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转基因你问我答】如何评价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首页> 科普频道> 三农科普> 基因故事 > 正文

【转基因你问我答】如何评价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来源:光明网2021-02-04 16:54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编者按:

  转基因技术安不安全?转基因食品能不能吃……在日常生活中,公众常常被这些问题困扰,甚至被有关转基因的谣言蛊惑。光明网基因科普团队针对相关问题邀请专家进行权威解答,推出系列作品《转基因你问我答》,为公众答疑解惑。

  作者:刘宇慧 同济大学生物学博士

  转基因是生物科学界饱受争议的技术之一。基因工程技术现已在众多领域开展应用,尤其在医学领域被普遍接受,如重组人胰岛素、重组疫苗等,已成为治疗相关疾病的重要手段。但当这项技术应用在食品与农业领域时,争论就变得激烈了起来。为何同样的技术用在不同领域时人们的态度差别如此之大?

  为什么要用转基因技术发展农业

  人类对植物和动物的基因改造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通过选择种植的植物、配种的动物,从而集合对人类有益的性状。但是这种随机的种植及交配,成功的几率是很低的,或许偶尔能看到几株产量高于以往的谷物。但这种选择性育种只能依靠概率,导致培育新品种的效果不好。而在掌握了现代基因工程技术之后,人类就可以更为精确地获得具有所需性状的动植物,比如我们可以将抗病的基因、抗虫的基因通过特定的技术和条件转移到植物的基因组当中,使作物能够抵御病虫害,减少病虫害带来的损失。

  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如何评价

  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其实,所有转基因作物都会经过严格的食用安全评价和环境评价以确保安全。权威研究机构的研究结果表明,食用转基因作物的风险并不比食用同种非转基因作物的风险高。并且,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上,对转基因作物都有一套严格的评价标准:

  转基因作物评价原则主要有实质等同原则、个案分析原则、分阶段原则、科学原则、预防原则、熟悉原则。

【转基因你问我答】如何评价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转基因水稻(图片来源:光明网)

  实质等同原则又包括:成分等同,也就是比较转基因作物与对应的非转基因作物的关键成分含量是否有实质性差异。一般包括一般成分分析(蛋白质、脂肪、灰分、含水量、干物重)、碳水化合物、脂肪酸、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有毒物质这七大项目。安全等同,就是要考量外源基因产物是否具有安全食用的特性,并进行传统毒理学试验,以决定该转基因食品的安全等同性。

  个案分析原则是指在对转基因植物进行生物安全评价的过程中,必须针对具体的外源基因、受体植物、转基因操作方式、转基因植物的特性及释放的环境等进行具体的研究和评价,通过综合全面的考察得出准确的评价结果。因此,即使是对于同样的受体植物,如果目的基因或转基因操作方式不同,甚至上述条件均相同,但获得的转基因植株也可能存在差异,都应该分别进行生物安全性评价。

  分阶段原则是指对转基因植物进行安全评价应当分阶段进行,并且对每一阶段设置具体的评价内容,逐步而深入地开展评价工作。通常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评价应该有如下四个步骤:①在完全可控的环境(如实验室或温室)下进行评价;②在小规模和可控的环境条下进行评价;③在较大规模的条件下进行评价;④进行商品化之前的生产性试验。

  而最后的科学、预防、熟悉原则,则是以科学为基础;采取预防为主的措施;对熟悉的基因,采取简化评价。

  在我国,2001年5月9日,国务院颁布实施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5日农业部第8号令发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制定了科学严格的转基因安全评价程序、以及食用安全评价与环境安全评价要求,确保通过安全评价上市的转基因产品安全性。总的来说,对于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无论是国际上还是国内,都已经制定了详细的评价规则,并据此对转基因生物进行了严格周密的试验,以保证对人、环境、生态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被误读的转基因“预防原则”. 来源: 科学网, 2017年7月15日.

  2. 转基因生物风险监管体系的研究. 《求知导刊》.2016年1期. 王姗姗, 李崇豪.

  3. 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的法律控制. 张澧华, 中国环境法湖南大学2010(年度学位).

  4. 《一本书看懂转基因》.林基兴

[ 责编:张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神舟二十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

  • 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嫦娥七号还将搭载来自埃及、巴林、泰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载荷飞往月球。”郭嘉昆介绍。
2025-04-25 16:45
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
2025-04-25 10:16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2025-04-25 10:15
水利部近日印发《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启动实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
2025-04-25 10:11
这些看不见的技术迭代,正为中国探索更遥远的宇宙空间铺就更坚实的“天梯”。
2025-04-25 10:09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2025-04-25 10:08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直冲云霄,熊熊尾焰映照着千年胡杨,也照亮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崭新篇章。
2025-04-25 10:07
从老人登山有了“赛博外挂”,到“养老机器人”成为热词,今年以来,机器人相关话题持续升温。
2025-04-24 09:40
航天诱变紫云英新品种,固氮效能更高了,综合生态效应也非常大
2025-04-24 09:34
这项研究不依赖直接改变作物的遗传背景,而是通过调控根际的微生物组来优化作物在田间的生长表现。
2025-04-24 09:26
以斑马鱼、涡虫和链霉菌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生命科学实验
2025-04-24 09:24
涅槃重生的AI开口说话了——一面是口若悬河,一鸣惊人;另一面却是信口雌黄,“鬼话”连篇。
2025-04-24 09:22
春日的北京,一场充满未来感的马拉松赛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21.0975公里的赛道上展开角逐,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 在制造业,目前人形机器人承担的是繁重、泛化性强、高度重复的工作,例如搬运颜色、重量、尺寸各不相同的箱子,分拣不同形状的零配件。
2025-04-24 09:19
数字技术带给阅读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提出了新课题。
2025-04-23 10:34
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中,农业保险是重要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
2025-04-23 10:31
身高172厘米,通体银色,一台台人形机器人在产线上分拣物料、搬运料箱、安装零件……科幻电影里的场景照进现实。
2025-04-23 10:26
再接再厉、乘势而上,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迈进,中国的航天事业必将开拓更高境界,中国的科技创新将书写崭新篇章。
2025-04-23 09:24
天地图是自然资源部门向社会提供各类在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推动地理信息数据开放共享的政府网站。
2025-04-23 09:22
4月2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组织全区合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
2025-04-23 09:21
让人形机器人跑马拉松,与其说是人机竞技,不如说是机器的自我迭代。
2025-04-23 09: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