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从“四大演化”到“四深探索”:解码地球46亿年史诗
首页> 光明科普> 图文 > 正文

从“四大演化”到“四深探索”:解码地球46亿年史诗

来源:光明网-科普中国2025-08-11 13:26

  我们每个人生下来,睁开眼看到世界、耳朵听到风声、身体感受到温度时,一定会好奇“人是怎么来的”。我们把这个问题叫“生命起源”。而人生活在地球上,又会问“地球是怎么来的”,这就是地球演化的知识。再往远想,你可能会开始对整个宇宙充满好奇,想知道“宇宙是怎么来的”。其实,宇宙、地球、生命的起源和演化,是自然科学里的三大基本科学问题。也正是这些问题,引发了人类对自然的探索和认知。

从“四大演化”到“四深探索”:解码地球46亿年史诗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周成虎

  地球是复杂的四维系统 “四深探索”正在拓宽人类认知边界

  我们关注最多的是地球的起源,因为地球孕育了生命。我们在理解地球时,首先是用眼睛去看。但人眼看到的是有限的,只能看到2.5维。在传统文化里,人有所谓“天眼”,能看到过去;而在神话里,神仙的眼睛不仅能看到过去,还能感知未来,能360度观察。

  这背后其实隐藏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们的地球是一个立体的三维空间系统:深空、深海、深地,再加上46亿年地球演化历史的时间维度——深时,那就是4维系统。按照现在人的视觉特征,只能感知2.5维,还有1.5维不能感知的部分只能靠想象。所以我们需要借助科学仪器把另外的1.5维补齐,将地球四十六亿年的演化弄清楚。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就诞生了一门学科,叫地球科学,研究地球的起源、结构、演化和活动规律。

  探索地球的起源与演化,又可以分为地理演化、生物演化、气候演化和物质演化。

  地理演化是地球表面形态在数百万年尺度上缓慢而持续的动态重塑过程,包括山脉的隆起、平原的沉降、河流的改道、气候的重塑等。

  气候演化是指地球气候系统在漫长地质时期(数百万年至亿年尺度)中发生的长期变化。它涉及全球温度、降水格局、大气成分和冰盖范围等重大变迁,是由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共同驱动的。

  生物演化是地球上生命在漫长时间中不断发生变化的自然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些生物灭绝了,一些生物保留下来并不断适应环境,形成今天丰富多样的生命形式。

  物质演化是地球科学中的一个基本过程,它指的是地球内部和地表各种物质,比如岩石、水、油气等,在漫长的时间中逐渐形成、转化和聚集的过程。

  如果我们把这四个演化放在一起,那就拓宽了人类对自身以及周围环境的理解,也就理解了地球。而当下人类认知的前沿就在“四深”。深时:穿越过去,揭示地球演化的密码;深地:深入地形,探索地球的骨架;深海:深入海底,揭开蓝色星球的面纱;深空:仰望星河,追问宇宙的起源与未来。

  比如深地,从格陵冰盖到太平洋底,全球科学家50多年来通过国际大洋发现计划钻探了4230多口钻井,获取近500km的岩芯样品。这些岩芯记录着这颗蓝色星球板块碰撞、岩浆奔流和生命演化的过程。

  在深海,过去人类对200米以下海洋的认识如同盲人摸象。如今,中国主导构建的“四站三网”——这张全球规模最大的空-天-海立体监测网,可以实时捕捉洋流脉动、监听火山呼吸、追踪神秘生物,在揭开“蓝色星球”神秘面纱的同时,拓展人类认识的“新边彊”。

  大数据、人工智能 重塑地球科学研究范式

  今天,近80亿人几乎都是在地球陆地表面生活,巨大的地球深部、广阔的海洋深部、未知的宇宙深部、过去的地球历史,我们过不去也看不见,科学而系统地认知复杂四维动态的地球是人类共同的使命。

  幸运的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正深刻重塑着地球科学探索世界的方式,推动着地球科学在新时代走向系统科学研究。

  2019年,我国科学家牵头发起深时数字地球(Deep-time Digital Earth, DDE)国际大科学计划。DDE计划的使命就是协同全球地球演化数据,促进地学知识共享,实现地球系统理论创新,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它将通过全球协作,回答地理演化、气候演化、生命演化、物质演化四大基础科学问题。

  为此,它将建立一种新的科学体系来支撑全球科学家协作,包含“大数据、大知识、大平台、大科学和大传播”五大研究体系。总之,就是需要整合全球数据和多学科知识,建一个大平台,供大家共同研究。同时,要传播科学知识,让每个人都了解地球,共同保护它。

