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春回大地 春耕里的“数字产业”
首页> 光明科普云> 农业农村频道> 三农看点 > 正文

春回大地 春耕里的“数字产业”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3-02-07 09:30

  春来中国,万象更新。眼下,全国春耕备耕工作陆续展开。“一日春耕十日粮,十日春耕谷满仓。”每一场收获,都离不开春日里的辛勤耕种。

  春耕里的“数字麦田”

  如今,科技正在成为夯实我国粮食产能基础的重要支撑。如果说科技在现代工业中的一大集中体现是芯片,那么小小的种子便是现代农业的“芯片”。来看一个短片,去看看现在这个时节,育种基地里是怎么生产这些现代农业“芯片”的。

  1亩地,有多大?666.67平方米,差不多相当于1.6个标准篮球场。1亩地,能育多少种?在海南南繁国家育种实验室、在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1亩地可以繁育十几个到上百个新品种。

  立春过后,农户们开始忙碌着追肥浇水,而河南省农科院这1亩地的种子试验田里,新品种正在诞生。

  总台央视记者蒋树林:新品种在哪儿?来看我身旁这个只有数字编码,还没有中文标识的试验品种,就是我们所说的新品种。用一句形象比喻,它们现在还在学习中,等待毕业入列。这是因为它们的长辈和师兄,也就是我们现在大田里主推的品种,个个都是实力超群。

  河南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所长雷振生:新品种的表现只有超过它们的前辈,超过它们的大师兄才能够顺利毕业,可以说小小的种子为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大的贡献。

  在这1亩地里,众多实力超群的种子组成了一个明星家族:其中“百农207”自2018年以来,连续3年蝉联全国推广面积第一,累计推广面积超1亿亩;“郑麦379”是目前黄淮南片麦区种植面积最大的优质强筋品种;“郑麦136”经受住了近年来多种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的考验,有望成为新一代主导品种。

  河南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所长雷振生:这块儿麦田可不简单,它不光繁育种子,而且收获科技成果。就这一块麦田,我们曾经出过两个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由于我们的品种在不断改良,因此目前生产上主栽的一些品种都具有高产、稳产性好、综合抗力能力强这么一种特点。

  就在这1亩地旁边,还有大大小小多个粮食作物和重要农产品的试验田,种业创新的版图正在扩大。围绕种子芯片这一重大课题,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小麦技术创新中心、神农种业实验室以及河南省新乡市打造的中原农谷已经长成。小麦育种迈入生物育种、分子育种与常规育种相结合的阶段。一批优质专用小麦品种正在加速培育,夯实粮食产能基础。

  “数字闹钟”带来的养鱼新体验

  万象“耕”新,不只体现在粮食作物上。这个春天,更多的传统农业产业融合了数字技术,有了全新面貌。安徽颍上县地处淮河之滨,渔业发达,随着淮河重点水域禁捕,靠水吃水的老路走不通了。然而这里的渔民们却找到了新的发展机遇。

  这是安徽省颍上县郭彭村的新春第一网鱼,400多条鲈鱼被一位客户包圆了,每斤比市场价还高出3.5元。

  客户程庆辉:今天上班,我们来跟他定一下,今年后期长期合作。我们就要用鲜嫩的鱼,贵一点我们也要用。

  大棚种蔬菜常见,但是“大棚养鱼”却是个新鲜事儿。这就是颍上县黄桥镇从去年8月底才建成投产的智慧渔场。和传统的水面围网养鱼相比,这种养在陆地上、养在大棚里的鱼,用了不少高科技。

  颍上县黄桥镇郭彭村智慧渔场负责人郭行义:每个箱子里都配一个传感器,如果是绿灯证明氧气含量是正常的,如果是红灯亮了,证明氧气就有问题,我在手机上面都可以实时看见。

  养鱼箱上的传感器,老郭把它叫做“数字闹钟”。没有装上这些设备之前,网箱养鱼是个苦差事,晚上要经常起来查看是否缺氧。而现在,含氧量监测有数字闹钟接手,并自动决策处置,鱼的质量和产量大幅提高。

