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数字惠农 智慧兴村 ——数字乡村建设的“联通路径”探访
首页> 科普频道> 三农科普> 乡村振兴 > 正文

数字惠农 智慧兴村 ——数字乡村建设的“联通路径”探访

来源:农民日报2021-08-05 11:26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龙成

数字惠农 智慧兴村

在海南省海口市美德村乡村5G卫生诊室里,钟医生在为村民叶大爷测量血压。

  “我儿子在城里工作,以前他想给我打电话,却经常打不通;现在好了,我每天晚上都可以和他视频,比打电话还方便。”在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宝岩村里,村民薛妙演的脸上笑开了花。

  地处丛山峻岭之中的宝岩村,过去由于网络不通、交通不便,村民不说上网,有时候就连电话都打不出去,农产品更是找不到好销路。而现在,宝岩村建有4座网络基站,实现互联网全覆盖,农产品电商发展得风生水起,村民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

  改变发生在“十三五”期间,中国联通在福建帮扶地区建设网络基站6225个,新增宽带端口12.57万个,实现福建农村区域网络全覆盖,有效解决了像薛妙演这样偏远农村群众身处信息孤岛的窘况。

  据了解,中国联通在完善通信设施建设的同时,近年来还充分依托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数字技术,从农业生产、乡村治理到村民民生保障等方面,不断拓展延伸服务三农的链条和领域,升级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结构,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近日,记者走进山东、福建、海南等地,对数字乡村建设的“联通路径”一探究竟。

  乡村建设数字化——

  融入乡村建设全过程,推进治理体系现代化

  “乡亲们注意了!新冠疫苗两针接种间隔时间21天,到时间的直接去卫生院打第二针!”在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邱家店镇王林坡村,村委会楼顶上的白色喇叭不断地提醒着村民疫苗接种事宜。而当记者走进村委会的播音室却发现,里面并没有人。

  “这是我们的云喇叭。以前播音,我都得回办公楼二楼,一遇到刮风下雨天线路还经常坏;现在有了云喇叭,在哪里都能播报,方便多了。”村干部张钦增向记者演示,“我只需要打开手机,登录数字乡村APP,将所需播报的信息编辑完后通过APP传送到后台,云喇叭接收到就会将信息‘喊’出来。”

  在71岁的村民张明家里,电视机上摆着一个小巧的黑色摄像头,摄像头已接入数字乡村APP,成为张明和在外地的儿子、孙子聊天的重要工具。

  目前村里有150户安装了这种摄像头,远在外地的子女通过手机,可以随时打开自家摄像头,查看实时情况或者回看,还可以与家人聊天。经本人允许,还有26户家庭的摄像头接入了村卫生室,针对空巢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由值班人员进行重点关注,便于发现问题后第一时间与家人联系。

  依托“三千兆”网络和云、物联网等技术,王林坡村形成了包括云喇叭、免费Wi-Fi、家庭摄像头等在内的数字网络体系,成为泰山区第一个数字乡村。

  “我们在村里安装了5G网络,建设了智能监控、数字大屏,实现Wi-Fi全覆盖,村民们可以通过手机查看村里的智能监控,极大地提升了村民主人翁意识和参与村庄事务的主动性、积极性。”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西李村党支部书记刘继杰告诉记者。

  据介绍,西李村在村内安装了两个数字大屏和42个监控点,村民通过手机不仅能够实时看到每家每户门前的卫生状况,而且谁家出现突发状况也能第一时间应对。西李村还通过数字乡村平台中的“智慧村务窗口”推动了村党务、政务、财务等信息公开,村民们在手机端点击就能够实时查阅。

  “我们坐在家里操作手机就能看到家里周边情况,有时候忘记关门了也不用担心,觉得非常安全;还能查阅各种村里财务、政务等信息,大小事也不用特意跑去村部了解,十分方便。”村民杨大爷点击APP中的智慧村务窗口,查阅村务公开信息时笑着说。

  据中国联通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0年底,中国联通已对全国超9万个乡镇实现网络100%覆盖,行政村覆盖总量已超46万个;未来一段时间,中国联通将持续加大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持续推进电信普遍服务,夯实数字乡村建设基石。

