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世界万物皆属材料,材料科学是现代工业的基石,在航空航天、新能源、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多个领域起着关键性作用。
云南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副院长彭智利主要研究方向为碳基纳米材料的可控、宏量制备及其在生物医学、光电器件及环境监测与保护等方向的应用和开发。作为一类粒径在纳米尺度的以碳元素为主体的新型碳基材料,碳纳米点毒性低、生物相容性高、发光性能优异、制备方法多样,近些年在光电器件、能源转换与存储、生物医学及环境监测与保护等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应用。
“目前稀土发光材料已广泛应用在显示显像、新光源、X射线增光屏等各个方面。但由于稀土的成本高,还有可能造成环境污染,通过开发碳纳米点,有望取代目前商业化比较多的稀土荧光粉。”彭智利介绍,以往碳纳米点的生产停留在几毫克至一两克之间,他和团队通过微波辅助水热法首次在国际上实现了红光碳点的公斤级合成,产率高达96%。
在彭智利看来,科研最大的魅力在于未知性,也是深深吸引他的地方。材料科学充满了希望与挑战,青年一代,当为中华兴盛而研究。
记者/编导
蔡 琳 林佳欣
联合出品
中国科协科普部 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