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柚”香“柚”甜 衡山黄金贡柚迎来丰收
首页> 光明科普云> 农业农村频道> 乡村振兴 > 正文

“柚”香“柚”甜 衡山黄金贡柚迎来丰收

来源:光明网2022-12-22 14:02

  当下正值黄金贡柚的最佳采摘期,衡山县永和乡黄周村尚品优果蔬种植基地的黄金贡柚也已经成熟待摘。漫山遍野的果树上挂满了金黄的贡柚,似柚非柚而香于柚,似橘非橘而甜于橘,清香味沁人心脾。

  12月21日一大早,基地的农户们便开始有条不紊地忙碌起来,一边利落地采摘基地内成熟的黄金贡柚,一边则忙着将新鲜采摘的黄金贡柚分拣、打包,准备销往广东等地。

“柚”香“柚”甜 衡山黄金贡柚迎来丰收

  据了解,黄金贡柚是橘与柚杂交的新品种,色泽金黄、外观独特、甜度高、耐贮藏,同时富含维生素C,有助于泻火促消化。

  2018年,基地负责人钱润枝发现了黄金贡柚的种植前景,在永和乡黄周村流转了140余亩土地,用于种植黄金贡柚和“红美人”柑橘,为“小水果之乡”——永和乡的特色水果产业又添一名“新成员”。作为黄金贡柚种植的第五年,今年基地也迎来了第一轮丰收,预计产量近3万斤。

  “这个黄金贡柚既有柚子的特点,又有橘子的风味,吃起来有一股清香。去年是少量挂果,整个果园只收了两三百斤,今年就开始大批量挂果了,挂果的长势喜人。”看着果树上挂满沉甸甸的贡柚,衡山尚品优果蔬有限公司负责人钱润枝满心欢喜。

“柚”香“柚”甜 衡山黄金贡柚迎来丰收

  同时基地还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吸纳了周边20多名村民在基地务工,让他们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

  黄周村村民罗名德是基地务工的一员,他每天的工作便是忙着管护基地内的果树,杀虫、除草、采摘……如今罗名德在基地的年收入有近三万元。他表示:“去外面打工也是赚这么多钱,不如在家门口做事,还照顾了家里,这样多舒服。”

  近年来,永和乡大力实施“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战略,依托当地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优势,建成百亩以上的水果基地20余个,并形成了以柑橘柚、冬枣、猕猴桃、菁香桃、葡萄为主的“五大品类、九大基地、十余个品种”。同时,该县还借助网络平台优势,开展直播带货、年货节等系列活动,宣传本地特色水果,提升产品知名度,为农民增产增收、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戴玮 文雅婷)

[ 责编:武玥彤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江苏无锡:一把二胡奏响富民曲

  • 贵州:观百里杜鹃花海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该团队开发了一种只有邮票大小的可穿戴超声贴片设备,可以24小时对心脏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即便剧烈运动时也不妨碍其正常工作。
2023-03-29 09:40
总的来说,他们发现了强有力的证据,表明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会降低人体对疫苗的免疫反应。
2023-03-29 09:38
当微塑料在海鸟的肠道中大量存在时,干燥棒杆菌这样的有害细菌似乎会茁壮成长。对人类来说,干燥棒杆菌可致人罹患心脏炎症、脑脓肿和感染。
2023-03-29 09:25
利用纳米技术控制日常环境温度的多功能“相变油墨”是一种概念验证,可以层压、喷涂或添加到油漆和建筑材料中。
2023-03-29 09:24
走近一看,“小房子”好像挺简单——灰顶是覆盖的太阳能板,蓝色外壳下的两条履带,恰好跨在两道茶垄上。
2023-03-29 09:18
《规划》以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实践,为数字中国建设锚定了新时期发展方位,为加快提升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谋划了战略路径。
2023-03-28 04:30
创新型人才起步在大学,奠基在大学,大学教育为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培根铸魂、启智储能。
2023-03-28 04:40
建设数字中国,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重要一环。适应科技发展趋势、以数字化促进发展水平提升是各国人民共同的追求。
2023-03-28 04:30
此次,科研团队对我国西北地区约1.7亿年前的一种侏罗纪远古植物化石进行了重新研究。
2023-03-28 03:40
解伟介绍,该研究基于“在最适宜的地区生产最适宜的农产品”的原则,开发大型农业生产布局优化模型,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多个维度开展单目标或多目标优化。
2023-03-28 03:40
在全人工繁殖、实验室环境仿自然繁殖的成功突破基础上,积极探索长江鲟野外自然繁殖,开展相关试验活动。
2023-03-28 09:06
他们深爱着这一切。记者采访时,看到考古队员们喜欢放置各种水下设备当作纪念品。即使在北京办公室的咖啡机旁,也要放一个考古船的模型。倒一杯水的时间,思绪便能回到那些水底的高光时刻。
2023-03-28 04:40
细胞可以通过命运决定过程来不断适应环境变化,实现并完善自身功能。
2023-03-27 10:41
地球的历史,浓缩在自然博物馆中。
2023-03-27 10:06
近日,一蛙类新物种在浙江省舟山群岛被发现,中国计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金园庭教授研究团队历时十年开展的两栖动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2023-03-27 10:03
芯片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芯片速度的提升得益于晶体管的微缩,然而当前传统硅基场效应晶体管的性能逐渐接近其本征物理极限。
2023-03-27 10:02
实用的知识技能、良好的实践体验,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到社区科普大学的教室。
2023-03-27 10:00
2023 年 3 月 26 日,“典赞·2022 科普中国”揭晓盛典特别节目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 CCTV-1 播出,现场揭晓 2022 年度十大科普人物、十大科普作品、十大科普事件和十大科学辟谣榜。
2023-03-26 17:17
近日,由中国科协、中央网信办、科技部联合指导,科普中国、学习强国、中国科普网、人民日报视频客户端、新华网、央视频、光明网、抖音、快手、新浪、知乎、哔哩哔哩、网易、腾讯等 14 家网络平台在“典赞·2022 科普中国”揭晓盛典上,共同启动 2023 年科普短视频创作联合行动。
2023-03-26 17:16
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上海科技馆将自3月31日晚闭馆后启动其开放运行20余年来最大规模的系统化升级改造。上海科技馆自2001年12月18日正式向公众开放以来,已累计接待国内外观众逾8000万人次,是最热门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之一。
2023-03-25 18:5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