  乡村产业数字化——

  渗透到农业生产各个环节,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茶叶春天最怕霜冻,夏秋最怕虫害。”走进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县坦洋村茶场,52岁的黄云是打理茶园的一把好手,但是她也最清楚春收的快乐背后,是茶农一年精心呵护的辛劳。黄云记得,几年前的一个夏天,有一段时间没来得及照看茶园,结果茶树被虫子咬的只剩“火柴梗”,看着都心疼。虽然后面全力补救,但那年的产量还是下降了不少。

  现在,她再也不用为这些小虫子提心吊胆了。在黄云家的茶园里,记者看到一排排绿树掩映之间的“小眼睛”,它们其实就是坦洋茶场5G智慧茶园的摄像头,通过前端采集,“小眼睛”能实时自动采集和监测园区虫情信息,实现植保信息的动态定位采集、数据自动上报、实时更新和可视化显示,快速准确预测监控区的病虫害暴发情况。

  “通过5G网络,我们的专家在远方通过电脑或手机就可以诊断病虫害,更精准地帮助指导生产,保持茶青产量稳定、提升茶叶品质。”黄云说,“原本需要工作人员上山花几天时间解决的问题,现在不到半天就能解决了。”

  与此同时,坦洋茶场还建立了茶叶安全生产溯源系统,实现了“来源可溯、去向可查、责任可追”的食品安全管理高标准。“其实溯源是一种保障。”黄云笑道,“知道买的是谁家的茶叶,还能直接找到茶农本人,大家买茶叶就可以更放心啦!”

  “我们现在在家里通过手机就可以进行茶叶生产,一方面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也实现了生产的自动化。”福安市农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余成法表示,“现在的消费者对茶叶质量安全非常重视,我们把可视化的生产过程展现给消费者,让老百姓买得放心、用得安心。”

  有了中国联通5G技术方案的加持,也使进一步挖掘茶园商业价值成为可能。中国联通与福安市农垦集团携手探索农旅融合发展新路径,大力开展茶山旅游经济,围绕福安独特的地理特征,结合茶园微生态环境,为游客创造“天人合一”的意境,打造“360导航式”和中控中心综合性展示中心,让游客从互联网即可了解农垦茶园的美丽景色,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据了解,坦洋茶场作为数字化生态茶园示范项目,集合了中国联通多个智能化系统。除福安县坦洋茶场外,中国联通还在全国25个地区参与打造了80多个智慧农业项目,形成了诸如黑龙江鸡西智慧农业、广东茂名荔枝产业园、重庆荣昌生猪大数据等42个案例。

  乡村服务数字化——

  开展数字化民生保障服务,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有病难就医至今仍在困扰不少地方的村民。乡亲们看病首选大多是去离家最近的村卫生室,但村卫生室能力和资源有限,遇到稍微复杂的情况,就要往乡镇级医疗机构跑,甚至要到县级、市级、省级医院,一趟趟折腾下来,不仅耗费金钱、时间和精力,甚至还可能耽误病情。

  现在,随着5G技术进乡下村,情况开始改变。

  记者走访至海南省海口市美德村时,只见76岁的村民叶大爷在村卫生室就诊。村卫生室的钟医生利用中国联通的5G网络、远程医疗平台和工作站一体机,完成了对叶大爷一系列的身体检查,还远程连接到上级医院挂号进行了实时诊断。

  据介绍,“小病不出村”,到村卫生室就可远程挂号,让乡镇卫生院医生乃至省级三甲医院医生开展远程会诊。去年底,中国联通对海南省7家三甲医院、18家县级医院、340家乡镇级医疗机构和2693家村卫生室进行了5G智慧化升级。

  海南省卫健委副主任李文秀说:“我们在短时间内完成对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医务人员培训,他们逐步对这一新型诊疗方式产生了非常高的积极性。病人一开始也是半信半疑,但后来逐渐发现,通过这一诊断方式得出的诊疗结果与三甲医院并无不同,便慢慢打消了疑虑。”

  中国联通副总经理何飚告诉记者,借助“互联网+医疗”,可实现城市优质医疗资源与乡村对接,能有效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记者走进北京师范大学海口附属学校的课堂,看到与本校学生一起上课的,还有远在千里之外、地处中国最南端的三沙永兴学校的学生。在5G+VR超清视频全景的助力下,两地的小朋友们共同学习、互动,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

