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科学报国正当时|守护蓝色国土,探索深海疆域——走近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
首页> 光明科普> 视频 > 正文

科学报国正当时|守护蓝色国土,探索深海疆域——走近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

来源:光明网-科普中国2025-09-25 16:37

  编者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中国科协科普部联合光明网推出“科学报国正当时”栏目,解读高校科技类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广大青少年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发展伟业,赓续科学报国传统,筑牢科技创新的根基和底座。#千万IP创科普

海洋覆盖了地球70%以上的面积

孕育着人类发展的无限可能

作为国家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

随着海洋资源开发和科技创新的加速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本期《科普中国-科学报国正当时》栏目

将带你走进大连海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

解锁逐梦深蓝的工程密码

科学报国正当时|守护蓝色国土,探索深海疆域——走近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

在大连海事大学的实验水池里

几艘无人艇正在上演一场动态博弈

一艘进攻型无人艇试图突破防守艇的拦截

而三艘防守艇则要阻止其进入目标区域

这场看似游戏的实验

却体现了人工智能与海洋工程深度融合的前沿探索

科学报国正当时|守护蓝色国土,探索深海疆域——走近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

大连海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教授梁霄介绍

这些无人艇完全依靠自主算法运行

每艘艇内都搭载了微型计算机

实时规划速度和角度

既要考虑自身状态

也要预测“对手”和“队友”的动态

进而形成自主控制

科学报国正当时|守护蓝色国土,探索深海疆域——走近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

研究初期 团队也认为人工操作更为灵活

但实验结果却表明

无人艇通过算法的提前预判

轨迹往往比人工操作更流畅 更精准

这一发现让他深刻感受到

人工智能在船舶控制领域的巨大潜力

科学报国正当时|守护蓝色国土,探索深海疆域——走近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

梁霄表示

无人艇研究不仅是实验室里的课题

现实应用的场景也十分广阔

从工业巡航到防范海盗、走私

以及复杂海况作业

智能无人艇的博弈与协同能力

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事实上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

早已超越了传统造船学科的范畴

它既涉及船舶设计建造、海洋工程装备研发

也融合了自动化、计算机、通信与人工智能等跨学科知识

大连海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副院长侯远杭介绍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

涵盖船舶的设计、建造、运营、维护与管理

科学报国正当时|守护蓝色国土,探索深海疆域——走近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

还涉及远洋钻井平台

海底采矿装备等工程设备的研发与应用

科学报国正当时|守护蓝色国土,探索深海疆域——走近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

随着新兴领域的发展

智能船舶、绿色能源船舶、远海风电等方向

也正在成为研究重点

侯远杭强调

这一学科正面向国家海洋强国战略

培养船海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

未来的发展方向

不仅包括深远海、极地探测,海底资源开发

还将延伸至智能航行,自动避障与远洋自主航行等前沿领域

如果说传统船舶是一艘巨轮

那么未来的智能船舶

就是赋予它大脑和眼睛

让它在复杂海况中实现自主决策

科学报国正当时|守护蓝色国土,探索深海疆域——走近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

在人才培养和就业方向上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同样展现出广阔空间

除造船厂、研究所、船级社、海事局等传统单位外

智能船舶研发企业、海洋工程装备公司

航运物流及应急救助领域

也日益需要相关人才

从造船厂的焊接火花

到智能船舶研发公司的算法

从港口的巡查管理

到救援打捞的紧急任务

每个场景

都将是青年学子拼起海洋强国梦的一块拼图

侯远杭表示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

连着国家的海洋梦

既能助力守护蓝色国土

又能开发具有无限可能的新疆域

能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需要的成就感

正是这个专业最让人动容的地方

科学报国正当时|守护蓝色国土,探索深海疆域——走近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

出品人

杨 谷

总监制

宋乐永 战 钊

总策划

宋雅娟 蔡 琳

记者/编导

王若昕 蔡 琳

统 筹

张 蓉

特别鸣谢

大连海事大学

联合出品

中国科协科普部 光明网

科学报国正当时|守护蓝色国土,探索深海疆域——走近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

 

