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送你一朵小“红花”:从皇室到民间的时代印记
首页> 科普频道> 三农科普> 基因故事 > 正文

送你一朵小“红花”:从皇室到民间的时代印记

来源:光明网2021-05-20 09:26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出品:科普中国

  监制:中国作物学会 光明网科普事业部

  统筹:程维红 徐 琴

  策划:宋雅娟 赵清建

  作者:汪 魏 谭美莲(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副研究员)

     严兴初(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研究员)

  口红已经成为当代女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化妆品,其色调之绚丽用“万紫千红”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从“正红”到“棕红”,从“番茄红”到“枫叶红”,口红的色调太过丰富以至于只能通过不同的“色号”对其进行区分。那么大家是否知道口红中的“红”是来自哪里来的吗?

  高档口红或腮红中广泛使用的天然植物红色素主要来自一种被称为“红花”的植物。红花(学名:Carthamus tinctorius L.;英文名:safflower)是桔梗目、菊科、红花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又称为:红蓝花 、刺红花。其学名Carthamus,取自拉丁化阿拉伯语quartum或gurtum,意为从红花中提取色彩鲜艳的色素。

送你一朵小“红花”:从皇室到民间的时代印记

田野中的“小红花”(图片由云南省农科院胡学礼提供)

  红花的起源至今依然没有定论。有学者认为红花主要起源于土耳其、伊拉克等区域;但是也有学者通过比较红花种植文化,变异程度、野生红花品种及当地的红花多样性之后认为红花主要起源于当今的印度、阿富汗及埃塞俄比亚这三个区域。基于此,有学者提出了“相似中心”理论。即根据红花的植物学特征、含油量、抗病性等性状,认为全球有七个红花的“相似中心”分别是远东地区、印度-巴基斯坦地区、中东地区、埃及、苏丹、埃塞俄比亚和欧洲。

  红花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从中国到地中海地区,乃至整个尼罗河谷一直到东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都有数世纪的栽培记录。目前公认最早大规模种植红花的区域是当今的印度。根据晋代张华著的《博物志》推断红花最早是汉代张骞从西域将其种子引进中国并开始在中国北方种植,到唐代时红花已经在中国广泛种植,并通过遣唐使传至日本等地。然而,红花并不像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能为人们提供补给,为什么能够被如此广泛的栽培呢?

  红花因其色泽艳丽有着“红花颜色掩千花”的美称。这是因为它的花瓣中含有红色(Charthamin)和黄色(Charthamin A & Charthamin B)两种色素。而红花中这两种色素分别是脂溶性和水溶性,因此人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提取方法同时获取这两种色素。红花作为染色原料最早可以追溯至古埃及时期,在著名的图坦卡蒙的墓室中就出土了用红花染色的服饰以及红花饰品。在我国,红花因为其提取的色素颜色鲜艳受到广泛欢迎,其色被称之为“真红”。汉代时利用红花染制的红色丝绸一直是皇室专享,是制作皇帝朝服的重要组成部分。直至唐代因为红花广泛种植民间才开始逐渐使用红花作为染料。当时的蜀锦正是因为利用红花染出的布料色彩鲜艳,经久不褪而又被称为蜀红锦。唐代流传至日本以及出土于新疆吐鲁番阿斯塔纳唐墓的蜀锦均是红色或是以红色为底色。

送你一朵小“红花”:从皇室到民间的时代印记

利用红花染色的蜀锦(图片源自网络)

  在古代中国,红花色素提取方法一直是家族内代代相传的秘密。根据《天工开物》记载红花红色素的提取主要是将新鲜红花晒干捣烂之后用清水提取黄色素,再利用食醋等进行酸洗进一步去除黄色素,随后利用草木灰清澈溶液对其进行碱洗提取红色色素,最后再利用食醋综合其碱性便得到了红花红色素。这种提取方法步骤复杂且获得色素量低,导致红花红色素价格昂贵。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资生堂公司改进了酶发酵法后红花红色素的提取量从原来每公斤干花提取1克增长至每公斤干花提取8-9克。到了现在采用了先进的膜分离技术进一步提高了红花红色素的提取量。

  尽管红花红色素的提取工艺不断进步,但是受红花产量的影响红花红色素依旧价格高昂。因此现代红花红色素主要用于高端品牌的化妆品(例如口红,腮红等)调色。日本资生堂公司从红花的花瓣中提取了称为卡洛撒敏的口红染料。该染料适用于从正红至樱桃红的口红调色。目前,各大主流甚至顶级化妆品品牌所使用的天然植物红色染料大部分都是从红花中萃取而来。

