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防晒“ABC”口诀实用指南 科学守护你的皮肤
首页> 光明科普> 图文 > 正文

防晒“ABC”口诀实用指南 科学守护你的皮肤

来源:光明网2025-08-04 13:05

  阳光是生命不可或缺的能量来源,紫外线对皮肤的危害早已形成共识。近年来,可见光和红外线对皮肤的影响也逐渐受到关注。因此掌握科学防晒知识,是守护皮肤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一、为什么阳光会伤害我们?

  阳光主要包括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长波段的紫外线能引起晒黑,表现为皮肤光照部位的弥漫性灰黑色色素的沉积;中波段的紫外线能引起皮肤急性晒伤,表现为阳光暴晒部位出现鲜红色的斑片与肿胀,重度者出现水疱,自觉灼热和刺痛,数日后红斑逐渐消退,出现脱屑和褐色色素沉着;可见光和红外线的穿透能力也很强,能达皮肤的深层结构,过度照射能够引起皮肤红斑和胶原蛋白流失,导致皮肤光老化。

  科学研究表明约80%的皮肤老化是由光老化造成的,长期日晒也容易诱发或加重敏感性皮肤、痤疮、玫瑰痤疮、脂溢性皮炎、雀斑、黄褐斑甚至皮肤癌等皮肤问题。

  二、防晒“ABC”:规避、遮挡与化妆品

  A(AVOID)规避性防晒:聪明避开强光

  一天中10:00-16:00紫外线最强,尤其晚春和夏季需减少外出。海拔越高、水面/雪地/玻璃幕墙等环境反射光越强,需格外注意。若必须外出,尽量选择树荫、建筑物阴影等遮挡处活动。

  B(BLOCK)遮挡性防晒:硬防晒更安心

  衣物:穿长袖长裤,颜色越深、密度越高,防护效果越好;或选择UPF>40、紫外线透过率<5%的专业防晒衣。

  帽子与墨镜:帽檐边长≥7.5cm的宽檐帽可覆盖面部、颈部;墨镜需选择镜片足够宽大且能够阻隔紫外线的产品,保护眼周肌肤和晶状体,镜片以深色为宜,但不宜影响视觉。

  太阳伞:深色或带防晒涂层的伞面防晒效果更佳,避免选择透光性强的蕾丝伞或晴雨两用伞。

  C(CREAM)防晒化妆品:选对产品是关键

  指标解读:

  日光防护系数,简称SPF,是评价防晒化妆品保护皮肤避免发生日晒红斑/晒伤能力的防护指标。当产品的SPF<2时,说明该产品没有防晒伤效果;当产品的SPF值在2~50时,防晒伤效果逐渐提高;当产品的SPF>50时,防晒伤效果增加就不太明显了。举个例子:一般亚洲人在强烈日晒下,皮肤只需10分钟左右就可产生红斑。如果防晒产品的SPF值为15,理论上说,涂抹这款防晒产品后,可以在太阳下停留150分钟(15×10=150分钟)而皮肤不被晒伤。

  防晒指标,简称PA,以“+”表示产品防御长波紫外线的能力。PA等级是根据防晒化妆品长波紫外线防护指数(PFA值)来确定的,反映对长波紫外线晒黑的防护效果,是评价防晒化妆品防止皮肤晒黑能力的防护指标。PA是体现防晒产品防护皮肤晒黑的能力,分为4级:PA+、PA++、PA+++、PA++++。PA等级越高,表示防晒黑的能力越强。再举个例子:假如你的皮肤在不涂抹任何防晒产品的情况下,晒2小时就会晒黑,那么使用PA++的防晒产品,在同样的紫外线照射下,则需要更长时间才会晒黑皮肤。但是,要注意以上的测量是在皮肤涂抹防晒产品2mg/cm²,而且是涂了以后马上测量得到的数据。生活中我们一般涂搽量只有1/4~1/2,防晒效果会较上述数据大大降低。

  剂型选择:

  日常:水包油型(O/W)乳霜,肤感清爽;

  户外/出汗:油包水型(W/O)或防晒油,防水抗汗;

  妆后补涂:防晒喷雾(需注意避开眼口鼻,高温环境谨慎使用)。

  使用要点:

  出门前15分钟涂抹,全脸用量约食指指节大小,颈部、耳后、手背等暴露部位需全覆盖;每2~3小时补涂一次,出汗或游泳后需立即补涂。

  三、特殊人群防晒指南

  婴幼儿:幼儿以衣物遮盖防晒为主,也可挑选SPF10/PA+以内的物理性(二氧化钛、氧化锌)防晒产品,以霜剂或粉质产品为宜。即使涂抹了防晒产品也不要在强烈阳光下活动。

  孕妇:怀孕期间,孕妈妈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很大的改变,发生黄褐斑或其他色素性疾病风险增加。因此,妊娠过程中更需要防晒。防晒产品的使用方法同一般成人,但防晒剂配方更加简单,且要购买正规渠道的防晒产品。

