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诺奖中的“基因”】基因“断了”,还有用吗?
首页> 科普频道> 三农科普> 基因故事 > 正文

【诺奖中的“基因”】基因“断了”,还有用吗?

来源:光明网2020-08-31 09:43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20世纪70年代以前,全世界都认为生物的遗传物质——基因,是连续的排列在双链DNA上的。美国科学家菲利普·艾伦·夏普和理查德·约翰·罗伯茨的研究改写了教科书,彻底改变了这种观点。他们的研究发现,基因在DNA上的排列是不连续的,是“断裂”的,中间被“内含子”隔开。这一发现对分子生物学研究以及生物进化论的进一步完善具有重大的意义。两位科学家共享了1993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那么,在这背后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出乎意料

  1989年,在得知托马斯·罗伯特·切赫(发现RNA不仅具有携带遗传信息的功能,而且还具有催化功能)获得了该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之后,菲利普·艾伦·夏普以为他的研究再也不可能得到诺贝尔奖了。他因此郁闷了很久。夏普如此考虑也并非完全没有道理,他和托马斯是冷泉港实验室的同事,两人因为相近的研究,曾经一起获得过不少奖项,包括1988年,二人共享了美国版诺贝尔奖——Lasker奖。

【诺奖中的“基因”】基因“断了”,还有用吗?

菲利普·艾伦·夏普

  直到1993年的哥伦布日的到来,在马萨诸塞州当地,哥伦布日是当地最为重要的节假日之一,菲利普原本打算睡个懒觉再去工作。清晨6点,“叮铃铃,叮铃铃”,他家的电话铃声将他吵醒。迷糊中的他突然清醒,热血涌上心头,他带着激动的心情接听了电话。果然,电话来自瑞士,工作人员告诉他好消息,“菲利普先生,恭喜您,您获选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接受采访时,他笑称“对方还问我是否有理查德·约翰·罗伯茨(和他共享当年诺贝尔奖的科学家)的联系方式,但是我当时已经被喜悦冲昏了头脑,完全不能思考了,所以我当时给我的同事打电话,让他们帮我找到理查德的联系电话,那一天简直是我人生中最幸福,也是最忙碌的一天”。的确,随后一整天的时间里他都在忙于开新闻发布会,回答记者的问题,以及拍照。

  诺奖之路

  1944年,菲利普出生于肯塔基州的农村,因为在农场长大,所以他对生物尤其感兴趣,从小学开始他就痴迷于生物和数学。虽然这个家庭并不富裕,但是菲利普的父母非常支持勤奋好学的他进入大学继续深造,他们通过养牛和种烟草攒够了他上大学的学费。

  因为种种原因,菲利普只被全美排名100以后的联合学院录取,但并没有影响他对生命科学的追求。他主修了化学与数学,随后在伊利诺伊大学进行研究生的学习,研究DNA的结构。然而,这种偏向物理化学的研究并不是菲利普感兴趣的方向。1966年,22岁的他慕名来到了冷泉港实验室,他积极参加各种论坛,从中找灵感,终于,一次激烈的讨论后,他意识到自己最感兴趣的研究方向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随后,他加入了诺贝尔奖得主詹姆斯·杜威·沃森(获得196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实验室开展博士后工作,研究病毒的基因组。在这里,年轻的菲利普学习储备了很多前沿的知识,为将来的突破性的科学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71年,菲利普被麻省理工的癌症研究中心(现名柯克综合癌症研究所)聘用,独立开展研究。也正是在这里,他的工作获得了诺贝尔奖:1977年,一次实验过程中,他和同事偶然发现,病毒细胞的细胞质中并不存在长的RNA。菲利普敏锐地抓住了这一现象,并大胆的推测可能长链RNA被加工成短的RNA了。随后,他利用最新的实验技术开始钻研求证,证明了原核生物细胞内的基因是不连续的,并且上述现象不仅局限在病毒和细菌当中,而是广泛存在于包括人类在内的高等生物体内。他们发现DNA上的基因是“断裂”的,中间包含“内含子”,随后,这项工作获得了1993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断裂基因”的发现不仅改变了教科书、加深了人类对进化的理解,它对有关遗传病和癌症的研究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由于“断裂基因”含有内含子,生物可以通过不同的剪接方式来调节基因的表达,产生不同的蛋白质,以适应不同环境的需要。一旦上述剪接过程发生故障,就会出现癌症或者遗传病。著名的“地中海贫血病”就是内含子与外显子接合区发生了突变,导致正常的剪接机制发生故障而发生的疾病。此外,菲利普的研究也为癌病毒导致原癌基因活化提供了理想的模型。