  隔着屏幕,三沙永兴学校的冯老师介绍说:“有了同步课堂后,孩子们上课都特别积极,课堂氛围也特别好。我们学校孩子比较少,他们很少像今天这样体验到大班式课堂的氛围,也能学到很多不一样的知识。”

  据了解,5G远程课堂,是中国联通为北京师范大学海口附属学校打造的5G智慧校园项目中的一项应用,目前北京师范大学海口附属学校、甲子中心小学、三沙永兴学校三所学校实现了远程同步教学互动。

  何飚表示,下一步,中国联通将重点实施“千兆连接新基建、乡村治理新平台、数字应用新服务、三农合作新生态”的四新工程,全方位赋能数字乡村发展,建立支撑数字乡村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信息化新格局,为乡村振兴开新局贡献数字力量、联通智慧。

[ 责编:赵清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七届太和论坛在京开幕

  • 一脉活水舞动古今,绘就水韵江苏新篇章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日前,位于浙江杭州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的核心设备正式启用。
2025-10-11 09:44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与国际合作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发表论文指出,海洋硫酸盐浓度的变化能够改变甲烷的消耗方式。
2025-10-11 09:43
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在小说《诗云》中曾描写过“微型白洞”,让很多人浮想联翩。有趣的是,白洞和黑洞在数学上是同一个“解”——它们的质量、角动量、电荷都相同,唯一的区别是时间反了过来。
2025-10-11 09:40
“金钉子”是定义和区别全球不同年代所形成的地层的“锚点”,用来划分全球地质年代界线。
2025-10-11 09:38
植物生长不仅依赖阳光雨露,更与土壤中“看不见的世界”密不可分——这里生活着大量微生物,它们附着在根系上,帮助植物吸收养分、抵抗逆境。
2025-10-11 09:32
5年来,坚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
2025-10-10 10:16
在人工智能(AI)与神经科学的强强联合下,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与艾伦研究所团队联合开发出一种名为CellTransformer的AI模型,助力绘制出目前最精细的小鼠脑图,共包含1300个脑区及亚区。
2025-10-10 10:13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结合模拟计算与机器学习,研制出一种新型3D打印铝合金,不仅耐高温,强度更是传统铸造铝合金的5倍,且比未经机器学习辅助设计的合金强度高出50%。
2025-10-10 10:10
连日来,北方气温骤降,不少秋冬季独有的养生方式和健康说法随之而来,有些操作或说法听起来科学健康,但权威专家表示,如果开展不当反而会带来健康风险。
2025-10-10 10:07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8日印发通知,对有效应对部分地区连阴雨天气影响、进一步做好秋粮产后服务和收购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2025-10-10 09:55
甲烷的“寿命”与浓度变化的规律性,指向一个结论:火星上必然存在持续产甲烷的源头,且其“产量”会随季节变化。蛇纹石化反应虽能解释甲烷的持续存在,却无法说明其浓度的季节性动态变化,难以单独作为火星甲烷的主要来源。
2025-10-09 10:18
国庆假期,中国科技馆推出“双节共欢聚,科技乐翻天”系列主题科普活动、华夏科技学堂国庆特别活动、特效影院VR大空间沉浸体验、人工智能互动应用,与新开放的海洋展厅一起,为观众打造一场科普盛宴。
2025-10-09 10:17
对采集的891份浮选样品进行分析与鉴定,共获得约3.2万粒炭化植物遗存,发现的农作物种类有粟、黍、水稻、大豆与小豆。研究团队对东亚地区140余处考古遗址出土的小豆遗存进行比较,发现黄河流域、日本与韩国的小豆在不同阶段表现出差异明显的演化轨迹。
2025-10-09 10:16
”  一次和邻村牧民闲聊时,王海强得知有人靠卖草捆赚钱,心思顿时活络起来。据统计,今年科右前旗像王海强、宝音这样以卖草为主的牧民有150余户,草产品销售总额预计突破2000万元。
2025-10-09 10:15
10月8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公布现场,屏幕显示奖项得主头像和姓名。据诺奖官网介绍,北川进1951年出生于日本,为日本京都大学教授;理查德·罗布森1937年出生于英国,为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奥马尔·M·亚吉1965年出生于约旦,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2025-10-09 10:11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