  颍上县黄桥镇郭彭村智慧渔场技术员董德水:我们通过这个数据平台,能够随时掌握我们整个项目鱼的生产状况,鱼的水质的情况都可以随时进行掌握。

  这个渔场占地6.5亩,有80个养殖箱体,一个养殖箱就相当于2.5亩精养鱼塘水面的养殖量。如今每天都有3000斤鲜鱼从这里打包发往全国各地。

  颍上县黄桥镇党委书记刘国东:一开始我们不是80个箱子,实际一开始就四个箱子,四个箱子先养,养过以后让他们来看,有效益,立即加大养殖量,变化就大了,现在很多村都要往这里面投。

  现在,渔场旺季每天都需要50多名工人,全部来自当地村民。

  颍上县黄桥镇郭彭村智慧渔场负责人郭行义:禁捕以来,好多渔民就没有事情做了,我们智慧渔场就需要他们这些会捕鱼,会捞鱼的工人,转化为我们的产业工人,既解决了我们工厂的用工问题,又解决了他们就近就业问题。

  “数字工友”为乡村产业振兴

  打开全新空间

  数字技术让庄稼有了新的种法、鱼儿有了新的养法,更深度参与到整个产业链的塑造当中。通过数字耳标等方式,还解决了以往畜牧养殖企业在办理信贷抵押时,占资产大头的生物活体“确权难抵押难”的问题,畅通了资金链,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更多活力。

  养牛不见牛,全靠“数字工友”。新的一年,山东省莱西市这家奶牛养殖企业,用上了刚升级改造的智慧养殖管理系统,偌大的养殖场看不到一个工人,依托数字技术,从喂食、测量体温、通风、喷淋直到产奶都实现了无人化。然而在企业负责人王义坚心里,这样的数字化改造还不够完美,他们在扩大规模的过程中,遇到了融资难题。

  青岛荷斯坦奶牛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义坚:可能奶牛的价值要占我们企业总资产的70%-80%左右。像银行传统的信贷业务主要还是做这种不动产的抵押,奶牛生物资产,银行会考虑到可能资产不大好监管,所以很少有银行愿意做这种动产的抵押。

  如何破解活体抵押难题,当地政府看准了数字转型浪潮,推动银行和互联网企业合作,他们给每一个奶牛都安装了数字耳标,耳标上的芯片可对奶牛的体温、活跃度、运动量等生命特征进行多维监控,形成数字化标识传送到银行终端。

  兴业银行莱西支行业务部经理许艳霞:我们就能够知道咱们的牛是在我们的牛场正常在这产奶,从而达到我们对你们的生产经营的一个把控程度,我们就可以通过银行授信。

  至此,一座数字牧场完成了搭建,“数字工友”让养殖更精细规范,也破解了贷款难题,让养殖企业的长久发展有动力、有底气。如今,仅在山东就已建设了93家智慧畜牧业示范应用基地、42家智慧牧场。

  青岛荷斯坦奶牛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义坚:家乡新遇,遇到的是我们越来越多的奶牛养殖企业实现了数字化、标准化,这些变化带来的是整个畜牧养殖业质的变化。通过这些变化,大大促进产业兴旺和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活力。

  开启水上春耕

  蟹农投放蟹苗忙

  这两天,地处鄱阳湖畔的江西鄱阳县的蟹农们,早早地开启水上春耕,乡野阡陌间一派蟹苗投放的繁忙景象。

  在鄱阳县水产养殖的千亩蟹塘里,工人们正抢抓节气,对蟹苗进行公母分类后,再分塘投放。

  鄱阳县特种水产养殖基地负责人张春凤:公的和母的成熟相差有半个月至二十天,第一把母的老一点的先上市场,公的还没有成熟的时候就等二十天,半个月以后再上市场。

  据了解,从正月初九开始,蟹农们就开始忙着水上春耕了。目前,蟹苗投放已接近尾声。鄱阳县大闸蟹养殖面积达到6万亩,产值超过1亿元。

  (总台央视记者 李卉 张博 河南台 安徽台 山东台)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欣欣,你在哪里——缅甸地震中国力量救援纪实