  可以预见,未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将深度融合,可以处理海量信息,揭示环境与人类情绪、健康的关联,呈现气候变暖对人类威胁,为应对气候变化、制定保护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如果我们算清楚这些问题,就能知道如何自我保护,如何保护全球环境,这对人类至关重要。而这正是深时数字地球(DDE)国际大科学计划要做的,用新科学手段守护共同的家园。

  我们要共同努力、不断超越,把这项国际大科学计划在杭州高高竖起,让中国的成果走向世界。

 

  本文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周成虎在“走近国之重器”年度特别策划——深时数字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主题活动上的演讲

  文字整理:光明网记者肖春芳 程丽华(实习)

从“四大演化”到“四深探索”:解码地球46亿年史诗

从“四大演化”到“四深探索”:解码地球46亿年史诗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包银高铁包惠段进入运行试验阶段

  • 广西三江:风雨桥上遇非遗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2025-09-28 09:45
9月27日20时4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9:39
今天,横跨贵州省贞丰县与关岭县的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大桥通车后,原来需要绕行2小时的花江峡谷两岸贞丰县至关岭县,如今仅需2分钟即可直达,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2025-09-28 09:39
近日,2025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青岛国际邀请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在各类比赛中,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吸引了最多观众“观战”。
2025-09-28 04:15
9月27日03时28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风云三号08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4:15
为改善数字消费“硬设施”和“软环境”,近日,商务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部门研究出台《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见》。
2025-09-28 04:15
各地情况不同,建设“无废城市”也需因地制宜,但认准了,就要坚定不移干下去,直到干出成效、达到既定目标。
2025-09-26 09:39
黄芪五仁月饼、茯苓陈皮豆沙月饼、“五行月饼”……中秋将至,主打“药食同源”的药膳月饼受到许多人青睐,成为节日消费新亮点。药膳月饼选用的食材,如茯苓健脾宁心、莲子益肾固涩、薏仁利水渗湿,都是常见食疗材料,适量食用有一定调理效果。
2025-09-26 09:38
国家疾控局近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该局新闻发言人、综合司一级巡视员熊煌介绍,目前,病媒生物传染病、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风险处于较高水平,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等肠道传染病聚集性疫情风险增加,流感等其他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处于低水平。
2025-09-26 09:3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藏品管理和展览部副主任黄海荣介绍,广西素有“铜鼓之乡”的美誉,2006年,壮族铜鼓习俗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全国科普月期间,重庆邮电大学空间通信研究院科普基地展台前,一场趣味十足的“芯片探秘”正在上演。
2025-09-26 09:35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23日在湖南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2025-09-26 04:30
“十四五”以来,我国能源科技在全产业链取得新成效,能源科技创新取得更大突破。数智技术不断助力能源创新升级,绿色低碳能源技术开发能力不断增强。
2025-09-26 04:30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已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当前国际竞争的新焦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工作部署,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9-26 04:30
眼下正值全国科普月,25日,科学家精神百场讲坛走进成都炭材公司,中国工程院院士、高功率脉冲技术及应用专家邱爱慈作题为《马兰精神与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技术》的主题报告。
2025-09-26 04:30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根据计划安排,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四次出舱活动。目前,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已做好出舱活动各项准备工作。
2025-09-25 09:46
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把排查整治重大事故隐患作为防范重特大事故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推动出台64项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十四五’以来,我们实施了提升社会消防安全能力、提升公众消防安全素质等重大工程,消防安全风险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消防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进一步转型。
2025-09-25 09:46
当前,全球正经历以人工智能(AI)等新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积极探索AI引领零售创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创新实践,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2025-09-25 09:46
与此同时,我国算力资源布局进一步优化,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加快构建,已初步形成枢纽节点、区域中心、本地边缘梯次化布局架构。“未来,要持续深化一体化算力网建设,夯实‘算存运’底座,强化算力资源统筹协同与动态优化能力,加速推动基础设施绿色升级。
2025-09-25 09:45
科学技术,既是人工智能(AI)理论和技术发展的源头和基础,也是人工智能的使用者、被影响者。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伦理规则设计与“人工智能+”同行甚至先行,是我们的目标,是AI健康发展的必要生态。
2025-09-25 09:41
科学探索奖由腾讯出资、新基石科学基金会运营,目标是支持中国顶尖的青年科学家,每名获奖人将连续5年获得总计300万元奖金。
2025-09-24 09:0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