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科技小院:与农民一起成长
首页> 科普频道> 三农科普> 三农看点 > 正文

科技小院:与农民一起成长

来源:中国科学报2020-10-29 08:5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张福锁和农民在一起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的名字和科研事业,与扎根农村的“科技小院”分不开。名称叫“小院”,其实作用并不小。

  科技小院扶贫新模式,提供了一条科学家与农民深度融合、科技与产业紧密结合、“输血”与“造血”有机结合的科技精准扶贫新路径。

  同吃、同住、同劳动

  科技小院师生驻扎农村一线,与农民朋友“同吃、同住、同劳动”,与基层群众尤其是困难户亲密接触,建立了互信关系和紧密联系,在了解贫困户致贫的原因后,通过解决制约性问题,做到扶贫对象精准。

  “在一年四季的几百天日子里,我们随时与农民一起讨论他们面临的问题,与农民一起实施讨论好的解决方案,试验就在农民地里做,整个过程都与农民一起干,既提高了研究结果的应用性,又使得农民和科研人员一起成长。”张福锁说。

  河北相公庄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宋春雷耕地面积1.9亩,主要种植苹果树。科技小院师生与他建立科技帮扶关系,通过跟踪苹果生产全过程,针对性地帮助他制定果园的管理方案,协助购买农资及指导他进行田间管理,以提高技术的到位率。

  2018年受倒春寒的影响,当地农户苹果产量大幅度降低,而宋春雷在科技小院师生的建议下,提前打防冻药防治,较其他农户直接减少损失30%。2019年苹果产量约为7000斤/亩,较2015年每亩增产2000斤,果实品质也有了大幅度提升,糖度由12.3%增加到14.2%,每亩果园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

  在科技小院的精准扶贫下,2019年年底,宋春雷成功摘掉了“穷帽子”,他还很有信心地说,“要成为带动贫困户脱贫的榜样”。

  让农民成才

  张福锁介绍,科技小院在研究、推广高产高效技术解决小农户增产增收问题的同时,高度重视农民科技培训和培养农村科技人才,推动扶贫与扶智,输血(推广技术)与造血(提升科技素质)的紧密结合。

  在科技小院、农民家里、村委会、小学校、农村街巷等不同地点,师生们采用面对面讲课、田间观摩、科技长廊、科技胡同、发放技术明白纸等多种方式,“零距离、零门槛、零费用、零时差”向农民普及农业技术,提高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增强了他们自我提高、进步的能力。

  依托广西金穗农业集团建立的中国农业大学广西金穗科技小院,从2012年成立开始,通过技术讲座、现场培训等方式,培养了一支梯度合理、差别有序的农业专业化人才队伍,截止到2020年9月,累计举办了1000多场培训,让农民工掌握香蕉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标准化要求,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高水平的种植能手和科技农民,受益人数5万人次以上。

  同时,科技小院帮助公司建立标准化示范区,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仅2019年接纳政府识别的贫困户就业86人,吸收来自贫困地区的农民工劳动就业509人,贫困户人均年收入达到1.6万元,比上年增长20%,高于全县平均水平近1万多元。

  科技带来智力帮扶

  “几千年的小农生产让农户的观念禁锢起来,比如认为农业是一个没有希望的行业,认为农业生产不存在科学性,在农业生产环节依靠累积下来的经验就足以应对等。”张福锁在农村一线认识到这一问题。

  他指出,科技扶贫是由单纯救济式扶贫向依靠科学技术开发式扶贫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其宗旨是应用适用的科学技术改革贫困地区封闭的小农经济模式,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其资源开发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

  为了让贫困户能够科学地施用肥料,河北沽源科技小院师生在2017年国庆期间,对贫困户耕地进行了取土,并利用课余时间在学校实验室对土壤养分含量进行测定。

  同时根据当地种植情况和土壤养分情况进行测土配方,并协调云南云天化公司向5个深度贫困村发放了总价值20万元的扶贫肥料,促进农业生产提质增效,增加贫困户收入。

  沽源科技小院经过两年的跟踪指导,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指导贫困户种出优质架豆,使2019年东辛营村贫困户设施架豆产量平均提高10%~20%,病害发生率下降30%左右,收入却增加了67%,达到了1万元/亩的收入水平,为贫困户的精准脱贫做出了贡献。

