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转基因你问我答】转基因的来源基因有哪些?安全吗?
首页> 科普频道> 三农科普> 基因故事 > 正文

【转基因你问我答】转基因的来源基因有哪些?安全吗?

来源:光明网2020-12-21 15:53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编者按:转基因技术安不安全?转基因食品能不能吃……在日常生活中,公众常常被这些问题困扰,甚至被有关转基因的谣言蛊惑。光明网基因科普团队针对相关问题邀请专家进行权威解答,推出系列作品《转基因你问我答》,为公众答疑解惑。

  作者:朱鹏宇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提到转基因,不少人都比较关注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可是,到底什么是转基因?转的是哪些基因?科学家们是怎么将基因转进去的?转基因能达成什么的效果?其实,把这几个问题搞清楚了,大家就可以对转基因的安全性自行做出判断了。

  什么是转基因?

  转基因,就是科学家利用工程技术将一种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内,从而让后一种生物获得新性状的一种技术。比如,将抗虫基因转入棉花中,那么就可以培育出对棉铃虫等害虫具有抗性的转基因棉花。

【转基因你问我答】转基因的来源基因有哪些?安全吗?

  选自《思维上的困惑——公众关心的转基因问题》

  自1996年以来,共有7类转基因性状进行商业化应用。这些性状包括抗虫、抗病、耐除草剂、提高产量、改善产品质量、耐旱抗逆以及控制授粉系统等。与此同时,复合性状也就是多个转基因性状聚合正成为转基因作物的发展趋势。现在,我们就分别来看看是哪些基因产生了这些性状,这些基因的来源又是哪里?

  转基因选中的基因都有啥?

  抗虫基因

  全世界每年因为虫害造成玉米、水稻等作物产量损失惨重,转基因技术为培育抗虫品种提供了一条新途径,现有的抗虫基因包括Bt基因、蛋白酶抑制基因和凝集素基因。其中应用最多的是Bt基因。

  Bt基因来源于苏云金杆菌,它是一类非常重要的病原性细菌,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苏云金杆菌在芽孢形成过程中产生蛋白质,并以结晶方式出现,这些蛋白质具有特异性的杀虫活性。Bt蛋白在伴孢晶体内是以原毒素的形式存在,此时无活性。当被鳞翅目昆虫摄食之后,这些蛋白质会与昆虫中肠上皮细胞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肠道穿孔,致使昆虫幼虫停止进食而最终死亡。目前Bt制剂在农业中作为常规杀虫剂使用,并且对人是安全的。

【转基因你问我答】转基因的来源基因有哪些?安全吗?

  选自《思维上的困惑——公众关心的转基因问题》

  抗病基因

  抗病性状使植物不易受到病害影响,作物产量提高。抗病基因来自天然的植物、微生物或者引起病害的病毒本身。例如,在番木瓜中导入番木瓜环斑病毒的外壳蛋白基因,就赋予了番木瓜抵抗环斑病毒的能力。

  耐除草剂基因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耐除草剂基因是bar和epsps。1986年科学家从一种霉菌中分离bar基因,它能让草丁膦失活,起到耐草丁膦的作用。epsps基因来源于土壤农杆菌株系,该酶对草甘膦有高抗性,导入该基因能使转化体耐受除草剂草甘膦。

【转基因你问我答】转基因的来源基因有哪些?安全吗?

  选自《思维上的困惑——公众关心的转基因问题》

  品质改良基因

  通过转基因技术对植物进行品质改良,可获得口感好、营养成分高、具有某种保健功能或者生育期改变等具有人类所期望的良好品质的转基因植株。例如,通过转基因技术阻断大豆脂肪酸生物合成途径,获得高油酸大豆,提高食用油品质。

  此外,抗旱、抗寒、耐盐等性状的转基因技术研究也有较大的进展。

  科学家通过什么方法让基因转入到植物中?

  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农杆菌介导法和基因枪法,尤其是农杆菌介导法以其机制清楚、方法简单、效率高而备受人们青睐。

  农杆菌介导法

  农杆菌是普遍存在于土壤中的一类革兰氏阴性土壤杆菌,可以侵染植物的受伤部位,导致冠瘿瘤或毛状根的形成。科学家们通过对农杆菌进行改造,去除其T-DNA中的植物致瘤基因,将所需的目的基因插入,使其不但不会对植物产生有害的症状,反而能将人们希望的基因转入到植物基因组中。

【转基因你问我答】转基因的来源基因有哪些?安全吗?

  图片来源:生物选修Ⅲ教材

  基因枪法

  基因枪法,是利用高速飞行的微米或亚微米级惰性粒子(钨或金粉),将包被的目的基因直接导入受体细胞并释放,从而实现对受体细胞的转化。

  回到开篇的第一个问题,首先不论是转基因食品还是非转基因食品,都含有基因。基因进入人体后,会在消化系统的作用下分解成小分子,不再以基因的形态存在,也不再具备原来的功能。其次,基因要想转入到另一种生物体内,需要一定的转化方法,而人体内部并不存在这种转化方法。

  参考文献

  1. 转基因科普小知识.

  2. 思维上的困惑——公众关心的转基因问题.

  3. 黄珊. 植物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J]. 福建稻麦科技,2012,3:84-86.

  4. 周光宇. 从生物化学角度探讨远源杂交的理论[J}.中国农业科学,1987,11(2):16-20.

  5. Wang K and Frame B. Biolistic Gun-Mediated Maize Genetic Transformation[J]. Methods in Molecular Biology, 2009,526(2):29-45.

[ 责编:张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小小快板手 传承老技艺

  • 成都:非遗精品展演进中学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完成第一阶段6G技术试验,形成超过300项关键技术储备,资本加速布局6G生态……尽管6G网络预计将在2030年开始部署,但我国6G产业布局正加速铺开,呈现政策护航、技术攻坚、资本活跃的特征。
2025-11-20 09:11
谷山梁3吉瓦/12.8吉瓦时储能电站项目建成后,每年预计可向电网输送36亿千瓦时的清洁能源电力。“独立新型储能电站放电时为发电企业,充电时视同电力用户,电网的峰谷电价价差形成利润空间,吸引企业投身于此。
2025-11-20 09:11
中国第一辆蒸汽机车就诞生在我的家乡唐山。我为之骄傲。为此,大学学习机械制造与设计专业的我,毕业后,就一头扎进轨道交通检测设备研发领域。
2025-11-20 04:25
常有人说,发动机是火箭的“心脏”。而我从事的工作是,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燃烧系统高精密产品的生产加工,所以大家都叫我“火箭心脏钻刻师”。
2025-11-20 04:25
四川全口径外送电量已超1.9万亿千瓦时。这一规模相当于江苏、浙江、安徽三省全年用电量之和,标志着四川落实“西电东送”能源战略取得丰硕成果,
2025-11-20 04:25
大国重器又传好消息!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装置建成运行仅两个月,就取得首个物理成果——测量太阳中微子振荡参数,结果比此前实验的最好精度提升了1.5~1.8倍。
2025-11-20 04:35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