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诺奖中的“基因”】人类衰老的秘密是什么?
首页> 科普频道> 三农科普> 基因故事 > 正文

【诺奖中的“基因”】人类衰老的秘密是什么?

来源:光明网2020-09-03 10:44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诺奖中的“基因”】

  “生老病死”是所有生物都避不开的规律,或许这些现象过于“平常”,很长一段时间让人们忘记了去探寻其背后的机制。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伊丽莎白·H·布莱克本(Elizabeth H. Blackburn)通过研究发现,染色体的末端存在一个称为“端粒”的DNA片段,它能够避免染色体之间的相互磨损、黏着,起到保护染色体的作用。然而,生物体细胞的每次分裂,都会使端粒变短。当端粒缩短到一定程度时,细胞不是死亡,就是停止分裂,进入休眠状态。这个特性使端粒长度成为衡量细胞衰老的指标之一。在一些细胞中,一种叫做端粒酶(telomerase)的蛋白质能够重新合成端粒缺失的部分;而在另一些细胞中,端粒则会持续缩短。2009年,布莱克本与她的研究生卡罗·W·格雷德(Carol W. Geider)以及杰克·W·绍斯塔克(Jack W. Szostak),凭着他们在端粒机理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共同获得了2009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那么“端粒”是如何发现的?理解了它的作用原理,我们真的可以抵抗衰老吗?

【诺奖中的“基因”】人类衰老的秘密是什么?

伊丽莎白·H·布莱克本

  “池塘垃圾”

  出生于澳大利亚一个医生家庭的伊丽莎白·H·布莱克本从小学习优秀,中学毕业后,她获得奖学金并进入墨尔本大学学习,于1970年和1972年先后取得生物化学的学士和硕士学位,随后用3年时间获得了英国剑桥大学生物学博士学位,熟练的掌握了DNA的相关知识。随后,她又奔赴美国耶鲁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在耶鲁开展研究期间,她开始关注四膜虫染色体的复制。她对染色体中端粒的功能非常感兴趣。1980年,她碰到了同样热衷于研究端粒的杰克·W·绍斯塔克,他们开始合作研究。随后1984年,伊丽莎白和她的研究生卡罗·W·格雷德共同发现了端粒酶,并且发现端粒酶可以修补细胞分裂过程中端粒缺失的部分,端粒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细胞是否能够继续复制,是细胞维持“生命力”的关键。1975年到1984年这将近10年的研究,最终让她成功的发现并揭示了端粒酶的功能,但中间有数不尽的困难,让伊丽莎白和她的实验室成员吃尽了苦头,她戏称四膜虫为“池塘垃圾”。

  伊丽莎白的发现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多项研究显示,通过对端粒长短的检测,不仅可以预测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和某些癌症的风险,甚至能够预测个体死亡的风险。比如,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玛丽·沃莱(Mary Whooley),对780名60岁及以上的老人进行了4年的跟踪调查。结果证实,端粒的缩短确实是影响死亡率的一个风险因子。美国犹他大学的遗传学家理查德·考森(Richard Cawthon)对143名研究对象进行了一项长达15~20年的研究,也发现端粒较短个体的死亡率是端粒较长个体的两倍。

【诺奖中的“基因”】人类衰老的秘密是什么?

端粒酶保护下的染色体

  “长寿建议”

  围绕端粒及端粒酶有很多有意思的后续研究,本文整理了3则与端粒和寿命相关的研究。

  (1)端粒更青睐某种类型的运动。2015年德国科学家的研究显示:类似举重这样的运动并不会对端粒酶有任何影响。但一周3次45分钟左右的快走或者其他轻量有氧运动可以使端粒酶的活性提高2倍。此外,10分钟的热身,随后3分钟快跑-3分钟休息(4个循环),紧接着10分钟的休息,一周3次,也能达到上述效果。

  (2)多吃鱼、海带、亚麻籽油有助于保护我们的端粒。2010年美国加利福利亚大学的科学家测定了600余位中年心脏病患者体内的Ω-3脂肪酸(omega-3s)含量,结果显示,omega-3含量越高,随后5年端粒的长度也越长。其中端粒更长的心脏病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低于端粒短的患者。

  (3)忧郁和焦虑会使你的端粒变短,但冥想有助于端粒的恢复。2014年对3000名荷兰人的研究发现,抑郁时间越长,抑郁程度越高,患者的端粒越短。随后,2015年一项样本量更大的研究(12000名中国女性)的研究结果显示,长期压抑的女性的端粒长度明显短于不压抑的女性。有趣的是,多项研究指出冥想可以明显提高端粒的长度。伊丽莎白曾经做过如下实验:她将志愿者送到美国北科罗拉多的一个康复中心,并让他们进行3个月的冥想训练,随后测量了他们的端粒长度。结果显示,参加冥想的志愿者的端粒比没有参加冥想的志愿者的端粒长度高出30%。

【诺奖中的“基因”】人类衰老的秘密是什么?

冥想可以“保护”我们的端粒

  由此可见,科学家们已经在端粒缩短与疾病风险之间建立起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联系,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够更充分地利用这些科技知识为人类的健康生活提供服务。

  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徐乐天(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

  监制:中国农学会 光明网科普事业部

【诺奖中的“基因”】人类衰老的秘密是什么?

[ 责编:赵清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陕西西安举行仿古入城仪式,献礼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创游”是一种将科技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不仅展示科技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还注重科技教育的普及和科技创新的体验
2025-09-17 10:23
此次大会将讨论通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明确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行动方案
2025-09-17 10:21
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要“上天”进入预定轨道,运载火箭少不了。在“火箭家族”展台,长征一号至五号运载火箭模型笔直而立。
2025-09-17 10:20
在化学生物学研究中,有一种强大的“分子地图绘制技术”——邻近标记技术。在癌症免疫治疗中,免疫细胞需要足够强和足够多的“信号”才能发起攻击,但癌细胞表面的天然信号往往非常稀疏。
2025-09-17 10:18
当前,秋粮陆续进入成熟期。各地抓住最后的窗口期,落实落细各项增产措施,全力以赴抓好秋粮生产,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2025-09-17 09:32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从科技到教育,乃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推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以便乘势站在时代前列。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提出,人工智能和批判性思维结合形成DNA式的“双螺旋结构”,将有力推动创新。
2025-09-16 09:14
15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于2024年9月发布,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2025-09-16 09:13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14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举办了畜禽种业振兴成果展,26家单位现场推介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72家单位进行专场展示。
2025-09-16 09:13
数智技术以及数智互联技术将推进青年间社会化协同与知识共享,可精准连接青年学习者,并形成跨地域的学习社群与项目协作组。总而言之,数智技术能够为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能够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群体全面发展。
2025-09-16 09:12
作者:王 珩、程松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唯有坚守育人初心,在伦理框架内审慎推进技术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引擎,而非解构教育本质的飓风。
2025-09-16 09:11
在合成生物学和气候变化应对领域有巨大潜力。
2025-09-16 09:11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深夜,河南焦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总工程师闫春生还在带着团队忙碌。 2006年,多氟多打响了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新能源材料转型的战役,闫春生临危受命加入六氟磷酸锂研发团队。
2025-09-15 09:51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