  如何让贫困群体真正具备长效脱贫的内生动力,是很多扶贫主体面临的一大难题。张福锁和科技小院在实践中给出的答案是——科技。(王方)

[ 责编:赵清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莫斯科:中国绘画展吸引市民

  • 北京守护三千五百年绿色“活化石”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冰是宇宙中最常见的固体,它们是恒星形成的基础,也是生命之源。 研究人员展示了-170℃左右的低温衬底上气相水凝结成冰晶的过程,发现了立方冰在这种低温衬底上的优先形核生长。
2023-03-31 09:36
当前,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各国抢抓信息技术与产业变革机遇的重要手段。
2023-03-31 09:29
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只有不断加大创新力度,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
2023-03-31 09:29
让黄健骄傲的是,他的团队与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合作,于2015年已开始开展台风海洋飞沫过程观测,即使现在,国际上海洋飞沫现场观测也是少之又少。
2023-03-31 09:27
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元宇宙这些关键词近年来越来越多地进入普通人的视野,意味着数字经济及其所催生出的前沿技术,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
2023-03-31 09:16
规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活动,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法参与乡村振兴。
2023-03-31 09:16
中国已与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农业合作
2023-03-31 09:22
种了半辈子地,从未上过大学、发过论文,山东省平原县腰站镇锅培口村农民王笃春,不久前获评中级职称。
2023-03-31 09:20
让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尽展才华,需要为其创造政策完善、机制顺畅、平台广阔、氛围友好的环境。
2023-03-31 09:17
面对复杂不确定的战略环境,决策者和智库都要提高战略思维、战略预见、战略把握、战略运作能力,在驾驭全局的基础上统筹谋划“战略目标—战略能力—战略行动”。
2023-03-30 09:23
“慧眼”卫星和“极目”空间望远镜观测迄今最亮伽马暴示意图 中科院高能所供图  基于极目空间望远镜的精确观测数据,科学家们发现GRB 221009A将伽马暴亮度纪录提升了50倍。
2023-03-30 09:08
作为一名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这辈子,我只想做一件事:为制造中国自己的量子计算机而不懈奋斗。 2003年,我和其他5位科技工作者一起,在中科大一间闲置教室里成立了中国第一个量子计算研究小组。
2023-03-30 09:04
积极引导各方面一起来关心青年科技工作、奖励青年科学家,对于夯实中国科学技术青年人才力量、培养未来科学家,意义重大。
2023-03-30 09:03
拉尼娜现象确实会导致全球气温降低,但具体到某个地区,其冬季是冷冬还是暖冬,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023-03-30 09:19
研究人员还调整了这一系统,用于针对活体小鼠的细胞,表明该系统可用于在活体生物中引入蛋白质。张锋解释称,治疗分子的递送是当前医学的主要瓶颈,团队需要大量的选择性研究,才能将这些强大的新疗法送入体内正确的细胞。
2023-03-30 09:18
就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而言,白春礼认为,既需要国家政策的制定和大量投入,也需要科学家创新能力的提升。
2023-03-30 09:15
为这些伪科普买单的受众,常常是诚心求医问药、但科学素养不足的中老年群体。我们不仅期待职能部门重拳出击,也希望全社会共同亮剑,让真知识脱颖而出,让伪科普无处容身,还网络生态“清朗”蓝天。
2023-03-30 09:14
传统立式车铣机床多为三轴,指代表刀架水平移动的X轴、滑枕上下移动的Z轴、工作台上回转的C轴,共三个进给伺服轴。2023年以来,武重集团陆续接到批量机床订单,用户来自风电、机械工程箱体加工及齿轮加工等领域。
2023-03-30 09:13
走近一看,“小房子”好像挺简单——灰顶是覆盖的太阳能板,蓝色外壳下的两条履带,恰好跨在两道茶垄上。
2023-03-29 09:18
安市白甸镇瓦甸小学学生在科技社团活动中体验操控机器人。
2023-03-29 10: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