[ 责编:张佳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在乌鲁木齐举行

  • 习近平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发表视频致辞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根据计划安排,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四次出舱活动。目前,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已做好出舱活动各项准备工作。
2025-09-25 09:46
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把排查整治重大事故隐患作为防范重特大事故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推动出台64项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十四五’以来,我们实施了提升社会消防安全能力、提升公众消防安全素质等重大工程,消防安全风险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消防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进一步转型。
2025-09-25 09:46
当前,全球正经历以人工智能(AI)等新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积极探索AI引领零售创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创新实践,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2025-09-25 09:46
与此同时,我国算力资源布局进一步优化,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加快构建,已初步形成枢纽节点、区域中心、本地边缘梯次化布局架构。“未来,要持续深化一体化算力网建设,夯实‘算存运’底座,强化算力资源统筹协同与动态优化能力,加速推动基础设施绿色升级。
2025-09-25 09:45
科学技术,既是人工智能(AI)理论和技术发展的源头和基础,也是人工智能的使用者、被影响者。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伦理规则设计与“人工智能+”同行甚至先行,是我们的目标,是AI健康发展的必要生态。
2025-09-25 09:41
科学探索奖由腾讯出资、新基石科学基金会运营,目标是支持中国顶尖的青年科学家,每名获奖人将连续5年获得总计300万元奖金。
2025-09-24 09:09
实验数据印证了这一点:在-18℃下,经过脉冲磁场处理的鲜湿米粉,冻融后的质构品质比未经处理的样品提升了30%—40%。
2025-09-24 09:07
科研人员经过研究,打造出高准确度基因组预测模型,该模型像“基因组导航仪”,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找到控制关键性状的基因遗传变异,这些遗传变异犹如“基因路标”,能精准预测油菜生长表现。
2025-09-24 09:06
9月23日,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本届工博会以“工业新质 智造无界”为主题,吸引来自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企业参展。
2025-09-24 04:15
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公布,今年前8个月,我国通信业呈现平稳运行态势,电信业务收入保持正增长,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5G、千兆、物联网等用户规模持续扩大,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保持较快增势。
2025-09-24 04:15
记者陈晨22日从水利部获悉,全国耕地灌溉面积达10.86亿亩,2025年耕地灌溉面积上夏粮产量占全国夏粮总产量的88.85%。截至目前,我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已达6.38亿亩,较“十三五”末提高12.5%,其中,滴灌、微喷灌面积突破1亿亩,耕地灌溉亩均用水量降至342立方米,较“十三五”末降低4%。
2025-09-23 10:18
9月23日,我们迎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就推动种业自主创新全面突破作出多项部署,为推动我国种业振兴指明了方向。
2025-09-23 10:16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具体来说,人工智能对提高就业质量带来的机遇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能够创造更多高质量新职业新岗位。
2025-09-23 10:15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家长作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第一责任人”,其认知与行为正经历从“重治疗、轻预防”到“主动防控、科学干预”的根本性转变。
2025-09-23 10:13
由科技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浦江创新论坛于22日发布《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
2025-09-23 10:13
今年5月29日,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开启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之旅。311P主带彗星是运行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小行星带中的小天体,同时具有传统彗星的物质构成特征和小行星的轨道特征。
2025-09-22 10:06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研发出能够在人体血液环境中实现即时强效黏合的骨胶水材料,为粉碎性骨折患者带来新的治疗模式。
2025-09-22 10:06
如何加快提升食品安全与健康的科技创新能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更加丰富多样、更加营养健康的食品,值得每一位食品从业者思考。
2025-09-22 10:00
20日,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雪山牧场,我国首台自主研发的15米口径亚毫米波望远镜正式启动建设。
2025-09-22 09:59
我国是蔬菜消耗大国,人们对蔬菜的需求无外乎绿色、安全、营养,解决这些诉求要依靠农业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推广应用。
2025-09-22 09: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