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日,在第十六届北京中西医结合临床肾脏病大会上,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肾病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张宁接受光明网采访时表示,慢性肾脏病在我国发病率较高,且因肾脏“隐忍”的特性,早期症状不明显,易被忽视,待发现时往往病情已较严重,呼吁大众提高对慢性肾脏病的认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肾病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张宁
为何慢性肾脏病早期难以被发现?张宁教授解释道,肾脏堪称人体内的“劳模器官”,具有强大的代偿能力。当肾脏受到损害、功能下降时,在一定范围内它能够自我调整,通过“加倍工作”来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因此,在这个阶段,患者可能不会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而当身体出现乏力、疲倦、水肿、小便量少等情况时,往往意味着肾脏已经遭受了较为严重的损伤。
“慢性肾脏病能够及早发现,对患者来说至关重要。”张宁教授强调,早期发现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还能有效延缓病情进展,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如何才能做到早期发现慢性肾脏病?张宁教授给出了两点建议:一是定期体检,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全面体检,通过尿常规、肾功能等检查项目,及时发现肾脏的潜在问题。二是自我观察,留意身体是否出现水肿、疲倦、面色不佳等异常情况。一旦发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以便尽早明确诊断。
在饮食方面,对于肾脏病患者,低盐饮食是基本原则,但并非盐摄入越少越好,应根据个人情况合理调整。同时,蛋白质的摄入也需注意,对于没有肾脏问题或处于肾脏病早期的人群,正常摄入蛋白质即可;而对于肾脏病患者,则应遵循优质低蛋白饮食原则,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避免过量摄入加重肾脏负担。
记者:张梦凡 田新宇
制作:尹梓萌(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