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您是否见过孩子患咽炎后突然歪脖子?注意过心慌失眠竟与颈椎相关吗?在颈椎复杂的力学结构中,寰枢关节承载着近50%的旋转功能,却因其独特的解剖脆弱性成为脱位高发区。临床中,儿童咽部感染后的突发斜颈、成人长期低头诱发的顽固性头痛,甚至“不明原因”的高血压,都可能源于这一关节的移位。
随着现代生活姿势负荷加剧,寰枢关节半脱位已从创伤专科渗透至康复科、神经科乃至全科领域,其症状的隐蔽性与跨系统影响,正迫切要求多学科诊疗视角的整合。中国康复医学会主办本次讲座,特邀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医师许建文,深入解析寰枢关节半脱位的诊疗要点。
【内容要点总结】
一、寰枢关节半脱位的定义与结构基础
1.解剖结构:颈椎共7节,寰枢关节(寰椎与枢椎)承担颈椎大部分旋转和屈伸功能。
2.病理定义:指寰椎、枢椎因外伤、劳损、炎症等因素发生解剖移位及关节功能紊乱,涉及骨性结构、韧带、椎动脉及相关神经。
3.发病机制:暴力或颈椎内部应力改变破坏生物力学平衡,引发临床症状。
二、病因分类
1.创伤性损伤(如暴力外伤);
2.静力性劳损(长期姿势不良等);
3.颈部软组织感染(儿童多见,如咽部炎症继发);
4.先天性畸形与发育因素(如粘多糖储积症);
5.疾病继发:
类风湿性关节炎(破坏关节结构);
颈部肿瘤、结核等;
6.医源性损伤:
扁桃体切除术后感染;
颈托使用不当(导致肌肉萎缩、韧带松弛、稳定性下降);
特发性因素(原因不明的隐匿性疾病)。
三、临床表现
疼痛与不适:颈部疼痛放射至上肢,伴头晕、头痛;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失眠、多汗、心慌、胸闷等;
(图片由AI生成)
运动障碍:颈部活动受限、四肢乏力、步态不稳;
感觉异常:肢体麻木等神经症状;
继发疾病风险:可能诱发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
四、分型与诊断评估
1. 临床分型:
按形态分为前脱位、侧向脱位、旋转脱位、复合错位等;
疼痛评定:采用蛙式评分法(国际公认);
关节活动度评估:量化颈椎功能限制;
神经功能检查:肌力、反射、感觉测试;颈部残疾指数(NDI)、ZOA评分;
影像学检查:
开口位X线片(必需):环齿间隙>3.5mm提示脱位;
颈椎动力学定位片:评估全颈椎稳定性;
CT:适用于儿童(配合度低时替代X线);
MRI:鉴别肿瘤、结核、脊髓病变等;
治疗原则与方法
(图片由AI生成)
1.核心目标:缓解疼痛、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手术需求;
2.个体化综合治疗策略
物理治疗:热疗/冷疗、电疗、超声波、牵引(小重量起始,调整角度/时间/重量以避免不适。需谨慎用于高龄或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运动疗法:颈椎稳定性训练、肌力强化、柔韧性练习(遵循从低强度到高强度的渐进原则);
手法治疗:关节松动术(纠正关节紊乱、恢复间隙);
药物治疗:止痛药、肌松剂、神经营养药物;
颈托固定:短期稳定关节,需防范长期使用致肌肉萎缩;
心理干预:放松训练、认知行为疗法;
手术指征:针对有明显的神经以及脊髓损害加重的病人。
制作:张梦凡 程丽华(实习)
科普中国直播服务团队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全程直播。更多详细信息,可点击下方文字观看回放
点击回看科普中国直播|中国康复医学会2025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康复科普大会