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我国油料作物总产已超5600万吨 育种水平显著提升
首页> 科普频道> 三农科普> 三农看点 > 正文

我国油料作物总产已超5600万吨 育种水平显著提升

来源:光明网2021-04-15 16:26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网讯(记者 宋雅娟 张蕃) 油料作物作为油脂和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富含各种天然活性功能成分,与人民健康和美好生活息息相关,保障油料有效供给是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重要举措,对于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维护国家食物安全与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和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在“科技创新引领经济与园艺作物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十三五”时期我国油料作物种业基本情况。

  据介绍,我国油料作物主要包括油菜、大豆、花生、芝麻、向日葵等,2019年总种植面积达到4亿亩,总产超过5600万吨,其中,油菜、花生、大豆产量占油料作物总产85%以上,是我国油料生产的主体。

  分品种看,油菜作为我国第一大油料作物,所产菜籽油占国产油料作物产油量的近50%。“十三五”期间,我国油菜高油育种跃居世界领先水平(如油料所培育的油菜新品系Q924含油量达65.2%,创世界已报道的油菜含油量最高记录;培育的“中油杂19”是我国第一个含油量达50%的国审冬油菜品种),全程机械化和多功能利用进程显著推进,种植面积总体稳定在1亿亩左右,2019年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为9875万亩、1348万吨,均仅次于加拿大,居世界第二位。我国市场推广种植的油菜种子双低优质化率达90%以上,自主选育品种占比100%。

  “十三五”期间,我国花生高油酸与高油品种、单粒精播、减肥减药等创新技术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如油料所培育的花生新品种“中花16”含油量达57.6%,单位面积产油量比对照品种增长30%以上),综合机械化率已达72%,种植面积稳步增长、产量持续增加,2019年分别达到6950万亩、1752万吨,总产稳居世界第一;平均亩产超过250公斤,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我国市场主要推广种植的是高产、高油、高油酸优良花生品种,自主选育品种占比近100%。

  “十三五”期间,我国大豆新品种产量潜力、稳产性均大幅提高(如油料所培育的大豆新品种“中豆44”蛋白+脂肪含量为国审品种中最高,达66.76%),种植面积在经历10多年的持续下降后,2016年起面积和产量开始恢复性增长,2020年分别达到1.48亿亩和1960万吨,均创近20年最高水平。但由于近年来我国饲料市场对豆粕的需求日益攀升,大豆供需缺口仍在不断扩大,据海关总署近日公布的2020年全年进口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大豆进口量达到创纪录的10032.7万吨,比2019年的8851.3万吨增长13.3%。国产大豆主要用于食用,市场推广种植的以适宜豆制品加工的双高(蛋白+脂肪含量大于63%)品种为主,自主选育品种占比100%。

  “十三五”期间,我国芝麻、向日葵、胡麻、苏子等特色油料作物育种水平显著提升,单产水平进一步提高,芝麻、向日葵单产水平稳居主产国首位,适宜机械化品种培育和种植技术取得突破(如油料所选育了我国首个宜机收芝麻品种“中芝78”,创建了芝麻全程机械化标准化高效生产技术模式)。2019年我国特色油料种植面积约2500万亩,其中芝麻400万亩、胡麻400万亩、向日葵1500万亩左右,总产约350万吨。我国市场推广种植的芝麻、胡麻自主选育品种占比100%,向日葵自主品种占比80%以上。

