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科普中国智惠农民】潘兴运:走遍千山万水 还是家乡最美
首页> 光明科普云> 农业农村频道> 乡村振兴 > 正文

【科普中国智惠农民】潘兴运:走遍千山万水 还是家乡最美

来源:光明网-科普中国2022-11-03 12:32

【科普中国智惠农民】潘兴运:走遍千山万水 还是家乡最美  

  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科普中国智惠农民》本期邀请广西南宁市马山县云上瑶乡种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华中农业大学2022年广西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学员潘兴运,请他讲述如何为家乡引入鹰嘴桃产业,助力家乡农民持续增收、带动当地休闲农业发展。

  “你的桃子成熟了吗?什么时候可以订购?”每到6月,我总会收到许多老顾客的短信。看到他们对我种的“云上仙桃”念念不忘,感觉这么多年的辛勤付出没有白费。

【科普中国智惠农民】潘兴运:走遍千山万水 还是家乡最美

潘兴运在华中农业大学“头雁论坛”上分享创业经历

  2010年,我将自己在深圳经营的6家连锁餐厅改为农贸商店,专卖广西土特产。为了寻找优质货源,我们夫妻两人走访了广西80多个县,到最偏远的乡村去寻找最原生态的农产品。在此期间,我们回到阔别已久的老家加善村。虽然一路颠簸,但进入村子的那一刻,望着云雾缭绕、犹如仙境的村庄,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我们俩一下就喜欢上了这里,妻子兴奋地说“以后退休了一定要回来居住”。

  与繁华的大都市相比,我的家乡美丽却落后。那次回老家经历,使我逐渐萌生出返乡创业的念头,“现在生活过得富足了,得追求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我希望能做些什么,让自己的家乡变得更好。”

  如何改变家乡落后的现状呢?加善村属于典型的岩溶丘陵地貌,土壤不易蓄水,只适合种植玉米、旱藕、辣椒等经济价值较低的作物。村民们多次尝试转型都以失败告终,因此,找到合适的经济作物,才是转型之路的关键。

  从那时起,我便经常回村,收集当地气候、土壤、水源等有关数据。之后我又到广东、云南、贵州等多个种植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先后考察了水果、药材、花卉、茶叶等不同类别的50多个品种,最终选定了广东河源的鹰嘴桃。鹰嘴桃是一种耐旱的植物,原产地的气候和纬度与加善村相仿,加之具有极佳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非常适合加善村种植。

【科普中国智惠农民】潘兴运:走遍千山万水 还是家乡最美

潘兴运所在合作社的鹰嘴桃树种植基地

  2016年,我和妻子在加捐山山脚下流转了300多亩土地开始种植鹰嘴桃树。最初的种植之路并不顺利,由于桃树对环境影响比较敏感,原产地技术并不适合家乡,加之2019年遭遇极端天气,当年桃园几乎绝收。

  这些困难并没有吓倒我。我和妻子每天带着干粮到地里干活,施肥、打药、修剪等工作都亲力亲为,观察每块地的小气候差异,记录每天的天气情况,监控桃园的病虫害发生,尝试通过修剪来平衡桃树的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等技术要点。经过不断努力,我们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加善村种植鹰嘴桃树的田间管理方式,种出的桃子一年比一年甜。

  每到三月份,桃园里春意盎然,玫红色的桃花竞相开放,漫山遍野,绯红一片;到了七月份,一颗颗鹰嘴桃个大果红,沉甸甸挂在枝头,压弯树枝。

【科普中国智惠农民】潘兴运:走遍千山万水 还是家乡最美

潘兴运所在合作社成熟的鹰嘴桃

  2017年,我牵头成立广西南宁市马山县云上瑶乡种养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员35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1户。5年来,合作社先后聘请村民做工3000多人次,受惠农户约100多户,其中贫困户约20户,受惠人群600多人次。

  辛勤劳作之余,我还会用手机记录在家乡创业和生活的美好瞬间。我甚至会凌晨两三点起床,只为记录山顶壮观的云海日出。近年来,我通过朋友圈、抖音发布家乡短视频309个,获2410个粉丝关注、 3万多点赞。有网友评论道:“好漂亮的日出,想家了。”“早起的鸟儿不但有虫吃,还有美景看。”

  2019年桃花绽放时,我们桃园还举办了加善村首届桃花节,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最有成就感的事情就是,通过我的宣传和带动,当地的农业休闲旅游发展起来。

