于光伏发电、车载光伏、光伏建筑等领域。
2025-07-03 09:59
目前,对于10厘米以上大型空间碎片,航天器通常采用主动规避的策略,通过轨道调整,避开可能的碰撞路径。
2025-07-03 09:58
6月26日,中国民航局官网发布公告,提到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自2025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2025-07-03 09:56
药膳制作师既要懂烹饪,是餐厅的大厨,又要懂中医药理论知识,特别是能够作为食药物质的中药材。
2025-07-03 09:55
运动有助于健康和抗衰老。但究竟是什么让运动有这种奇效呢?我国研究团队历时6年,首次系统解析了人体对急性单次运动与长期规律运动的分子-细胞动态响应谱,揭示肾脏是运动效应的关键应答器官——其内源代谢物甜菜碱作为衰老延缓的核心分子信使,通过靶向抑制天然免疫枢纽激酶TBK1,协同阻遏炎症并缓解多器官衰老进程。
2025-07-03 05:20
近日,四川乐山一小伙感觉身体不适独自乘出租车前往医院就诊,途中开启“超强自救”模式:联系妈妈告知情况、打110报警求助、打120告知医院准备急救。如果长期处于焦虑引起的躯体化障碍状态,患者会反复出现头痛、心慌、呼吸急促、胃肠紊乱、肢体疼痛、睡眠问题等。
2025-07-02 10:06
使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不少人或许都遇到过类似问题:它们有时会捏造细节,甚至“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当“喂给”大模型的训练数据包含虚假信息时,它就会产生“幻觉”、给出错误答案。
2025-07-02 10:05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所属的国产C909客机平稳降落在蒙古国乌兰巴托成吉思汗国际机场,标志着国航首条C909国际航线正式开通。早8时许,这架C909客机从呼和浩特起飞,经过1个多小时飞行抵达乌兰巴托。
2025-07-02 10:0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领域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国民经济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底盘”。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通过提升劳动者素质、优化劳动资料和创新利用劳动对象,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显著提高。
2025-07-02 10:01
团队基于卫星遥感数据构建了1988年至2021年青藏高原30米分辨率人工草地数据集,明确了青藏高原主要的人工草地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并揭示了青藏高原人工草地的迅速扩张及其驱动机制。
2025-07-02 09:59
屠光绍认为,金融机构在应用人工智能时必须在服务投资人与消费者之间寻求平衡,避免AI鸿沟,坚守金融服务大众的初心。鲍建敏倡导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开放共赢的人工智能金融生态体系,搭建跨机构、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平台。
2025-07-01 10:13
6月30日,2025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在英国伦敦拉开大幕,引发球迷关注。在草地球场,球的速度更快且弹跳不规则,比赛回合较短,发球就成为球员们的重要“武器”。红土球场并不是天然土壤,而是分层分布着碎砖粉、白色碎石灰石、碎石等。
2025-07-01 10:09
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药品追溯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步,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主页,点击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或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对话页,点击医保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
2025-07-01 10:09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7月1日,该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国家航天局供图)  月球全色图,由天问二号探测器的窄视场导航敏感器于2025年5月30日15时拍摄,经辐射校正处理后制作而成。
2025-07-01 10:08
龙芯中科近日正式发布基于国产自主指令集龙架构研发的服务器处理器龙芯3C6000系列芯片、工控领域及移动终端处理器龙芯2K3000/3B6000M芯片以及相关整机和解决方案。
2025-07-01 10:06
四大家鱼,即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占淡水鱼类养殖总量的“半壁江山”,尤以长江流域所产鱼品质最优。但人工养殖久了,鱼类品质逐渐下降,需要捕捞野生鱼种来更换,确保鱼类种质“基因库”稳定。
2025-06-30 04:50
FAST如今每天观测时长接近24小时,每年总观测时长超过5300小时,持续不断地为科学家提供宝贵的数据。
2025-06-30 09:52
华南农业大学积极探索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育种创新,“华航香银针”就是创新成果之一。
2025-06-30 09:51
在近日落下帷幕的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中,一位特殊的“考生”吸引了人们目光。
2025-06-30 09:51
6月29日,在海南文昌卫星超级工厂项目建设现场,各方正全力以赴加快工厂投产进程。
2025-06-30 09:5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