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育好用好乡土人才:种地也能评职称
首页> 光明科普云> 农业农村频道> 三农看点 > 正文

育好用好乡土人才:种地也能评职称

来源:人民日报2023-03-31 09:20

  “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一些农村发展乏力,关键在于缺人才,缺发展引路人、产业带头人、政策明白人。”202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着力培养一批乡村人才,重点加强村党组织书记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全面提升农民素质素养,育好用好乡土人才。”

  为促进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建设,中办、国办2021年2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其中提出“深入实施现代农民培育计划”“鼓励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参加职称评审、技能等级认定”“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培育计划”等。2021年12月,农业农村部出台了《“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规划》《“十四五”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其中明确提出,“培养100万名具有中高等学历的产业发展带头人、社会事业带头人和基层组织负责人,培育500万名高素质农民”“加强人才服务站、专家服务基地等人才服务平台建设,为农业农村人才提供政策咨询、职称申报、项目申报、融资对接等服务”。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

  近日,记者分赴山东、吉林、甘肃、江苏、江西等地,看各地在探索开展职业农民职称评定、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一村一名大学生”培育等过程中,如何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从今天起,记者调查版陆续推出“育好用好乡土人才”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种了半辈子地,从未上过大学、发过论文,山东省平原县腰站镇锅培口村农民王笃春,不久前获评中级职称。“种地成职业,农民有职称。”手捧证书,“农民农艺师”几个字赫然入目,这让王笃春心里美滋滋的,干劲儿更足了。截至1月底,山东省已有9063人获评新型职业农民职称。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各地开展职业农民职称评定试点”。据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和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组织编写的《2022年全国高素质农民发展报告》,2021年全国高素质农民获得农民技术人员职称的比例为50.68%,较2020年提高了10.55个百分点。

  谁能申报农民职称?如何评定农民职称?农民评职称有啥用?评上职称后怎么干?日前,记者深入山东、吉林、甘肃等开展职业农民职称评定试点的省份实地探访。

  谁能申报农民职称?

  不唯学历、年龄、奖项、论文,畅通职业农民职称申报渠道

  查干湖面冰雪消融,育秧车间新绿萌动。连日来,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查干湖镇图那嘎村农民、高级农技师刘双一直为春耕育秧忙碌着。他去年新上的水稻育秧流水线马力全开,每天可完成400多亩稻田的育秧工作。

  2018年,在外地做水产生意的刘双返乡创业,流转了1300亩地种植水稻。起初土壤肥力较差,每亩地收入仅千元左右;后来他尝试在稻田里养殖中华绒螯蟹,一水两用、一田多收,每亩地增加利润500元以上。

  “刘双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乡亲们信得过,不仅村里大伙儿跟着他干有奔头,去年全省又有130多户农民跟着他走上稻蟹共养的新路子,新增养殖面积近万亩。”跟着刘双干的育秧员马巨川又补充了一句,“他可是有高级职称呢。”

  说起高级职称,刘双难忘2021年夏天的那个电话通知。那天,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人员王土告诉他:“吉林省首批乡村人才高级职称申报马上就要开始了,你是种粮大户,评职称很有竞争力。”

  “我就是个庄稼人,既没学历,又没论文,能评上吗?”刘双将信将疑。其实,和刘双一样,在不少人的印象中,专业技术职称通常针对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参评者往往需要满足学历、论文、研究成果等“硬杠杠”。

  “给农民评职称,就是要让‘田秀才’‘土专家’脱颖而出。”王土耐心细致地为刘双答疑解惑。

  2019年10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关于深化农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进一步打破户籍、地域、身份、档案等制约,创造便利条件,畅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生产经营主体中农业技术人员的职称申报渠道。”

  2021年6月,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出台首批乡村人才高级职称申报标准,其中明确“首批乡村人才高级职称申报,不唯学历、不唯年龄、不唯奖项、不唯论文,凡是扎根乡村、振兴农业的人才,都可申报”。

  “农民职称申报打破了学历、论文等限制条件,但并不意味着没有门槛。”吉林省人社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处长张福新介绍,评价标准围绕思想素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技术水平、带动能力和群众认可度等维度设置,将农民职称申报人能否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作为评审重点,“同时要求,在职公务员、参照公务员管理及事业单位人员不得参报。”

