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
机器人早已悄悄“占领”各个角落
扫地机器人
像勤劳的小蜜蜂一样日复一日打扫地板
酒店配送机器人
把物品准确送到客房
还会礼貌地说“谢谢”
特种机器人
能排爆、能侦察还能协同作战
俨然是“超级战士”
舞台上的人形机器人
甚至比你跳得还灵活
但今天要介绍的这位
和它们都不一样
它不打扫 不搬运
甚至连地球的事都不管
它的使命在更遥远的地方
它要去——太空采矿
2025年3月16日
由中国矿业大学刘新华教授团队研发的太空采矿机器人
一经亮相
就引发网友关注
太空采矿机器人首先要解决的难题就是失重
在地球上简单的动作
在太空却异常困难
为此
科研人员借鉴自然界的昆虫
为其设计了仿生六足结构
三个轮足
负责高效移动
三个爪足
模仿昆虫爪刺结构
单足抓地力高达200N
三足协同时达到600N
这种设计
让矿宝能稳稳“钉”在星体表面
即便是小行星的微重力环境
也能稳定钻探、灵活越障
除了微重力
太空的极端温差与强烈辐射
也是一大挑战
在月球上
白天温度可高达130℃
夜晚骤降至-180℃
极区甚至低至-250℃
没有大气层和磁场保护
太阳风、宇宙射线可直击月球表面
轻则干扰电子系统
重则直接损坏核心部件
还会对其造成长期损害
科研团队为采矿机器人打造了特殊装甲
选用铝基碳化硅材料
应用在其整体框架、六足机械臂
以及支撑架构上
目前正在实验室进行进一步测试
在真实的地外星球上
太空采矿机器人需要
在崎岖复杂的星体表面
实现精准操作
为此
科研人员为它配备了多关节机械臂
像人类手臂一样灵活
能在狭窄空间和复杂地形中自由转动
实现精准抓取
钻探模块内还搭载了智能调节系统
可根据环境反馈实时调整角度与力度
主摄像头+多传感器协同
为太空采矿机器人绘制实时更新的“环境地图”
保障它在陌生星球上
也能自如行动
解决了以上难题
太空采矿机器人还要经过反复训练与测试
科研团队为它打造了
模拟月表沙壤环境和微重力的训练场
它要在这里经历一次次“魔鬼训练”
才能真正适应未来的星际任务
你可能会问
为什么人类要如此执着于太空采矿?
因为地球资源正在逐渐枯竭
而太空
蕴藏着前所未有的宝藏
在月球上发现的氦-3
是清洁的核聚变材料
仅一吨氦-3产生的电量
就能满足中国一年的用电需求
在小行星上
则蕴含铁、镍、钴等稀有金属
据估算
仅16Psyche这一颗小行星所含铁镍钴的总量
就超过了地球现有已探明的储量总和
可以说
太空采矿机器人
是人类伸向宇宙的“手”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
我们的飞船燃料、电子产品材料
甚至我们的生活能源
都有可能来自这些“星际矿工”的辛勤劳作
当人类的目光越过大气层
投向更遥远的宇宙
太空采矿机器人
正悄然成为值得信赖的伙伴
它们将用机械臂
托起人类探索的梦想
用钻头
叩开通向星际宝藏的大门
这是属于未来的
星际掘金之路
《智造未来》系列科普视频每集聚焦一项近年来我国进行科研攻关的关键核心技术,通过专家访谈、实地拍摄、动画演绎等多种形式,结合多样化的表现手法,以技术的演进路线为主轴,通俗阐释其对产业变革、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深远影响,呈现一堂永不落幕的“科学公开课”,吸引更多年轻人奔赴科技的“星辰大海”。
出品|中国科学技术馆
摄制|光明网
特别鸣谢|中国矿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中国矿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