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新农村迈向现代化——江西于都梓山镇潭头村采访记
首页> 光明科普云> 农业农村频道> 乡村振兴 > 正文

新农村迈向现代化——江西于都梓山镇潭头村采访记

来源:经济日报2022-11-30 14:04

  党的二十大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了战略部署。在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梓山镇潭头村,一场如何走好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的生动实践正在进行。日前,记者来到潭头村,近距离感受产业快速发展、农民安居乐业的喜人景象。

  谈打算谋发展

  炒豆子、熟花生摆上桌,村民们带着小本子,围坐在圆桌旁。11月17日,恰逢阴雨天,地里干不了活儿,潭头村党支部书记刘连云瞅准时机,组织村民在红军烈士后代、退伍军人孙观发家中集中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作为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亲历者、见证者,我深切感受到党和国家对老区人民的关怀。党的二十大又为我们描绘了宏伟蓝图,新征程上我们更要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聆听了半个多小时的宣讲后,孙观发首先打开了话匣子。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潭头村看望慰问老区人民时,曾在孙观发家同乡亲们和当地干部一起拉家常,详细了解老区人民生产发展和生活改善等情况。

  紧接着,大家你一言我一句,现场讨论气氛热烈起来。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村里的‘三高’、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也多了。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我想再添置点中医理疗设备,发挥中医‘治未病’优势,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中医诊疗服务。”村医孙兼军说。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得先振兴。要把富硒产业发展好,把富硒农产品宣传好。现在直播带货不是很火嘛,村里缺人才,能不能给大家培训培训,咱们都去当网红!”村民孙祥发说。

  “咱们是红色名村,村里现在搞研学,我们要继续讲好长征故事、于都故事、潭头故事。”村民刘东升说。

  座谈会上,村民们紧密联系自身实际,谈认识、谈体会、谈打算。听大家说完,刘连云感觉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我要继续带领大家高质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把蔬菜全产业链做起来,把果业等特色产业做活,把村庄建设得更美丽,让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更富足。”

  产业兴村民富

  冬日暖阳下,万亩集中连片的蔬菜大棚里生机勃勃。11月18日中午,20多名村民在蔬菜基地里忙碌着。刚采摘的菜心整齐排列在货箱里,刚出大棚就上货车,数小时后将出现在粤港澳大湾区市民的餐桌上。“在龙头企业深圳茂雄集团的引领下,我们的种植、流通和销售都发生大变化。”梓山镇副镇长刘知远说。

  目前,梓山镇以潭头村为核心,建成了占地1万余亩的高标准现代富硒农业产业园,从单一的蔬菜种植业发展成田园综合体。“下一步,我们准备建设蔬菜展览馆、水培观光区等,积极发展农旅产业。”深圳茂雄集团旗下江西红品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明柱说。

  来到坐落于村内的于都县硒博馆,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把富硒这个品牌打好”的红色标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于都县富硒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王冬香说,当地农产品插上了“富硒”翅膀,品种变得更多,销售渠道也变得更广,富硒产品的品类由单一的蔬菜,发展至大米、茶叶、禽蛋、酱油等。“我们要牢记总书记嘱托,不断做大做强富硒产业。”王冬香说。

  在303号大棚里翻地的村民林美荣,和记者算起了她的经济账:“昨天收到了上月的工资2100多元。每年还有土地流转的租金、产业入股合作社的分红。”依托富硒蔬菜产业蓬勃发展,去年底,潭头村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万元。

  人心齐干劲足

  11月19日傍晚,村民们已忙完一天的农活。村民广场附近的人慢慢多了起来。支起支架,摆上手机,打开抖音,村里的“大妈”谢起英与她的广场舞直播,吸引了村民的围观,欢声笑语一片。

  “大家再来一遍!”谢起英拍得十分起劲。谢起英说,在潭头村,她不但是社交平台里的舞者,还是村里的“股东”“讲解员”“民宿主”“管理员”“宣传员”。“其实,大家都有这些身份,看到哪里有垃圾,都会第一时间捡起来;看到客人来了,都会第一时间迎上去热情接待。”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潭头村村委会副主任刘锦华说,村里人心齐、面貌新、思进取,是因为端平了“共同富裕”这碗水。

  前两年,看着来村里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每家每户都有搞餐饮、办民宿的想法,大家各干各的。去年,村里成立旅游公司,782户村民都可以自愿入股,一户一股,2000元一股不能多也不能少。算下账来,每户的分红都一样,年均收益超过40%。今年,村里新打造了村办食堂“富硒大院”,天天爆满,每月营收超30万元,目前正在扩建中。“村里发展好了、客人来得多、留下的钱更多,大家干劲可足了。”刘锦华告诉记者,这就是共同富裕。