  彼时,刘双带领380余户农民从事稻蟹共养,总面积近4万亩,每亩地综合效益达1700元,累计增收超2000万元,符合申报条件。刘双填写好农民职称申报表,连同相关证明材料递交到县人社局。

  张福新介绍,吉林省人社厅2022年11月印发的乡村振兴人才职称评审实施办法,体现了以能力代替学历、以实绩代替论文、以贡献代替奖项的原则,为乡村振兴人才职称设置了乡村振兴农经师、乡村振兴农艺师等9个专业,每个专业分初级、中级、高级(副高级)3个层级。目前,吉林省共有4000余名乡村振兴人才获评职称。今年,吉林省将再为约2000名乡村振兴人才评定职称。

  对于特别优秀的乡土人才,一些地方还建立了职称评定“绿色通道”。

  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兴国镇郑川村村民靳志强,是甘肃省首位获评正高级职称的农民。2018年7月印发的《甘肃省特殊人才职称特殊评价暂行办法》提出,“作出重大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可直接申报评审高级职称”。靳志强是当地颇有名气的果树种植能人,由于缺论文、少学历,他听说此事之初并未放在心上。

  没成想,几天后,天水市人社局工作人员主动上门,帮着靳志强整理农民职称申报材料。曾获天水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甘肃省“陇人骄子”称号,累计免费培训农民技术人员10万余人次……凭着突出的业绩等加分项,靳志强获评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目前,甘肃已有7位农民专业技术人才通过特殊人才职称评价“绿色通道”获评高级职称。

  如何评定农民职称?

  基层管、行业推、专家评,农民平时干什么,面试评委就问什么

  “谁的庄稼种得好,田里走走就知道。”刘双递交高级职称评审材料半个月后接到通知:县里来人,实地考察。

  养蟹有啥技术难点?水稻亩均产量多少?如何带动村民共同富裕?考察组成员蹲在地头,问得仔细;身处熟悉的环境,回答时常思考的问题,刘双越说越顺溜。对着稻田里拳头大小的青色螃蟹,考察组成员不时拍照记录,并走访了周边村民和当地市场监管部门。

  吉林省创新农民职称评审方式,打破高级职称逐级申报模式,由基层管、行业推、专家评,采取业绩陈述、面试答辩、实践操作和专家综合评议相结合的多元评审方式。对于业绩特别突出的人才,则由基层人社部门按照推荐数额直接向省人社厅申报。

  不单是吉林,各试点地区因地制宜探索建立符合当地实际的评审模式。2018年,山东省在东营市开展试点工作,高级职称由省人社厅专家评审,初级、中级职称评审则下放至东营市。2019年12月,当时刚满30岁的东营市康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张玉龙顺利获评中级职称。

  张玉龙何以能获评中级职称?记者走进位于东营市东营区龙居镇的康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蔬果大棚一探究竟。

  西瓜通常长在地上,张玉龙种植的西瓜,有的瓜蔓却顺着吊绳“爬”到了半空中。“将来,大西瓜长在地里,小型瓜结在空中。这样的立体栽培,能够提高产量。”张玉龙一边给记者解释,一边探身授粉、掐尖、疏蔓,打理好后插上红标签,标注好日期:“11日,授粉完成。”张玉龙2010年大学毕业后返乡创业,用大棚立体栽培西瓜,皮薄瓤甜,获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

  “谁有资格评职业农民职称,基层最有发言权。”龙居镇党委书记隋海伟介绍,市里建立了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推荐评审体系,充分发挥乡镇党委政府和县区职能部门掌握情况、熟悉农民的优势,分级成立推荐委员会,确保推荐人选过硬。张玉龙是种瓜好手,示范带动贡献不小,龙居镇政府工作人员主动上门告知政策,推荐他参加中级职称评审。

  为提升农民职称评定的业内认可度,山东各地农业农村部门设立了专门的评委会。“我们科学遴选评委,由熟悉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资深专家担任。评委会设立多个专业评审组,探索多元化评审方式。”东营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王英明说,面试分为两个环节,先是自我介绍,再由评委现场提问。