  老年人:适度日晒可促进维生素D合成,但长时间户外需戴帽、涂防晒,预防光老化和皮肤肿瘤。

  皮肤病患者:需要针对不同的疾病和所处的状态区别对待,并在医生指导下选用防晒品。一般情况下,首先选择衣帽等遮挡性防晒。对光线导致的皮肤病,要严格防晒,曝光部位都应该使用防晒产品。对于敏感性皮肤疾病,应先在耳后皮肤试验性用一点儿,无皮肤发红等过敏现象再使用防晒产品。

  四、常见防晒误区澄清

  误区1:阴天/室内无需防晒,阴天紫外线可达晴天的60%,窗边、荧光灯下仍有紫外线,需用SPF15/PA+产品。

  误区2:口罩能替代防晒,普通口罩无法阻隔紫外线,长期戴口罩不防晒会导致“口罩脸”肤色不均,需配合涂抹防晒。

  误区3:吃柠檬、无花果、菠萝、木瓜等水果更容易晒黑,柑橘类水果含有香豆素,能够促进皮肤吸收阳光。若要发生晒伤、晒黑则需要食用足够大的量,且在阳光下待的时间足够长。因此,只有长时间在阳光下活动或自身对光线特别敏感的人群,才需要注意避免吃这些食物。

  防晒是终身必修课,而非夏季专属。唯有将科学防护融入日常,才能让皮肤在阳光中保持健康与活力。

  作者:胡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副主任护师、皮肤科护士长

  编辑:蔡琳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在乌鲁木齐举行

  • 科学报国正当时|走近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根据计划安排,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四次出舱活动。目前,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已做好出舱活动各项准备工作。
2025-09-25 09:46
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把排查整治重大事故隐患作为防范重特大事故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推动出台64项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十四五’以来,我们实施了提升社会消防安全能力、提升公众消防安全素质等重大工程,消防安全风险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消防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进一步转型。
2025-09-25 09:46
当前,全球正经历以人工智能(AI)等新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积极探索AI引领零售创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创新实践,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2025-09-25 09:46
与此同时,我国算力资源布局进一步优化,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加快构建,已初步形成枢纽节点、区域中心、本地边缘梯次化布局架构。“未来,要持续深化一体化算力网建设,夯实‘算存运’底座,强化算力资源统筹协同与动态优化能力,加速推动基础设施绿色升级。
2025-09-25 09:45
科学技术,既是人工智能(AI)理论和技术发展的源头和基础,也是人工智能的使用者、被影响者。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伦理规则设计与“人工智能+”同行甚至先行,是我们的目标,是AI健康发展的必要生态。
2025-09-25 09:41
科学探索奖由腾讯出资、新基石科学基金会运营,目标是支持中国顶尖的青年科学家,每名获奖人将连续5年获得总计300万元奖金。
2025-09-24 09:09
实验数据印证了这一点:在-18℃下,经过脉冲磁场处理的鲜湿米粉,冻融后的质构品质比未经处理的样品提升了30%—40%。
2025-09-24 09:07
科研人员经过研究,打造出高准确度基因组预测模型,该模型像“基因组导航仪”,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找到控制关键性状的基因遗传变异,这些遗传变异犹如“基因路标”,能精准预测油菜生长表现。
2025-09-24 09:06
9月23日,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本届工博会以“工业新质 智造无界”为主题,吸引来自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企业参展。
2025-09-24 04:15
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公布,今年前8个月,我国通信业呈现平稳运行态势,电信业务收入保持正增长,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5G、千兆、物联网等用户规模持续扩大,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保持较快增势。
2025-09-24 04:15
记者陈晨22日从水利部获悉,全国耕地灌溉面积达10.86亿亩,2025年耕地灌溉面积上夏粮产量占全国夏粮总产量的88.85%。截至目前,我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已达6.38亿亩,较“十三五”末提高12.5%,其中,滴灌、微喷灌面积突破1亿亩,耕地灌溉亩均用水量降至342立方米,较“十三五”末降低4%。
2025-09-23 10:18
9月23日,我们迎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就推动种业自主创新全面突破作出多项部署,为推动我国种业振兴指明了方向。
2025-09-23 10:16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具体来说,人工智能对提高就业质量带来的机遇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能够创造更多高质量新职业新岗位。
2025-09-23 10:15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家长作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第一责任人”,其认知与行为正经历从“重治疗、轻预防”到“主动防控、科学干预”的根本性转变。
2025-09-23 10:13
由科技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浦江创新论坛于22日发布《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
2025-09-23 10:13
今年5月29日,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开启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之旅。311P主带彗星是运行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小行星带中的小天体,同时具有传统彗星的物质构成特征和小行星的轨道特征。
2025-09-22 10:06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研发出能够在人体血液环境中实现即时强效黏合的骨胶水材料,为粉碎性骨折患者带来新的治疗模式。
2025-09-22 10:06
如何加快提升食品安全与健康的科技创新能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更加丰富多样、更加营养健康的食品,值得每一位食品从业者思考。
2025-09-22 10:00
20日,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雪山牧场,我国首台自主研发的15米口径亚毫米波望远镜正式启动建设。
2025-09-22 09:59
我国是蔬菜消耗大国,人们对蔬菜的需求无外乎绿色、安全、营养,解决这些诉求要依靠农业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推广应用。
2025-09-22 09: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