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日,《“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知识产权保护迈上新台阶、运用取得新成效、服务达到新水平、国际合作取得新突破的“四新”目标。值得注意的是,规划设立了15个专项工程,其中围绕“加强保护”,提出了植物新品种保护体系建设等6个专项工程。
以转基因技术、基因编辑和全基因组选择为代表的生物育种技术,是发展现代种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日前发布的《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也提出要“围绕生物育种前沿技术和重点领域,加快培育一批具有知识产权的优良植物新品种,提高授权品种质量”。这些“具有知识产权的优良植物新品种”是打赢种业翻身仗的“弹药”,需要在加快研发的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生物育种产业专利导航研究成果》报告,当前全球生物育种领域专利申请量呈上升态势,近十年来专利申请量快速增长。中国和美国是主要专利申请国,我国生物育种专利申请量排名第一。三大种业巨头陶氏杜邦、孟山都和先正达在专利申请量上优势明显。生物育种国内专利申请中,北京、江苏、广东、山东排在前列。
图片来自新华社
虽然我国已是全球最大的生物育种专利申请国,但生物育种本身的发展短板仍然存在。“首先,生物育种等先进技术利用深度和广度不足。”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白剑锋举例说,国外大豆育种已广泛利用分子辅助选择等现代育种技术,有效提高了育种效率;而我国大豆育种则基本上是常规育种,在育种效率和对具体性状的精确改良方面明显落后。其次,核心技术没有突破。以基因编辑育种技术为例,TALEN和CRISPR是基因编辑育种的发展方向,我国虽然在相关技术的应用方面有一定突破,但尚未取得平台技术的核心专利。
当前国内育种资源大多集中在科研院所和高校,属于“小作坊”式的研究。一个小团队负责整个育种的全过程,力量分散、育种周期长,与国际先进的流水线式育种体系相比,在效率、资源和技术手段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距。以完成科研题目为目的的研究机制,以技术为导向的育种思路,以及条块分级、分散管理,单打独斗的育种科研体系,导致了育种效率不高、低水平重复,缺乏市场竞争力。而世界种业已进入到常规育种+现代生物技术育种+信息化育种的育种4.0时代,大幅度提高育种效率,使育种工作实现了由“经验”向“科学”的转变。
所以,目前正处在传统育种向生物育种转变期的我国育种产业,要想高质量发展,须加强生物育种技术创新和高价值专利创造,创新种业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强化专利国际化战略布局,做好生物育种领域关键技术的专利布局和发展规划。通过强化生物育种创新,锻造打赢种业翻身仗的“利剑”。(光明网基因科普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