[ 责编:武玥彤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的世界第一高桥进入建成通车倒计时

  • 2026届上海高校毕业生秋季校园招聘会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各地情况不同,建设“无废城市”也需因地制宜,但认准了,就要坚定不移干下去,直到干出成效、达到既定目标。
2025-09-26 09:39
黄芪五仁月饼、茯苓陈皮豆沙月饼、“五行月饼”……中秋将至,主打“药食同源”的药膳月饼受到许多人青睐,成为节日消费新亮点。药膳月饼选用的食材,如茯苓健脾宁心、莲子益肾固涩、薏仁利水渗湿,都是常见食疗材料,适量食用有一定调理效果。
2025-09-26 09:38
国家疾控局近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该局新闻发言人、综合司一级巡视员熊煌介绍,目前,病媒生物传染病、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风险处于较高水平,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等肠道传染病聚集性疫情风险增加,流感等其他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处于低水平。
2025-09-26 09:3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藏品管理和展览部副主任黄海荣介绍,广西素有“铜鼓之乡”的美誉,2006年,壮族铜鼓习俗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全国科普月期间,重庆邮电大学空间通信研究院科普基地展台前,一场趣味十足的“芯片探秘”正在上演。
2025-09-26 09:35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23日在湖南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2025-09-26 04:30
“十四五”以来,我国能源科技在全产业链取得新成效,能源科技创新取得更大突破。数智技术不断助力能源创新升级,绿色低碳能源技术开发能力不断增强。
2025-09-26 04:30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已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当前国际竞争的新焦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工作部署,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9-26 04:30
眼下正值全国科普月,25日,科学家精神百场讲坛走进成都炭材公司,中国工程院院士、高功率脉冲技术及应用专家邱爱慈作题为《马兰精神与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技术》的主题报告。
2025-09-26 04:30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根据计划安排,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四次出舱活动。目前,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已做好出舱活动各项准备工作。
2025-09-25 09:46
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把排查整治重大事故隐患作为防范重特大事故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推动出台64项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十四五’以来,我们实施了提升社会消防安全能力、提升公众消防安全素质等重大工程,消防安全风险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消防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进一步转型。
2025-09-25 09:46
当前,全球正经历以人工智能(AI)等新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积极探索AI引领零售创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创新实践,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2025-09-25 09:46
与此同时,我国算力资源布局进一步优化,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加快构建,已初步形成枢纽节点、区域中心、本地边缘梯次化布局架构。“未来,要持续深化一体化算力网建设,夯实‘算存运’底座,强化算力资源统筹协同与动态优化能力,加速推动基础设施绿色升级。
2025-09-25 09:45
科学技术,既是人工智能(AI)理论和技术发展的源头和基础,也是人工智能的使用者、被影响者。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伦理规则设计与“人工智能+”同行甚至先行,是我们的目标,是AI健康发展的必要生态。
2025-09-25 09:41
科学探索奖由腾讯出资、新基石科学基金会运营,目标是支持中国顶尖的青年科学家,每名获奖人将连续5年获得总计300万元奖金。
2025-09-24 09:09
实验数据印证了这一点:在-18℃下,经过脉冲磁场处理的鲜湿米粉,冻融后的质构品质比未经处理的样品提升了30%—40%。
2025-09-24 09:07
科研人员经过研究,打造出高准确度基因组预测模型,该模型像“基因组导航仪”,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找到控制关键性状的基因遗传变异,这些遗传变异犹如“基因路标”,能精准预测油菜生长表现。
2025-09-24 09:06
9月23日,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本届工博会以“工业新质 智造无界”为主题,吸引来自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企业参展。
2025-09-24 04:15
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公布,今年前8个月,我国通信业呈现平稳运行态势,电信业务收入保持正增长,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5G、千兆、物联网等用户规模持续扩大,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保持较快增势。
2025-09-24 04:15
记者陈晨22日从水利部获悉,全国耕地灌溉面积达10.86亿亩,2025年耕地灌溉面积上夏粮产量占全国夏粮总产量的88.85%。截至目前,我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已达6.38亿亩,较“十三五”末提高12.5%,其中,滴灌、微喷灌面积突破1亿亩,耕地灌溉亩均用水量降至342立方米,较“十三五”末降低4%。
2025-09-23 10:18
9月23日,我们迎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就推动种业自主创新全面突破作出多项部署,为推动我国种业振兴指明了方向。
2025-09-23 10:1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