  随着科学家对红花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红花除了作为染料之外还有大量其它用途。例如红花籽油是亚油酸含量最高的植物油,也因此被国际粮农组织推荐为三大保健食用油之一。现代药理学及临床医学应用发现,红花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还能改善心肌及脑组织微循环障碍,延长全血凝固时间的作用。

送你一朵小“红花”:从皇室到民间的时代印记

红花的多样性(图片由云南省农科院刘旭云研究员提供)

  红花花朵娇柔、优雅,色彩缤纷,有白色、黄色、橙色、红色等,是快乐、喜悦之花。由于红花的诸多用途受到了人们关注,在我国新疆、云南,四川,河南,河北,山东,江苏等地区将其作为经济作物推广种植。其广阔的市场前景,巨大的经济利用潜力将会改变很多人的命运,为当地人民带来喜悦与快乐。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特色油料组保存有丰富的红花种质资源,拥有不同花色,不同脂肪酸组成的红花资源材料3532份。特色油料组的科研工作者们希望通过对这些资源的深入研究与发掘,培育出更有价值的红花品种。

  “送你一朵小红花”,在科研人员的努力下,红花的价值正在被不断挖掘,更好造福人类。

[ 责编:张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巴基斯坦与印度宣布停火

  • 张海琴打破女子55公斤级三项世界青年纪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坚守学术诚信,是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也是科研人员安身立命之本
2025-05-10 22:50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与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息息相关。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都有可能像蚁穴溃堤般,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威胁国家安全。
2025-05-10 14:22
满场跑的人形机器人,能透视的眼科手术设备,可诊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大脑“地图”……昨天开幕的北京科博会如同北京未来产业新成果的全景展示。
2025-05-09 17:21
近日,某医院护士201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引起广泛关注——其中不仅惊现“男性患子宫肌瘤”,还煞有介事地介绍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
2025-05-09 13:05
虽然名字中有熊又有猫,但是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身体特征、食性等方面都与猫科动物相差甚远;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研究者认为大熊猫应属于熊科成员。
2025-05-09 09:48
糖在激活味蕾的同时,给公众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而糖究竟是如何“诱惑”人类味觉的一直是个谜。
2025-05-09 09:46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张立团队联合深圳大学副教授王奔、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徐天添等科研人员,成功研发全球首个磁控血液凝胶纤维机械人,有效实现颅内肿瘤精准治疗。
2025-05-09 09:45
近年来,《流浪地球》《独行月球》《问天》等国产影视作品受到观众喜爱,这正是航天科普与文艺跨界融合的结果。
2025-05-09 09:38
从进入隐生状态,到覆盖上冰膜,再到电子束攻击,其中的每个步骤,实验人员都需要保护好水熊虫。
2025-05-09 09:35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7日发表公报说,该院前院长、美国知名政治学者、“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6日去世,享年88岁。
2025-05-08 12:55
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是量子计算机的“神经中枢”,承担着量子芯片精密信号生成、采集与控制的核心职能。
2025-05-08 10:42
在火星地貌研究方面,地质地球所研究员秦小光和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建军组成了黄金搭档。这些系统性突破不仅刷新了人类对火星环境演化的认知,更在行星科学领域镌刻下鲜明的“中国印记”。
2025-05-08 10:40
记者7日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悉,来自该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可漂浮的二氧化钛材料。二氧化钛是一种常用的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在光照下能产生具有塑料分解能力的羟基自由基。
2025-05-08 10:37
从总体架构看,现代化生态环境智能治理体系可以概括为“一大脑、两支撑、多场景”的结构布局。
2025-05-08 10:31
这条特高压输送的电能超一半是风能、光伏、储能等纯绿色电能。
2025-05-08 14:01
最近,不少北京移动和联通用户发现手机上出现了5G-A信号。5G-A是什么?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又有什么用呢?
2025-05-08 09:34
历时6年采集沉积物样本,利用计算生物学研究技术,揭示真核生物祖先可能在海姆达尔纲古菌分化之前就已经形成。
2025-05-08 12:52
生命的力量,远比想象中更强大。
2025-05-08 10:5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5-08 10:28
光明智库以“当具身智能走出实验室——距离人手一台机器人,我们还有多远?”为主题举办新一期青年论坛
2025-05-08 12:0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