  不安分的菲利普

  虽然菲利普是一位科学家,但他的内心有更多的“渴望”,他希望能够将自己的研究应用于医疗,造福人类。1978年,在麻省理工癌症研究中心站稳脚跟以后,他就和朋友建立了Biogen生物技术公司。随后,2002年他又参与组建了奥尼兰姆制药公司。2006年,参与组建了Magen生物科学公司。

  当有人问他为什么如此热衷于科学技术转化时,他回答说,他一直以来都非常关注癌症患者的需求,在与这些患者进行深入交流和了解后,他意识到患者有非常迫切的需求将最新的科技应用于自身的治疗。他补充道:作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工作者,需要保持敏锐的嗅觉,发现患者的需求,并且通过科学研究来解决背后的科学难题。

  除了积极投身于科学技术的转化,菲利普利用自己和美国娱乐产业基金会(Entertainment Industry Foundation)的关系,发起“直面癌症”倡议,组建“梦想团队”,将来自不同部门的临床医生和基础研究科学家聚在一起,开展讨论。如果有些医生或者科学家不愿意开展合作研究,他会“强迫”他们进行合作。2014年,在菲利普的提议下,基金会设立了“菲利普创新奖”,奖励参与合作的科学家们。同时,菲利普自己出资在他毕业的高中设立奖学金,奖励优秀的高中生,并且承担他们4年的大学学费。

  菲利普·艾伦·夏普就是这么一个“不安分”的科学家,他的开拓创新、坚持不懈、知恩图报的精神值得全世界科研工作者的学习。

  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徐乐天(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

  监制:中国农学会 光明网科普事业部

【诺奖中的“基因”】基因“断了”,还有用吗?

[ 责编:赵清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智绘兵马俑”给你发送了“参会请柬”,点击查看→

  • 库布其沙漠治沙进行时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全球规模最大恐龙蛋化石群——湖北十堰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的埋藏时代,首次被科学家认定为距今约8600万年。专家考证,这是迄今全球分布最集中、规模最大、埋藏最好、原地出露最多、原址保存最好的恐龙蛋化石群。
2025-09-12 09:58
9月10日上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七十六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上,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我国申报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四川彭州湔江堰、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全部成功入选。
2025-09-11 10:18
“十四五”以来,我们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当好自然资源“大管家”和美丽中国“守护者”,全面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2025-09-11 09:57
未来,城市的画卷上,AI、物联网与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将继续深化推广,但唯有始终以人的尺度丈量技术,以人文的关怀驾驭创新,方能使城市永葆文气的深度、人气的热度与烟火气的温度,让每座城市都在科技的守护中,找到生生不息的发展动能。
2025-09-11 09:52
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与合作者联合开发出一种全新的“高维超分辨成像”技术,成功实现了对活细胞内15种细胞器的同时成像与精准识别,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2025-09-11 09:43
要为“年纪尚小”的新职业破解“成长的烦恼”,不仅要完善新职业的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还要有能跟上步伐的教育培训和职业培训,为新职业从业者提供支持政策,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以更好的保障制度、更强的身份认同感、更完善的培养体系为新职业就业者提供更广阔、更精彩的发展舞台,让他们在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也为创新创造的活力涌动持续贡献力量。
2025-09-11 09:39
宋美珍是中国农科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的棉花研究专家。2012年起,她和团队将目光瞄准新疆的棉花种植,成为当地棉花研究的一支重要技术力量。
2025-09-10 10:09
“十四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每年均超过30万亿元,总体规模稳居全球制造业首位。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印证着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2025-09-10 09:47
9月9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前夕,记者跟随首钢媒体探营团,走进北京首钢园,提前探访服贸会的精彩内容。
2025-09-10 09:40
9日10时,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10 09:39
光明日报北京9月9日电 记者李春剑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自2021年全国机器人标委会成立以来,我国已发布机器人领域国家标准126项,另有41项正在研制。近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和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火爆“出圈”,相关产业发展引起各方热议。
2025-09-10 09:36
在科学研究上不断革故鼎新的同时,钟义信始终坚守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追求,在信息论、信息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潜心躬耕育人。
2025-09-10 09:35
9月9日10时0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09 11:03
在中药房里,有这样一些“扫地僧”——它们价格低廉,常被忽视,却有着出人意料的疗效。
2025-09-09 10:15
近日,河南一名女童出现咳嗽、呕吐、嗜睡等症状,被家人误判为普通感冒,不料竟是暴发性心肌炎,且病情发展极为迅速,在转院治疗途中不幸离世。程翔提醒,当身体发出以下信号时,一定要引起重视,警惕并排查暴发性心肌炎:  一是胸痛、胸闷、气短。
2025-09-09 10:14
随着关键研发方向不断取得新突破,通用智能体在多任务处理方面,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完成度也会更高。
2025-09-09 10:1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