  如今的潭头村,村民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都发生巨大改变,现代化的梦想正在这里加快成为现实。(本报记者 刘 兴)

[ 责编:战钊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百年接力,守护城市万亩林海

  • 山东:“渔光融合”共享海洋绿色资源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2日在北京开幕。除收录标准的优势外,东壁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还根据中国科技界与教育界的习惯,对所收录期刊进行了学科分类。
2025-07-04 09:55
超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人造材料,而具有热辐射性能的超材料可以把多余的热量“打包”传递到外界,热辐射超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零能耗辐射冷却、建筑节能降温、航天热控等诸多重要领域。
2025-07-04 09:53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骆清铭团队成功绘制出了小鼠三维脑区和立体定位图谱
2025-07-04 09:52
7月4日,神秘的水星将迎来东大距,这是今年第二次水星东大距,观测条件依然不错。
2025-07-04 09:51
科学是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2025-07-04 09:50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成本低、效率高、易加工等优势备受关注,可应用于光伏发电、车载光伏、光伏建筑等领域。
2025-07-03 09:59
目前,对于10厘米以上大型空间碎片,航天器通常采用主动规避的策略,通过轨道调整,避开可能的碰撞路径。
2025-07-03 09:58
6月26日,中国民航局官网发布公告,提到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自2025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2025-07-03 09:56
药膳制作师既要懂烹饪,是餐厅的大厨,又要懂中医药理论知识,特别是能够作为食药物质的中药材。
2025-07-03 09:55
运动有助于健康和抗衰老。但究竟是什么让运动有这种奇效呢?我国研究团队历时6年,首次系统解析了人体对急性单次运动与长期规律运动的分子-细胞动态响应谱,揭示肾脏是运动效应的关键应答器官——其内源代谢物甜菜碱作为衰老延缓的核心分子信使,通过靶向抑制天然免疫枢纽激酶TBK1,协同阻遏炎症并缓解多器官衰老进程。
2025-07-03 05:20
近日,四川乐山一小伙感觉身体不适独自乘出租车前往医院就诊,途中开启“超强自救”模式:联系妈妈告知情况、打110报警求助、打120告知医院准备急救。如果长期处于焦虑引起的躯体化障碍状态,患者会反复出现头痛、心慌、呼吸急促、胃肠紊乱、肢体疼痛、睡眠问题等。
2025-07-02 10:06
使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不少人或许都遇到过类似问题:它们有时会捏造细节,甚至“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当“喂给”大模型的训练数据包含虚假信息时,它就会产生“幻觉”、给出错误答案。
2025-07-02 10:05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所属的国产C909客机平稳降落在蒙古国乌兰巴托成吉思汗国际机场,标志着国航首条C909国际航线正式开通。早8时许,这架C909客机从呼和浩特起飞,经过1个多小时飞行抵达乌兰巴托。
2025-07-02 10:0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领域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国民经济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底盘”。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通过提升劳动者素质、优化劳动资料和创新利用劳动对象,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显著提高。
2025-07-02 10:01
团队基于卫星遥感数据构建了1988年至2021年青藏高原30米分辨率人工草地数据集,明确了青藏高原主要的人工草地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并揭示了青藏高原人工草地的迅速扩张及其驱动机制。
2025-07-02 09:59
屠光绍认为,金融机构在应用人工智能时必须在服务投资人与消费者之间寻求平衡,避免AI鸿沟,坚守金融服务大众的初心。鲍建敏倡导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开放共赢的人工智能金融生态体系,搭建跨机构、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平台。
2025-07-01 10:13
6月30日,2025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在英国伦敦拉开大幕,引发球迷关注。在草地球场,球的速度更快且弹跳不规则,比赛回合较短,发球就成为球员们的重要“武器”。红土球场并不是天然土壤,而是分层分布着碎砖粉、白色碎石灰石、碎石等。
2025-07-01 10:09
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药品追溯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步,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主页,点击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或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对话页,点击医保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
2025-07-01 10:09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7月1日,该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国家航天局供图)  月球全色图,由天问二号探测器的窄视场导航敏感器于2025年5月30日15时拍摄,经辐射校正处理后制作而成。
2025-07-01 10:08
龙芯中科近日正式发布基于国产自主指令集龙架构研发的服务器处理器龙芯3C6000系列芯片、工控领域及移动终端处理器龙芯2K3000/3B6000M芯片以及相关整机和解决方案。
2025-07-01 10:0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