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云南西盟:米荞花开“幸福来”
首页> 光明科普云> 农业农村频道> 三农看点 > 正文

云南西盟:米荞花开“幸福来”

来源:光明网2023-03-02 13:54

  清晨伴着机器的轰鸣声,岩松和妻子为了赶出货订单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从米荞脱壳、打包、装车......一粒粒颗粒饱满的西盟米荞在机器的碾压下脱去外壳,换上了金黄色的“新衣”。

云南西盟:米荞花开“幸福来”

  云南省西盟县勐卡镇永帮村四组组长岩松是“西盟工匠”,也是村里公认的“多面”致富能手。岩松原来种过玉米、卖过猪、做过建筑工,但收益甚微。当得知西盟米荞深受外地客户青睐,而且价格比玉米、稻谷高,夫妻两个便鼓起勇气,尝试做起了米荞生意,不曾想,这一尝试竟成了守护10多年的事业,还把自家破旧的砖木房变成了宽敞明亮的二楼平房,家里也添置了摩托车、三轮车。看着日子一天天地好起来,夫妻俩种植米荞的信心也更足了。

  “现在米荞好卖,市场上供不应求。这两天已经收到了2吨的订单,预计能有3万元的收入。每年自己种的不够卖,我还从附近村民那里收购了10吨左右,收入能达到10万多元。”岩松乐呵呵地说。

  小小的米荞成了永帮村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也成了岩松家的主要经济来源,幸福快乐地忙碌着的一家人,精心规划着未来的好日子!

  “最近忙着收购米荞,等忙完了我要去考个驾照,准备买辆车,日子会越过越甜。”岩松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期待。

云南西盟:米荞花开“幸福来”

  “我们村的气候条件比较适合种植米荞,县里的两个米荞良种繁育基地之一就建在我们这里。每年秋玉米收获后开始种植米荞,三个月就可以收割,一块土地能有两份收入。米荞种植管理比较粗放,投入成本低,加上政府的扶持政策好,群众尝到甜头后种植积极性也越来越高,种植面积也在逐年扩大。”西盟县勐卡镇永帮村党总支书记、主任岩青介绍。

  近年来,云南省西盟县勐卡镇紧紧围绕西盟县委、县政府“1+3+3+1+X”的产业布局,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冬农产业,在优化产业结构的同时,也让群众找到了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之路,拓宽了群众的增收渠道。2022年,西盟县重点对米荞种植进行扶持,勐卡镇农户种植热情高涨,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22年全镇秋荞种植面积4689亩。(西盟县融媒体中心 通讯员 石玉花 文/图)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国家文物局通报重要考古成果

  • 抢收、晾晒、烘干——豫南夏收一线见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题:透视科普“网红”现象:教授、院士纷纷“破圈”,吸引百万粉丝……科普“网红”李永乐表示,应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切实增强科普工作者的职业荣誉感,激励更多青年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事业。
2023-05-31 16:34
这是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艘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任务,也是空间站三舱在“T”字构型下实施的首次径向交会对接任务。相较于神舟十三号、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实施的径向交会对接任务,此次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有着不一样的难度——
2023-05-31 10:43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报道,来自美国和英国的8位人工智能(AI)专家就这项技术在未来10年将如何改变人们生活进行了预测。这些专家表示,到2030年,AI可以照顾老人、制作电影、授课、提升经济、帮助解决能源危机等。
2023-05-31 10:36
2023中关村论坛重大科技成果专场发布会30日举行。“夸父一号”卫星在轨获得国际一流太阳硬X射线图像等系列成果、通用视觉大模型SegGPT、30微米厚度柔性可折叠玻璃、钠离子电池、新一代人造太阳等20项重大科技成果正式发布。
2023-05-31 10:35
近年来,我国锚定科技强国建设和科技自立自强,在科技创新领域不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2023-05-31 10:34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
2023-05-31 10:28
对话》杂志报道称,地震气枪产生的声音会导致附近动物永久性听力丧失、组织损伤甚至死亡。海军声呐的使用还与加勒比海、欧洲和东亚的几种鲸鱼大规模搁浅有关。
2023-05-30 10:24
通过产业化运作,培育或支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上市种业企业,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为国家种业振兴贡献力量。
2023-05-30 10:23
在29日召开的2023中关村论坛“第三极环境与地球系统科学”论坛上,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姚檀栋院士表示,第二次青藏科考启动6年来,科考队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取得了十大重要进展。
2023-05-30 10:18
2023中关村论坛上,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新突破集中亮相,城市超级算力中心、自动驾驶等方面的阶段性成果受到各方高度关注。
2023-05-30 10:14
要规范科技类校外培训,严格竞赛活动管理,统筹拔尖创新人才项目,推进中高考内容改革,实施家庭科学教育,开展科学教育研究。
2023-05-30 10:12
记者29日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
2023-05-29 19:41
最初,研究人员考虑了糖皮质激素直接作用于免疫细胞的可能,即免疫细胞通过释放引起炎症的分子作出反应。
2023-05-29 10:17
云手机通过在云端虚拟出手机操作系统,将本地的存储、计算、渲染全部迁移到云上,操作系统以及各种应用均运行在云端,以实现硬件与性能的解耦。科技日报记者从北京移动了解到,相比实体手机,中国移动云手机有4个方面的提升。
2023-05-29 10:16
1985年,我硕士研究生毕业,被分配到长沙矿山研究院工作。经过4年不懈努力,2003年,我主持研发的我国首台深海浅层岩芯取样钻机问世,中国人终于用自己的深海钻机,在太平洋洋底打出了第一个孔。
2023-05-29 10:09
作为贵州本地数字货运平台,满帮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创新,把车货匹配时效从数天大幅缩减到分钟级别。
2023-05-29 10:06
早上7点半,河南省柘城县辣椒育苗基地工作人员张红霞准时来到温室大棚。
2023-05-29 10:04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研制出一种高性能纤维素基纳米纸材料,其在极端条件下仍可保持优异的机械和电绝缘性能。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先进材料》。
2023-05-26 09:25
立足我国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面向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时代要求,如何向戈壁沙漠要效益、要农产品?让我们走进四地设施农业现场,感受“唤醒”沉睡戈壁和茫茫沙漠的神奇力量。
2023-05-26 09:23
北京人艺经典话剧《茶馆》采用8K技术录制,通过网络平台观看直播的观众达5000万人次,掀起线上看话剧热潮;多位歌手视频平台开唱,线上演唱会引发现象级传播……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让舞台艺术的作品呈现、演出场景发生了颠覆式变化。
2023-05-26 09:2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