  经考察组实地走访后,张玉龙很快接到了评审面试通知。“一张长条桌前坐着13名评委,都是副高职称以上的专家,既有粮食、林果种植领域的,也有水产、畜牧养殖专业的。”张玉龙答辩之初很紧张,手心里全是汗。

  “别紧张,咱先说说西瓜授粉……”一名评委开始提问。张玉龙一听,问的都是自己常干的活,很快放松下来,对答如流。张玉龙走出考场时,其他候考的农民职称申报人赶紧凑上前打听:“都问了啥?”张玉龙说:“咱们平时干什么,评委就问什么。”评审结果公示5天后,张玉龙拿到了中级职称证书。

  “一些农民有经验、技术过硬,参加评审时却容易紧张,我们就将考察重点聚焦到具体生产上,让他们答辩‘有得说’、成果‘呈现好’。”王英明介绍,2020年12月,山东省将新型职业农民高级职称评审权限全面下放至设区市,由各市组建相应评审委员会。与此同时,评审方案、评审结果仍需及时向省人社厅、省农业农村厅备案,确保评审科学公正。

  农民评职称有啥用?

  用好职称评审“指挥棒”,让职业农民工作有干劲、发展有空间、事业有奔头

  “叮咚!”手机上接收到的一条银行信息,引起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梁家墩镇农民魏自明的注意。“没想到刚评上副高职称,就领到了1000元补贴!”魏自明喜上眉梢。2021年7月,张掖市委组织部和市人社局联合启动农村实用人才职称待遇“专享”工作:取得市里评定正高级、副高级职称资格的,每人一次性分别奖补1500元、1000元。

  乡村振兴人才有了职称傍身,不仅可获配套的奖励补助,还带来个人荣誉感、社会认同感的双提升。2021年,吉林省人社厅从300名乡村人才高级职称获得者中优中选优,评审出百名乡村振兴优秀人才,并向他们颁发吉林省高层次人才“吉享卡”,可享受人才评选优选直推等待遇。“评上职称后,头上有了‘帽子’,现在又领到了‘吉享卡’,脸上有‘面子’!”刘双说。

  用好职称评审“指挥棒”,还得让农民“有平台”显身手。手持雾化水枪,穿着胶鞋喷喷洒洒、走走停停,张掖市副高级农艺师杨万军一大早便在育苗大棚里忙个不停。瞧见记者走到门口,杨万军盛情邀请到“办公室”坐坐。

  说是办公室,其实是张掖市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020年挂牌成立,享受3万元一次性补助。”指着金属牌匾上的鲜红大字,杨万军说。“目前,张掖每年创建15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和30多个县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重点向获评职称的农村实用人才倾斜,通过‘师带徒’促进农民提高技能。”张掖市人社局副局长薛玉平介绍。

  职称评审释放政策红利,山东省平原县腰站镇锅培口村的王笃春也尝到了甜头。2019年,作为锅培口村党支部书记,王笃春牵头创办了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周边9个村。起初,听说市里要给农民评职称,王笃春并未当回事。没想到,评上后不但领到补贴,还优先获评“平原县最美农民”等称号。

  优待不止于此。山东省鼓励各地创新农民职称激励政策,平原县将项目资源向获得职称的农民倾斜。2021年以来,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展示基地、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相继落地锅培口村,累计投入资金480万元。“过去,烘干机不够用,效率低。”王笃春没少为此犯愁,如今依托农民职称获得项目的资金支持,合作社新建了烘干塔。

  “领专项补贴、享政策倾斜、获技术支持,让咱职业农民工作有干劲,发展有空间,事业有奔头。”王笃春说,合作社还购置了无人机等先进农机设备,去年最高亩产达到831.36公斤。

  农民职称,并非一评了之。各地持续开展农民技能提升培训,有的组织乡村振兴服务团定期开展指导,有的组队外出交流学习,打通农民成长成才通道。

  2019年,看到不少人直播带货效果好,张玉龙也开始尝试,无奈销量总上不去。后来,张玉龙收到一条专为农民职称获得者开办的电商培训通知。他拿到培训教材后一翻,发现有理论、有案例,讲的都是身边人、身边事,培训老师还到龙居镇上门授课。经学习培训,张玉龙成长为电商能手,如今直播带货量显著提升。目前,东营区已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563人,其中获评初级职称的农民109人,获评中级职称的农民42人。

  2020年12月,新一轮评审开始了,张玉龙参加了市里组织的副高级职称评审,顺利拿到证书。消息传开了,乡亲们纷纷祝贺:“小张总,个不高,‘蹦’得高。年纪轻轻,成了‘副教授’。”张玉龙笑着回应:“加把劲,好好学,争取‘转正’!”