  • 现场视频!解放军台岛周边开展联合演训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期,多地智慧农业建设传来佳绩,草莓巡检机器人、长臂喷雾机等打破了大众对农业的传统印象,数据要素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农村电商发展,支持农村电商平台建设,帮助农民通过电商渠道销售农产品;利用数据分析市场需求,打造电商特色品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2025-04-02 10:07
2月19日,凌晨3时的机房,敲完最后一行代码,中国海油所属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服”)深海深层地震数据成像处理技术研发团队负责人刘金朋如释重负。物探船作业时,利用拖缆产生地震波,对海底地层进行“CT扫描”,并实时完成震源和检波点数据采集。
2025-04-02 10:06
引力波被形象地比喻为“时空的涟漪”。为了更精准地认证透镜引力波,胡彬团队与宁波大学蔡荣根院士将目光瞄准宇宙中更为微小的尺度——星系中的致密天体。
2025-04-02 10:05
冰凌花能够早早绽放,成为东北“报春第一花”,是因为其特殊的生长节律和物候机制  草长莺飞,全国多地春意正浓。冰凌花还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能为昆虫提供早春时节稀缺的花蜜和花粉,成为传粉昆虫不可或缺的食物来源。
2025-04-02 10:01
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前瞻规划、协同发力、接续攻坚,中国创新将在“一张蓝图绘到底”中破浪前行  作为尖端科技的代表,芯片是我国受外部冲击较大的领域之一。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前瞻规划、协同发力、接续攻坚,中国创新将在“一张蓝图绘到底”中破浪前行。
2025-04-02 10:00
3月30日,2025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坚持主流价值导向 推动算法向上向善”主题分享会在广西南宁举行。主题分享会上发布了“算法向善”南宁宣言,重点互联网企业代表集体签署。
2025-04-01 09:46
目前全球6G研发已从概念探索进入关键技术攻关阶段,中国围绕2030年实现6G商用这一目标加速布局。
2025-04-01 09:50
AI医疗只是辅助手段。
2025-04-01 09:48
31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科技成果发布活动”上,由北京金融监管局联合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委金融办共同指导,全国首个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组织——“北京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正式发布,助力北京商业航天加速发展。
2025-04-01 09:47
3月31日,“南海二号”钻井平台在惠州19-6油田海域进行钻探作业。
2025-04-01 09:45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成果专场发布会31日举行,围绕“四个面向”发布19项重大科技成果,展现了我国在前沿科技引领、开源开放合作、创新驱动发展等方面的成效。
2025-04-01 09:41
现场发布2024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结果,与会领导为中国正能量十佳网络精品代表、突出贡献单位颁发荣誉证书和纪念牌。
2025-04-01 09:48
主题分享会上发布了“算法向善”南宁宣言,重点互联网企业代表集体签署。
2025-04-01 09:47
今年以来,我国以DeepSeek为代表的大模型企业通过算法优化、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开源生态协作,在使用“缩水版”GPU芯片的情况下,将千亿参数模型训练成本压缩至同类模型的1/10,走出了一条从粗放式算力堆砌向内生式效能提升的新路径。
2025-03-31 10:21
“联合科研团队初步确定,青龙山恐龙蛋化石普遍表现出特殊排列规律,如常见同层埋藏的恐龙蛋3至5枚一组排列成微微弯曲的弧线,多组弧线近平行展布。
2025-03-31 10:03
由西湖大学孵化的西湖仪器,日前成功实现12英寸碳化硅衬底激光剥离自动化解决方案,大幅降低损耗,提升加工速度,推进了碳化硅行业降本增效。
2025-03-31 10:02
日照两城河口国家湿地公园,一群绿头鸭在水面上自由飞翔。
2025-03-31 10:01
3月28至29日,作为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全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大会”在北京工业大学举行。
2025-03-31 09:59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于3月27日至31日在北京举办,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年度主题。其中将举办碳达峰碳中和科技、世界绿色设计等论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2025-03-28 03:30
日前,我国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沧渊号”成功下线,将承担世界最长公路水下盾构隧道——海太长江隧道工程左线掘进任务。大海古称“沧渊”,海太长江隧道横跨长江入海口,全长39.07公里,其中过江隧道长11.185公里,最大埋深超75米,计划于2028年建成。“沧渊号”开挖直径达16.66米,整机总长176米,总重量超5650吨,再创国产超大直径盾构机新纪录。
2025-03-28 04:0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