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超级害虫”指无法被杀虫剂杀死的害虫。有人认为,转基因作物将会诞生无法处理的 “超级害虫”。种植转基因作物违背了大自然的规律,会破坏生态环境。转基因技术真的会培育出“超级害虫”吗?我们应该怎样应对?
被人称为“超级害虫”的B型烟粉虱
这种说法,源自在美国种植的转基因抗虫棉产生了对抗虫棉免疫的害虫,使得抗虫棉无法再抵御该害虫的侵害,因此被认为会对生态平衡造成破坏。实际上,目前也没有证据表明种植转基因作物会产生“超级害虫”,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在农业生产中,长期持续使用同一种农药,会使害虫产生抗药性。转基因抗虫作物的应用与农药类似,对付具有抗性的害虫,只要采取转入其他种类的杀虫蛋白等措施就能解决。
对于公众担心害虫对抗虫植物产生抗性的问题,我国始终保持着害虫对转Bt基因棉花抗性演变的监测(Bt基因即是苏云金芽胞杆菌基因,可产生由杀虫蛋白组成的晶体。),确保抗虫棉对害虫的抗性。同时,低剂量表达的转Bt基因棉花是严禁进入市场的。
也许有人担忧,假设我们真的监测到害虫对植物抗性产生演变,面对产生了抗性的害虫,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不必担心,国际上采取的是双基因/多基因策略,即研发多种具有不同作用机制的抗虫植物,让对具有某一种抗性的害虫无路可逃。此外,为延缓害虫抗性的发展,庇护所策略也被引入:科学家在抗虫作物周围种植一定量的非抗虫作物作为敏感昆虫的庇护所,防止其过快获得抗性。
总结来说,只要管理得当,转基因就不会产生所谓“超级害虫”,其破坏生态平衡的说法也是站不住脚的。
转基因作物会产生“超级害虫”的说法,是公众对于转基因技术的众多误解之一。食品安全问题与环境安全问题,向来是公众关注和争论的焦点。但很多时候引起人们争论的所谓“安全问题”,却只是虚惊一场的不实的信息,却由于抓住了公众的畏惧心理而随着网络疯传。以2012年在我国许多论坛流行的帖子《云南大旱的罪魁祸首-转基因桉树》为例。文章作者不详,且事实上根本不存在转基因桉树,而我国发生干旱的地区不种或极少种桉树,大面积种植桉树的地区则不是旱区,文章利用了公众对科学知识不够熟悉,诱导了受众舆论。
转基因作物与非转基因作物受虫害情况对比
敢于争论和质疑是无可厚非的,但不管是通过哪类媒介传播,公众都要推敲和验伪后再去相信。事实上,转基因技术正在对全世界的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转基因抗旱作物可减少水的使用,保护地球上有限的淡水资源;有了抗病、抗虫转基因作物,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从而减轻对环境的危害。转基因技术绝不是洪水猛兽,加以严格的评价与管理机制便可以成为人类的好帮手,为农业生产、育种方式打开新的大门,也为保护地球环境添一份力。(光明网基因科普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