  如今,在张玉龙的示范带动下,周边种植户超过200人,种植总面积4300余亩。

  评上职称后怎么干?

  站上讲台传经验、走进地头解难题、示范引领“传帮带”,让农民职称“与职相称”

  啥叫“大垄双行”?刘双站上讲台,抻开一张田地的图片,把论文里的专业名词用大白话讲得通俗易懂:“两行水稻为一垄,垄和垄之间拉开间距,给螃蟹留出足够的活动空间,还能让稻苗光照充分。”趁着农闲,刘双参加了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举办的种养技术分享会。

  农民评职称不是目的,用好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参照职称评审结果,将刘双等人正式纳入师资库。2022年,刘双开展培训逾40场次,培训农民近千人。

  “我们每年从取得农民职称的人员中择优遴选特聘农技员,协助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东营区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孟德泉说。

  别人种的瓜皮薄,吃起来沙甜;自个儿种的瓜,肉少味道淡。“问题出在哪?”龙居镇西瓜种植户赵玉华急得直跺脚,来找张玉龙寻求答案。“用的啥肥料?啥时候授的粉?”张玉龙钻进老赵家的大棚,很快找到了原因所在,“授粉时间延迟了。”

  张玉龙告诉赵玉华,一些还未成熟的小瓜,可以通过调整水肥温度改变口感,“以后得勤通风,有啥不懂的随时联系。”来年,老赵按着张玉龙的法子又种上了瓜,个个香甜可口。

  “站上讲台传经验、走进地头解难题、示范引领‘传帮带’,要让农民职称‘与职相称’,关键在于打造一支留得住、用得好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张掖市民乐县人社局局长韩延俊说。

  “80后”马鹏,现任民乐县新天镇新天堡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也是当地远近闻名的养殖大户。多年前,马鹏中专毕业后返回家乡,成立了养殖专业合作社,如今合作社年出栏生猪已达4000多头。2021年底,马鹏被破格评为副高级兽医师。

  去年8月,一场别开生面的实践活动在马鹏的养殖专业合作社内举行。“学员足足坐满了两辆大巴车,全是县里的养殖户。”马鹏耐心讲解了一下午,从科学制定免疫程序、做好环境监测,到饲料选择、药物配比,内容贯穿生猪养殖管理全过程。“就是那次培训我们互留了联系方式。”吴油村村民李含志此后常向马鹏请教,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越来越丰富,去年获评农民初级职称。

  目前,甘肃省已有2万余名农民取得相应职称,形成了一批有技术、有专长、有业绩、有认证的乡村人才队伍。“开展农民职称评审如同‘种庄稼’,某种意义上是选拔一批优秀农民作为‘种子选手’,促使其开枝散叶,培育一支能够引领一方、带动一片、影响一批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甘肃省人社厅职称管理处处长向东打了个比方。(记者 李 蕊 刘以晴 赵帅杰)