  从繁华又精彩的大深圳,回到这个安静、美丽的小山村,只为打造心中的“世外桃源”。目前,我的桃园已经发展成集种植、养殖、果脯深加工、土特产包装及销售于一体的旅游种养生态产业园,被评为南宁市级贫困村特色产业扶贫示范园。未来,我还计划以产业园为实验基地,推广栽培食用菌,用“霸王菇”为家乡父老撑起更多致富伞。

【科普中国智惠农民】潘兴运:走遍千山万水 还是家乡最美

潘兴运在桃园种植基地展示产品

  讲述人:潘兴运 广西南宁市马山县云上瑶乡种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华中农业大学2022年广西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学员

  策划组:宋雅娟 谢芸 武玥彤

  通讯员:游子晴 施丹 王景伟

【科普中国智惠农民】潘兴运:走遍千山万水 还是家乡最美

[ 责编:姜楠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江苏无锡:一把二胡奏响富民曲

  • 贵州:观百里杜鹃花海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走近一看,“小房子”好像挺简单——灰顶是覆盖的太阳能板,蓝色外壳下的两条履带,恰好跨在两道茶垄上。
2023-03-29 09:18
安市白甸镇瓦甸小学学生在科技社团活动中体验操控机器人。
2023-03-29 10:59
重点加强教师配备、实验室建设、实验员配备、课时总量和结构、教学方式、实验教学等科学教育条件和活动的监测。
2023-03-29 10:59
利用纳米技术控制日常环境温度的多功能“相变油墨”是一种概念验证,可以层压、喷涂或添加到油漆和建筑材料中。
2023-03-29 09:24
该团队开发了一种只有邮票大小的可穿戴超声贴片设备,可以24小时对心脏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即便剧烈运动时也不妨碍其正常工作。
2023-03-29 09:40
总的来说,他们发现了强有力的证据,表明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会降低人体对疫苗的免疫反应。
2023-03-29 09:38
当微塑料在海鸟的肠道中大量存在时,干燥棒杆菌这样的有害细菌似乎会茁壮成长。对人类来说,干燥棒杆菌可致人罹患心脏炎症、脑脓肿和感染。
2023-03-29 09:25
《规划》以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实践,为数字中国建设锚定了新时期发展方位,为加快提升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谋划了战略路径。
2023-03-28 04:30
创新型人才起步在大学,奠基在大学,大学教育为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培根铸魂、启智储能。
2023-03-28 04:40
建设数字中国,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重要一环。适应科技发展趋势、以数字化促进发展水平提升是各国人民共同的追求。
2023-03-28 04:30
此次,科研团队对我国西北地区约1.7亿年前的一种侏罗纪远古植物化石进行了重新研究。
2023-03-28 03:40
解伟介绍,该研究基于“在最适宜的地区生产最适宜的农产品”的原则,开发大型农业生产布局优化模型,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多个维度开展单目标或多目标优化。
2023-03-28 03:40
在全人工繁殖、实验室环境仿自然繁殖的成功突破基础上,积极探索长江鲟野外自然繁殖,开展相关试验活动。
2023-03-28 09:06
他们深爱着这一切。记者采访时,看到考古队员们喜欢放置各种水下设备当作纪念品。即使在北京办公室的咖啡机旁,也要放一个考古船的模型。倒一杯水的时间,思绪便能回到那些水底的高光时刻。
2023-03-28 04:40
细胞可以通过命运决定过程来不断适应环境变化,实现并完善自身功能。
2023-03-27 10:41
地球的历史,浓缩在自然博物馆中。
2023-03-27 10:06
近日,一蛙类新物种在浙江省舟山群岛被发现,中国计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金园庭教授研究团队历时十年开展的两栖动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2023-03-27 10:03
芯片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芯片速度的提升得益于晶体管的微缩,然而当前传统硅基场效应晶体管的性能逐渐接近其本征物理极限。
2023-03-27 10:02
实用的知识技能、良好的实践体验,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到社区科普大学的教室。
2023-03-27 10:00
2023 年 3 月 26 日,“典赞·2022 科普中国”揭晓盛典特别节目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 CCTV-1 播出,现场揭晓 2022 年度十大科普人物、十大科普作品、十大科普事件和十大科学辟谣榜。
2023-03-26 17:1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