[ 责编:宋雅娟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职业技术教育合作中心在津成立

  • 越南举行八月革命暨国庆80周年纪念活动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日前,我国科学家近日成功研制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首次实现全频段、灵活可调谐的高速无线通信,有望为未来更畅通可靠的6G无线通信提供保障。为此,北京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历经4年,自主研发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
2025-09-03 10:01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牵头完成的“基于耐盐植物和土壤调理剂的滨海盐碱地高效利用技术创制与应用”项目获2024年度青岛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为滨海盐碱地的综合治理与高效利用提供了新方案。基于各项研究,团队开发了4种抗盐剂、2种盐碱地土壤调理剂等盐碱地培肥改良系列产品,为盐碱地快速培肥和障碍消减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5-09-03 10:01
9月1日起,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正式实施。新国标进一步增强了电动自行车的智能化功能,增加了北斗定位、通信和动态安全监测功能。
2025-09-03 10:00
作为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增设的群众赛事项目,被称为“空中F1”的无人机竞速备受瞩目,该项赛事决赛举办地深圳近日也掀起了无人机竞速热潮,市民和游客在公园里就能过一把“飞行瘾”。据介绍,深圳中心公园位于深圳核心区域,无论是深圳还是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的无人机爱好者,都能轻松快捷到达这里。
2025-09-03 10:00
油菜、白菜、甘蓝、萝卜是大众最熟悉的十字花科作物,也是食用油和蔬菜的主要来源,然而它们都受到同一种毁灭性病害——根肿病的威胁。基于GSL5功能研究和团队所创制的材料,他们还揭示了有趣的病菌与寄主的互作关系,即病菌致病和寄主抗病反应机制。
2025-09-03 10:00
点击羽绒服胸前的按钮,2秒即可速热,实现四档温度调节……1日,在哈尔滨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现场,一款造型时尚的智能温控羽绒服吸引不少观展者驻足围观。
2025-09-02 10:23
当地时间9月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的全球创新指数(GII)集群研究将风险资本交易活动作为一项新指标。全球创新指数集群排行榜于2017年创设,通过三项核心指标,识别世界级创新活动在当地的集中程度。
2025-09-02 10:21
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昨起实施。为保障新国标在本市顺利推行,近日,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在京销售电动自行车生产经营企业约谈指导会。为保障新国标平稳落地实施,本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强化监督抽检,保障本市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安全。
2025-09-02 10:18
会空翻、格斗,能叠衣、调饮,善聊天、“思考”……前不久举行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各类机器人本领“进化”、各显神通,展现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如今,从旅游出行的智能助手,到工厂培训的“最强大脑”,再到装备升级的有力支撑,人工智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25-09-02 10:15
零碳园区的建设,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节能降碳,光靠“外套保温”不够,在园区地上、地下,还有“血液循环”系统来“保持恒温”。
2025-09-02 10:15
在这条新的赛道上,中国青年正在奋力奔跑。
2025-09-02 09:59
记者近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围绕《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相关部门将制定出台一系列配套文件。具体来看,一方面将围绕《意见》提出的6大行动若干重点行业领域,分别制定“人工智能+”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各行业目标任务、重点方向和工作举措。
2025-09-01 09:56
8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大力发展智能农机、农业无人机、农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提高农业生产和加工工具的智能感知、决策、控制、作业等能力,强化农机农具平台化、智能化管理。
2025-09-01 09:55
生产车间里,抽气泵凹槽上蒸汽弥漫,极细的金属导体经过氯化液处理,三次涂漆后,再附上绝缘漆膜,最终制成直径仅0.012毫米的成品电磁线。 银西产业园甘肃康视达隐形眼镜有限公司的厂房内,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转,无人搬运车有序穿梭,整个流程高度自动化。
2025-09-01 09:53
江南大学是一所以轻工特色见长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发酵工程学科凭借深厚的学科积淀和前瞻性布局,成功跻身国家“A+”学科行列。学校与发酵行业龙头企业共建16个联合研究中心,聘请16名教授级高工和国家级科创人才担任工程技术导师,推动研究生深入产业一线。
2025-09-01 09:52
在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山东赛区比赛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参赛队共荣获10项金奖、1项银奖。 山东省特种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是山东省焊接领域唯一的重点实验室,突出在特种环境、特种材料以及特种结构方面的焊接技术及装备制造研究。
2025-09-01 09:51
当前,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AI)正从“辅助工具”跃升为驱动社会变革的核心引擎。
2025-08-29 09:40
中国科幻完成了从文学、影视到互动娱乐的全产业链突破,步入业态融合与创新驱动的关键阶段。科幻阅读作为科幻产业链上游的基础产业,需率先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5-08-29 09:38
作为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拥有生命的天体,地球宜居性的形成与演化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核心议题。
2025-08-29 09:35
国家气候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华北雨季已持续55天,较常年雨季长度(30天)明显偏长。截至8月25日,华北雨季监测区累计雨量较雨季常年值偏多131%。
2025-08-29 09:1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